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蠡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蠡园

范广宪,江苏吴县人。见“君博”条。

蠡园

 位于无锡市西南郊蠡湖北岸的青祁村,面积8.2公顷,其中水面占3.5公顷,因临蠡湖而得名。蠡湖又名五里湖,相传二千四百多年以前,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偕美女西施泛舟五里湖,隐居于此。后人为纪念范蠡,遂改五里湖为蠡湖。蠡湖湖面狭长,面积9.5平方公里。三百多米长的宝界桥横卧湖面,把蠡湖东西分开。东蠡湖5.3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大小相仿。明人把蠡湖与杭州西湖相比,认为“西湖之胜:以艳、以秀、以嫩、以园、以堤、以桥、以亭、以祠墓、以雉堞、以桃柳,如歌舞,如美人;五里湖以旷、以老、以逸、以莽荡、以苍凉,而于雪、于月、于烟雨、于长风淡霭,则目各为快,神各为夹。”本世纪初,青祁人虞循真在湖边植桃柳、种菱藕、筑茅亭,遂号称“青祁八景”,后经营建,遂成“蠡园”。后人又在“蠡园”之侧,兴建了“渔庄”。1952年,在蠡园和渔庄之间建长廊,两园遂成一体,统称“蠡园”。该园现可分成4个游览区:西部景点有百花山房、月波平眺、南堤春晓和四季亭。四季亭为西园的主景,一泓碧池的四面,建有4座造型完全相同的方亭,取时序之意,分别在亭旁植有不同季节的花木:春亭植梅、夏亭种爽竹桃、秋亭栽桂花、冬亭绕腊梅,馨香不绝,别具情趣。东部景点有千步长廊、晴红烟绿水榭、凝春塔等,千步长廊长289米,廊内粉墙上砌有80个纹样各异的镂空花窗,东部墙上嵌有名人石刻38块。新区由“观鱼区”、“垂钓区”、“草坪区”3个区部组成,风景点有春秋阁、水榭、数鱼槛、邀鱼轩、绿漪亭、柳荫亭、映月桥、鱼矶等,拔地而起的春秋阁,高3层,四面开窗,通体透畅,翼然耸峙,飞阁流丹,给此区创造了仰视的景观。中部景点有假山群、莲舫、荷池、廊桥、洗耳泉等。假山群在蠡园入口处和层波叠影之间,奇峰林立,幽谷深邃,一条山径,曲折盘旋,忽高忽低,忽明忽暗,置身其间,闻声不见人,可望不可即,如入迷宫。假山均以“云”字为题,有“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归云”、“留云”等。归云洞居假山之首,游人伫立其上,从下仰视,很象寺庙中的“大壁塑”——山海佛像图。
 

〔现代散文〕

雾晨,我们专往蠡园,观赏蠡园的雾。
 步入园门,便穿行于大雾迷濛的“石廊”之中。两旁石屏,若隐若现,确实别有一番风采。
 出了石廊,穿过曲栏小桥,绕过池边亭榭,我们来到一个绝妙的所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几句王羲之的名言,往日,用它来描绘这里的清秀景色,本已十分贴切,而今天,似乎更不止于此了。那溟濛弥漫的烟雾,犹如四垂的白色帷幕,给这些迷人的景物,又披上一层素纱,使之奇秀中略带一点神秘,妩媚中稍添几分差涩,愈加显得楚楚动人。在这迷人的天地里,我们缓步在石径小路上,仿佛置身于一种神话般的世界。一路上峰回路转,穿云破雾,来到“归云峰”下。雾幕之中,“归云峰”犹如一位威武英俊的青年,昂首挺胸注视着前方。拾级盘旋登上峰顶,举目远眺,只见雾海苍茫中山岳树木,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亭台楼榭影影绰绰,若即若离。一阵风来,银雾飘荡,只见“穿云峰”亭亭玉立,宛如一位美丽而多情的仙女,轻撩罗纱,脉脉含情地望着威武英俊的“归云峰”。多么美丽的景色!
 下了“归云峰”,我们走“云脚”,穿“云窝”,信步踏上蠡园胜境——千步长廊。好象又进入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凭栏远眺,长天,烟雾,湖水,浑然一色;浩渺朦胧的湖面上,桅帆点点,若露若现。几只矫健的白鸥,在湖面上自由自在翱翔,静中有动,极有生气。蓦然,水天相接处,闪出一道白光。瞬间,又变成一条白练,继而湖面上波光粼粼。正在诧异之际,这一切又消失在迷茫的雾色之中。原来,太阳象个害羞的姑娘,刚刚探出笑脸,又匆匆地躲到那白纱后面去了。
 别了千步长廊,我们又漫游在蠡园的五里长堤之上。此时,雾,或浓或淡,或聚或散;太阳在雾层里忽隐忽现;浩瀚无际的湖面上,时而金光万点,时而灰白一片。远处雾霭里,青山、樯帆,正在不断地变换着姿态、身影。这迷乱变幻的景色,不禁把我的思绪带到那遥远的岁月之中。那时,诸侯称雄,列国争霸,江南一带的吴越二国兵戈不休。那万顷太湖成了战场,在一次战斗中,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入吴三年,受尽了奇耻大辱。回国后,在大臣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战场今天已成为人民的乐园,往事成了历史的陈迹。这是历史的云烟。
 绕过环湖长堤,我们最后泛舟于五里内湖的绿水清波之中了。环顾四周,那东西相峙、南北相望的四季亭阁,那婆娑多姿、随风摇曳的岸边绿树,仍然笼罩在虚幻缥缈的轻纱薄雾之中。静静的湖面上,水光潋滟,小舟仿佛荡漾在柳烟云海之间,仿佛荡漾在幻中梦中。蠡园是我的常游之地,它的湖光山色,诗情画意,对我早不是陌生的了。然而,这蠡园的雾,这五里湖的雾,我却是第一次领略。我被它的神秘的美陶醉了。直至烟雾散尽,阳光普照大地,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我的思绪还在那美妙的境界里驰骋遨游……

