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蟹xiè

節肢動物名。通稱螃蟹。種類繁多,身有甲殼,二螯八足,横行。見下。

短篇小说集。梅娘著。1944年11月1日北京武德报社初版。收《动手术之前》、《蟹》等短篇小说6篇。

☚ 战时边疆的故事   尘 ☛

读音x·ie(ˋ),为ie韵目,属e—ie—üe韵部。胡买切,上,蟹韵。
❶螃蟹;全身有甲壳,前面有一对长钳,横着走路,可食。

上一条: 𢖆 下一条:

〔xie〕dab zheib.
蟹黄〔xie huang〕ghob nouszheib.

{}7461私生子。吴语。上海崇明。1929年《崇明县志》:「私生子曰~。」赢取。闽语。广东揭阳〖hoi35〗。□(〖〗)无若久,撮人个钱拢客伊单人~做一猴囊赌不了多久,大家的钱都给他一个人囊括全部地赢了去。

*蠏xiè

螃蟹
 △ ~黄|~爪。

蟹蠏

❶螃蟹,节肢动物,全身有甲壳,前面的一对脚成钳状,横着爬行:~粉︱~黄︱海~︱河~︱醉~︱虾兵~将。
❷像螃蟹壳的颜色:~青。

蟹xiè

螃蟹:河蟹︱大闸蟹。

蟹xiè

螃蟹: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来,就在大圆桌子吃了一回。(三八·880)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鱗 > 蟹
蟹  xiè

亦稱“蛫”、“郭索”、“螃蟹”、“横行介士”、“無腸公子”。方蟹科動物中華羢螯蟹之肉和内臟。以其每至夏末秋初即如蟬蜕解,故名。主治筋骨損傷,疥癬,漆瘡,燙傷。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蟹》:“味鹹寒,主胃中邪氣熱結痛,喎僻,面腫。”《説文·蟲部》:“蛫,蟹也。”晉·范望《太玄經·從鋭至事第二》:“初一蟹之郭索,後蚓黄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一·蟹》:“〔釋名〕螃蟹、郭索、横行介士、無腸公子。”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節肢部 > 蟹 > 蟹
蟹  xiè

亦稱“旁蟹”、“螃蟹”。甲殼類動物。頭胸部背甲略呈橢圓形,青黑色,腹白,雙螯同型。種類很多。肉供食用,味鮮美。其稱始見於先秦典籍。《易·說卦》:“離,爲蟹。”《荀子·勸學》:“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廣雅·釋魚》:“蟹,蛫也。其雄曰𩷕䱺,其雌曰博带。”王念孫疏證:“今人辨蟹,以長臍者爲雄,團臍者爲雌。”宋·盧祖皋《沁園春·雙溪狎鷗》:“笠澤波頭,垂虹橋上,橙蟹肥時霜滿天。”《埤雅·釋魚》:“蠏,旁行,故今里語之旁蟹。”《廣韵·上蟹》:“螃蟹本只名蟹,俗加螃字。”《西遊記》第三回:“唬得老龍王膽戰心驚,小龍子魂飛魄散;龜鼈黿鼉皆縮頸,魚蝦螯蟹盡藏頭。”

蟹【同义】总目录


蟹无肠公子内黄侯含春侯含黄伯桀步横行介士横行公子螯蜋蚁

蟹xiè

〖名词〗
甲壳类动物。螃蟹(1)。《祭鳄鱼文》:虾蟹之细,无不容归。——细小的鱼虾和螃蟹,没有哪一种不被容纳。

蟹蠏xiè

螃蟹。《劝学》:“~六跪而二螯。”

*蠏xie

D0B7
俗称“螃蟹”。节肢动物。全身有甲壳。有足五对,最前一对成大钳子形,即所谓“螯”。横着爬行。种类很多,如河蟹、海蟹等。肉美可食。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

蜈蚣:蝍蛆 百脚 吴公 蜈公 天龙 蝍蛆 即且 蒺藜
蜘蛛:蛛(~丝;~网;蛛蝥;蛛蟊) 网虫 网工 社公 蝃蝥 蠋蜍
几个种类的蜘蛛:壁钱 壁茧 壁镜蝇虎 草蛛 蚁蛛 跳蛛 狼蛛
长腿的小蜘蛛:蟢(蟢子;蟢母;蟢蛛;挂蟢;壁蟢) 蚑(长蚑)蟏蛸 喜子 嬉子 长踦
虾子:虾(~米;大~;白~;毛~;沼~;龙~;明~;对~;螯~;跳~;糠~;磷~) 魵 水晶人 长须公 虎头公 钓诗钓 曲身小子
小虾:虾狗
一种特大的虾:
螃蟹:蟹(海~;溪~;青~;旁蟹) 尖团 介士(横行介士) 铁角 霜脐郭索 筴舌虫 含黄伯 内黄侯 无肠公子 横行公子
雄蟹:尖脐
雌蟹:团脐
肴用蟹:含春侯
结霜时的蟹:霜蟹 霜脐 霜螯
几种蟹名:蟛蜞 螃蜞 蟛蚏 蝤蛑 长卿 相手蟹
蚰蜒:草鞋虫
鼠妇:伊威 鼠负 潮虫
其他节肢动物:蝎(钳~) 鲎(鲎虫)鲺 螨 蜱 鱼怪 海蛆 海萤 海蚤 鱼蚤 红虫 马陆 龟足 藤壶 蟹奴 石劫 钩虾 蜊蛄

