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蠟梅 蠟梅 làméi 蠟梅科。落葉灌木。葉卵形至披針形。花先葉開放,黄色,芳香。瘦果橢圓形,深褐色。供觀賞。花、根、莖入藥。分佈於全國。宋·范成大《梅譜》:“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臘,故名蠟梅。”清·汪伋《事物原會·蠟梅》:“《巖棲幽事》:‘蠟梅原名黄梅,宋王安國熙寧間有咏黄梅詩。……凡三種,檀香最佳,磬口次之,狗蠅最下”。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蠟梅 蠟梅 làméi 亦作“臘梅”。因其與梅同時開花,香也相近,色似蜜蠟,故名。蠟梅科,落葉灌木,叢生。根莖部發達,塊狀,稱蠟盤”。葉對生,長橢圓形,全緣,近革質。花單生於枝條兩側,隆冬臘月先葉開放。瘦果數粒,熟時茶褐色。常見品種有四:素心蠟梅、磬口蠟梅、狗爪蠟梅、小花蠟梅。該花是我國珍貴觀賞花木,宜作盆栽盆景,亦可入藥及提取香精。我國栽培幾遍全國。宋·范成大《梅譜》:“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蠟梅。” 
臘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