(黄以平)


 〔民间文学〕 话说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誓雪国耻,终于灭了吴国,称霸中原。得胜以后,勾践盛办酒筵,大庆战功。这时文武百官个个欢畅,全国军民人人开心。可是越王勾践却心事重重,勾践的妻子也脸无笑容。范蠡和勾践已相处多年,深知他疑虑很深,忌心极重,只可同患难,不能共欢乐。心想:现在国仇已报,还是出走为好。西施考虑到已完成救国雪耻的使命,也有远离王朝的想法。于是,就在当天晚上,范蠡与西施雇一只小船,出齐门,转石湖,进太湖,来至五里湖。
 范蠡和西施进入五里湖后,便潜藏在湖中,隐居民间,他俩经常泛舟湖上。因此,后人把五里湖改名“蠡湖”。他们在蠡湖东南的一个小溪边居住时,听到越王勾践把文种等一批开国功臣都处死了,勾践夫人把宫中美女也沉死在江中。两人悲痛万分,驾舟来到小溪间,同声连叹三声。因此,这个小溪便叫“三叹荡”。随后,西施登上溪中的小土墩,踮足眺望都城,泪水流湿衣襟。这个墩,后人便叫它“西施墩”。以后,范蠡和西施还在无锡城西郊村庄住过,人们把他们住过的地方称为“西施庄”。范蠡和西施还到过马山、鼋头渚等地,但是住得最长最多的地方要算现在的蠡湖一带。据说,范蠡和西施在这里时,还和农民一起开荒种竹、筑堤养鱼。他们把蠡湖中最多的一种野鱼加以人工驯化,繁殖鱼苗,养成家鱼。于是,大家便叫它鲤(蠡)鱼。现在,群众中还流传着这样两句话:“种竹养鱼千倍利,要谢西施和范蠡。”范蠡和西施在这里隐居终身,他们死后,就葬在蠡湖附近。后人把范蠡和西施在五里湖生活过的地方,就叫做“蠡园”了。

(朱海容)

蠡园

蠡园

在江苏无锡蠡湖,因湖而得名。蠡湖分东西两水面,明朝已有人建议利用湖畔天然美景建造假山亭榭,与西湖媲美。1927年始由王禹卿在东蠡湖北岸建蠡园。1930年陈梅芳又于其西筑渔庄。现有千步长廊将两园连成一体。园三面临水,面积四公顷。入门,巉岩洞壑,一条谷道将游人带进假山。出假山,池沼港汊,相继展开。亭廊堤桥,皆临水而筑。沿环湖路,柳绿桃红,四季亭畔,时花常在。东部千步长廊曲岸临水,北赏米芾、苏轼等书法碑刻,南望广阔湖面。还有湖心亭、迎春塔等建筑。此园今已为公开的风景园林。

☚ 虎丘   瘦西湖 ☛
蠡园

蠡园

位于市西南郊。因建于蠡湖之畔而得名。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曾携西施泛舟湖上,故称蠡湖。1928年王禹卿于湖滨构筑亭塔楼阁,取名蠡园。1930年陈梅芳在其西建渔庄,称“赛蠡园”,俗称小蠡园。后建长廊将两园连成一体。全园面积87.6亩,中部为太湖石、黄石堆砌的假山,逶迤曲折,多以“云”字命景,归云洞顶高12米,为全园最高处,可俯视全园。东南部有长300米的千步长廊,曲岸枕水。廊壁有89个图案各不相同的花窗,并嵌苏东坡、米芾、王阳明书法砖刻。廊尽头有三孔石桥伸入湖中,桥头建湖心亭和凝春塔。西北部以鱼池为中心,有环湖长堤和东、西、南、北四季亭,分别植春梅、夹竹桃、桂花、腊梅。全园三面临湖,巧借天然,远山近水,浑然一体。

☚ 梅园   鼋头渚 ☛

蠡园

位于江苏无锡市西南五里湖畔。江南名园之一。三面临湖,以水饰景,亭、廊、堤均傍水而筑,布局纤巧,色彩和谐。园分3部分,中间是曲径假山,归云洞是最高点;东南是千步长廊,尽头是湖心亭和凝春塔;西北以鱼池为主体,有四季飘香的“四季亭”。

蠡园

蠡园

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南五里湖畔,为太湖的一个湖湾。江南名园之一。相传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功成隐退,偕西施泛舟湖上,后人遂称此湖为蠡湖。20世纪初,在此建有梅埠香雪、柳浪闻莺、南堤春晓、曲渊观鱼、东瀛佳色、桂林天香、枫台顾曲、月波平眺等八景。后屡经修建,并将原蠡园与渔庄用长廊相连,总称蠡园。园内有四季亭、长堤、长廊、湖心亭等建筑。中部假山群,均以太湖石精心堆砌,其状似云层盘旋,曲折多变。长廊蜿蜒湖岸,壁上嵌有苏轼、米芾、王阳明书法石刻。蠡园周围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如西汉忠臣虞俊墓和明代画家王仲山弃官归隐所筑的琴隐园及湖上草堂遗址。蠡湖东岸有东林党领袖高攀龙隐居读书的“高子水居”遗迹。

☚ 何园   怡园 ☛

蠡园

Li Gard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