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蟾酥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蟾酥丸
蟾酥丸  chánsūwán

丸藥。此丸以蟾酥爲主藥製成,故稱。佐藥有乳香、没藥、麝香、寒水石等。主治毒邪穢氣凝結所致之疔毒惡瘡、麻木腫痛。參閲明·陳實功《外科正宗·蟾酥丸》。

蟾酥丸

❶《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蟾酥、麝香、蝉蜕(微炒,去足)、地龙(微炒)、蛇蜕皮灰各一分,猪胆二枚,青黛、冰片、朱砂各三分。为细末,猪胆化蟾酥和丸,粟米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再取适量,研吹鼻内。治小儿干疳,乳食不成肌肤,日渐羸瘦,身体壮热,毛发干枯,四肢无力。
❷ 《玉机微义》卷十五方。川乌、莲子心、朱砂各二钱五分,乳香、没药各三钱,轻粉、蟾酥各一钱,麝香五分。为末,打糊为丸,豌豆大,每服一至二丸,热酒和葱送服,取汗。治疗黄、恶疮。
❸《外科正宗》卷二方。蟾酥 (酒化)、雄黄各二钱,轻粉五分,枯矾、煅寒水石、铜绿、乳香、没药、胆矾、麝香各一钱,蜗牛二十一个,朱砂三钱。为末,先将蜗牛研烂,同蟾酥和研稠黏,再入各药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丸,用葱白五寸嚼烂后,包药在内,热酒一盅送下,盖被取汗。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臀、腿等疽,及各种恶疮,不痛或麻木,或呕吐,甚至昏愦。
❹《种福堂公选良方》方。雄黄、苍术各三钱,麝香三分,木香、丁香 (俱不见火)、蟾酥、石菖蒲 (炒) 各一钱,山慈菇(炒)一钱半。为末,火酒化蟾酥为丸,粟米大,朱砂为衣,每用二至三丸,放舌尖上化下。治痧胀腹痛。
❺《疡医大全》卷七方。雄黄、乳香(去油)各一钱,蟾酥一分。用黄酒打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丸,葱白煎汤送下,不愈再服。治诸恶疮。
❻《集验简易良方》卷一方。又名塘西痧药方。苍术(米泔水浸软,切片晒干)三两,大黄、丁香、蟾酥(烧酒化开,研细) 各六钱,天麻、雄黄 (研细、水飞,去沫用)、朱砂 (研末) 各三两六钱,麝香三钱,甘草 (去皮,微炒) 三两四钱。为细末,蟾酥用酒化开或糯粥浆为丸,莱菔子大,朱砂为衣,每用四至五丸研碎末,吹入鼻内。治痧胀痰厥,卒中寒暑,不省人事,及惊风险症,牙关紧闭者。孕妇忌服。
❼《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即飞龙丹,见该条。

蟾酥丸 《玉机微义》卷十五

【组方药物】 川乌 莲花蕊 朱砂各7.5克 乳香 没药各6克 轻粉 蟾酥各3克 麝香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8味,研为细末,糊丸如豌豆大。每服1丸,病重者2丸。用生葱3~5茎嚼极烂,吐于手心,包药在内,热酒和葱送下,或用葱煎水送服。取汗。
【适应病证】 疔黄及一切恶疮。


蟾酥丸 《外科正宗》卷二

【组方药物】 蟾酥6克(酒化) 轻粉1.5克 枯矾 寒水石(煅) 铜绿 乳香 没药 胆矾 麝香各3克 雄黄6克 蜗牛21个 朱砂9克
【制剂用法】 上药12味,分别研末,称准。先将蜗牛研烂,再同蟾酥和研稠粘,再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用葱白17厘米,患者自嚼烂,包药在内,用热黄酒50毫升送下,盖被约1小时出汗为效。甚者再进1服。外用制成药条插疮口中,或做药饼贴盖疮口。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定痛。
【适应病证】 热毒内蕴,致患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臀腿等疽及一切恶疮。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药性有毒,不可过量。
【方义分析】 方中蟾酥解毒消肿,强心止痛,主治痈疽疗肿,一切恶疮;寒水石、蜗牛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定痛;麝香芳香走窜,开通经络,并消炎解毒;朱砂、雄黄解毒辟秽,化痰化瘀;胆矾解毒消肿;枯矾燥湿化瘀,轻粉以毒攻毒,杀菌治疮;铜绿化毒消肿。杀虫疗恶疮。配合成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之功。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品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能抑制血管通透性,阻止病灶扩散,使周围红肿消退。故对火毒热毒凝滞之疔疮有效(《中医药研究》1987,5:12)。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蟾酥解毒丸”(《医林绳墨》卷九)。