☚ 腔肠动物   软体动物 ☛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螃蟹。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的肉或全体。我国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咸,寒。入肝、胃经。清热,散血,续绝伤。治跌打骨折筋断,咽喉肿痛,湿热黄疸。内服:焙干研末,9~12g。捣涂疥癣,漆疮,烫伤;捣汁滴耳治聋;盐蟹汁含咽治喉风肿痛。本品可食部每100g含蛋白质14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 0.7g. 灰分 2.7g,钙 141mg,磷191mg,铁0.8mg,维生素A230IU,维生素B10.01mg,维生素B20.51mg,尼克酸2.1mg,微量的胆甾醇。

蟹Xie

节肢动物门软甲纲的种类。头胸甲坚硬而大,胸部第一对步足发达呈钳状,为主要的取食和防御器官,步足关节左右动,因此为横行,腹部退化为“脐”折于头胸部腹面。蟹约4 500种,海洋或淡水底栖或穴居生活,多为肉食性或腐食性,多数不善游泳。
三疣梭子蟹、青蟹和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海产蟹类,其中以三疣梭子蟹产量最高。我国食用蟹类肉味最鲜美的为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在通海河流的泥岸穴居,秋季到河口产卵。

☚ 寄居蟹   蜈蚣 ☛

蟹蠏xiè

螃蟹,节肢动物,种类很多,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前面有一对脚长成钳状, 叫螯。横着行走。腹部分节,俗叫“脐”,雄的尖脐,雌的团脐。

蟹xiè

《本草纲目》介部第45卷蟹(175)。药名。
【基原】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rds的肉和内脏。
【别名】郭索(《太玄经》),蛫(《说如),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𡌶钳(《陆川本草》)。
【性味】咸,寒。
❶《本经》:“味咸,寒。”
❷《别录》:“有毒。”
❸《日华子本草》:“凉,微毒。”
【归经】入肝、胃经。
❶《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
❷《本草再新》:“入心、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散血,续绝伤。治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
❶《本经》:“主胸中邪气热结痛,㖞僻面肿。”
❷《本草经集注》:“杀莨菪毒。”
❸《别录》:“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❹崔禹锡《食经》:“主皶鼻恶血,明目醒酒。”
❺孟诜:“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醋食之,利肢节,主五脏中烦闷气。”
❻《本草拾遗》:“蟹脚中髓、脑、壳中黄,并能续断绝筋骨,取碎之微熬,纳疮中筋即连也。”
❼《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肚痛血不下,并酒服;筋骨折伤,生捣炒罯良。”
❽《滇南本草》:“山螃蟹强壮筋骨,并能横行络分。”
❾《本经逢原》:“生捣涂火烫。”
❿《随息居饮食谱》:“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或作丸。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

蟹[蠏]xiè

(螃蟹) crab: 捕 ~ go crabbing; fish for crab; 寄居[梭子] ~ hermit [swimming] crab; 沙 ~ ghost crab
◆蟹洞 crabhole; 蟹粉 [方] crab meat; 蟹钩 crab hook; 蟹黄 the ovary and digestive glands of a crab; 蟹甲草 wild carraway; 蟹笼 crab pot; crab trap; 蟹苗 juvenile crab; 蟹肉 crab meat; 蟹爪 christmascactus; crab claw; 蟹爪兰 {植} schlumbergera; 蟹蛛 thomisid

crab

蟹xiè


❸ 虾兵

*蠏;xiè

(19画)

【提示】角, 里面是, 下端出头; 旧字形里面是土。角的第三笔是竖撇,不是竖; 角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蟹〔蠏〕xiè

19画 虫部 螃蟹: ~粉|~黄|~青|梭子~。

蟹蠏xiè

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虫,解声。声母演变如解懈邂、夹侠、揭歇例。中古时也称旁蟹,因它横着行走。约唐代时加虫旁,作螃蟹。是节肢动物,种类很多,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前面的一对脚长(zhǎng)成钳状,叫螯(本作敖)。横着走。腹部分节,俗叫脐,雄的尖脐,雌的团脐。约中古时两偏旁上下排,作蟹,现作规范字。蠏作异体字。见《异体字表》。也单用。如:河蟹|海蟹。

蟹蠏★异◎异★常◎常


xiè蠏,形声,从虫,解声,螃蟹,一种节肢动物。俗字作“蟹”,由左右结构改为上下结构。《异体字表》以“蠏”为异体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