蟾酥丸chánsūwán

《外科正宗》卷二方。蟾酥、雄黄各二钱, 枯矾、煅寒水石、铜绿、乳香、没药、胆矾、麝香各一钱, 朱砂二钱, 轻粉五分, 蜗牛二十一个。为末, 先将蜗牛研烂, 同蟾酥和研, 再入各药为丸,绿豆大, 每服三丸, 用葱白五寸嚼烂后, 热酒一盅送服, 盖被取汗。治疔疮, 发背, 脑疽, 乳痈, 附骨、臀、腿等疽, 及各种恶疮, 不痛或麻木, 或呕吐, 甚至昏愦。

蟾酥丸

蟾酥丸

本方出自《外科正宗》卷二。方由蟾酥二钱(酒化),轻粉五分,枯矾、寒水石(煅)、铜绿、乳香、没药、胆矾、麝香各一钱,雄黄二钱,蜗牛二十一个,朱砂三钱组成。以上各为末,秤准,先将蜗牛研烂,再用蟾酥和研调粘,方入各药,共捣极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用葱白五寸,捣烂,包药在内,用无灰酒一茶盅送下,被盖如人行五、六里,出汗为效,甚者再进一服。现用法为以上十二味,除麝香、蟾酥外,轻粉粉碎成细粉;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或粉碎成细粉;活蜗牛与其余乳香六味掺研,干燥,粉碎成细粉,将麝香、蟾酥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阴干,即得。每33粒重一克。葱白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4~5粒,一日1~2次。外用研细醋调敷患处。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定痛。主治热毒蕴结,致患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腿臀等疽,及一切恶疮。
本方所治证属热毒蕴结所致。故用清热解毒、消肿定痛之法。方中蟾酥解毒消肿,《本草纲目》“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本草汇言》称其对“内疔痈肿之证,有攻毒拔毒之功”;寒水石、蜗牛清热解毒,消肿软坚;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定痛;麝香开通经络;朱砂解毒安神;雄黄解毒化瘀;胆矾解毒消肿,枯矾燥湿化瘀;轻粉攻毒,治毒疮;铜绿杀虫,疗恶疮。配合成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定痛的功效。本方消散解毒之力较强,而清热之功则较弱,疮疡热甚者,须配合清热解毒的汤剂同用。本丸有毒,服用不可过量;气血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疔疮、痈疽等已溃烂者不宜外敷。
蟾酥丸(《玉机微义》卷十五) 蟾酥、轻粉各一钱,川乌、莲花蕊、朱砂各二钱半,乳香、没药各二钱,麝香半钱。上为细末,糊丸,豌豆大,每服一丸,病重者二丸,生葱三、五茎,捣烂,包药在内,热酒和葱汤送下,取汗。功能解毒化瘀,消肿定痛。主治疗黄及一切恶疮。
化生丸(《古今医鉴》卷十五) 蟾酥二钱,血竭二钱,蜗牛二十个(瓦上焙干,肉壳俱用),铜绿二分半(与上三味同研),枯白矾一钱,轻粉二钱(二味同研),朱砂三钱(研细,留一钱为衣)。上为细末,用人乳汁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捣葱二根令烂,裹药三丸在内吞下,热酒送服。功能清解疮毒。主治发背痈疽,无名肿毒,恶毒疔疮;又治破伤风,杨梅疮毒,筋骨疼痛等。

☚ 仙方活命饮   消毒圣神丹 ☛
000039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