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蟫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蟫史

蟫史

长篇小说。清屠绅作。二十卷。成书于嘉庆初年。写福建书生桑蠋生航海堕水,漂至甲子石之外澳,为渔人所救,引以见指挥甘鼎。鼎按桑生之图筑成神奇城垣,外寇不能进犯;又于地穴得三箧秘书,能卜知未来。后助鼎进剿邝天龙乱军,又平定交人及青、黄、赤、黑、白五苗等多次叛乱,最后征服交阯。结以桑生衣锦还乡,甘鼎功成身退。作品反映屠绅敌视兄弟民族和起义群众思想。情节荒诞离奇。语言“虽华艳而乏天趣,徒奇崛而无深意”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有申报馆排印本。

☚ 野叟曝言   绿野仙踪 ☛

《蟫史》

蟫史

清代文言长篇神魔小说。又名《新野叟曝言》。二十卷。题“磊砢山房原本”。磊砢山房主人即屠绅。屠绅字贤书,号笏岩,江苏江阴人。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嘉庆五年(1800)庭梅朱氏藏板磊砢山房原本,藏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光绪“申报馆丛书”仿聚珍版本,藏郑州大学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小说进步社重刊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庭梅朱氏藏板磊砢山房原本。

闽人桑蠋生,某日乘船往西南行驶,途遇风浪,船破落水,漂流到甲子岛,见古人留下书于木皮上之甲子石赋,遂感悟身世,刻碑留存。一夕,天大雷电,失碑所在,蠋生怨恚,自沉于海,为捕鱼人常大溜、沙小溜所救。二人以倭寇数犯边郡,志士当为国逐虏,安能草芥性命为劝,并引见指挥使甘鼎。时甘鼎正奉皇命筑城防寇。不久,甘指挥奉节度使令,援柘林,海贼乘虚而入,蠋生以计破之,深得甘鼎倚重。一日,城西北两泉皆臭恶,蠋生率人在城四边掘四井,于北井中掘得一穴,得穴中异书三箧,蠋生以为“此书明授我主宾矣”。遂于秘室作龛秘藏,有所求时,拜而启视,皆大悦。

贼人进攻神泉,副指挥使利达出走,甘鼎采蠋生计,先坐观其变,终平贼乱。事毕,利达诛,甘鼎兼职神泉。时石湾村邝天龙作乱,自号广州王,有妖士娄万赤相助,娄得侯老人传离朱生遁之术,人呼幻术人。蠋生为甘鼎谋划后留守岛中,甘鼎得矮道人、龙女助战,邝天龙战败被擒,娄万赤逃脱。甘鼎因战功升为镇抚使。甘请立庙白云山,模龙女像,岁时享祀。

镇守凉州之陇西公为回纥部人所围,甘鼎星夜急驰往救。泾军主将员用智,其子员矩儿,实为斗宫第七星招摇之精,年十二,累立战功,随征,甘鼎奇之;又泾阳卫官龙芝,卧疾不能行,以弟木兰代,实天女也,为员矩儿之外姊。天女与矩儿骁勇善战,又善破妖法,斩将杀敌,有进无退。功成,天女、矩儿随行,矩儿视甘鼎如父。甘鼎微服渡锦江东下,路遇矩儿母员夫人,谨守平苗宜用文士之训。员夫人又荐司马相如之后司马季孙才学精深,堪受平苗重任。季孙又荐明化醇,善参阴阳生死之机,也同收于幕府之中,为正副参军。

甘鼎自成都赴酉阳平定乱苗。明化醇持季孙所为檄文独往白苗招降,为妖术

清嘉庆五年(1800)庭梅朱氏藏板磊砢山房原本《蟫史》扉页书影

清嘉庆五年(1800)庭梅朱氏藏板磊砢山房原本《蟫史》正文书影

所惑,形销骨立。季孙用计收服谢鬘儿,又收得犷儿,皆为帐下大将;化醇疾也得愈。苗王般乐归附,陈破苗之机关。苗酋噩青气阵势强大,手下妖师玛知古善使妖镜,擒打头阵的谢鬘儿及两都督。后犷儿智擒玛知古,知古归顺。时东、西两路的李节使、郭节使分别被困来凤、西乡,甘鼎即派司马季孙、天女前往解围。李节使军中粮草匮乏,有善点石的砭山先生和善点金的针道人前来相助。针道人只身入蛮女营,战胜奏凯;后又深入敌阵,被苗女围困,幸得犷儿来救,得以逃脱。一自称从欧罗巴来名唎哑喻的西洋人,奉娄万赤之命,前来助苗。噩青气见之甚喜,拜为国师。唎哑喻与砭山道人及针道人斗法胜之,道人自惭遁去。

甘鼎自招降白苗后,战火不息,且妖气仍炽,遂被解去总帅之印,由斛斯贵替代。斛斯贵率兵与噩青气交战,中伏,几全军覆没,幸得天女、犷儿拼死相救,方得幸免。后总帅印依旧归甘鼎。员矩儿与苗女成婚,夫妇潜伏苗营,时时告知苗中情形。天女被困马蛮江,赖矩儿营救,得以全身而回。斛斯贵欲剿灭西南诸苗,然苗人善火攻,兼之毒飞弩亦威力无比,死伤无算。有贺兰献策,用梵僧所教神鱼膏涂身之法,破毒弩。天女亲率战舰南征,破火攻术,又得重返之针、砭道士相助,大败苗人。甘鼎复率兵与红苗噩青气交战,天女用幻术擒噩青气,噩降服,自荐率本部红苗三百人去攻岛贼,以自效。噩青气得谢鬘儿作内应,杀使妖术之刚上人,生擒岛贼主帅多稼,多稼惊惧而死。寻又擒斩显教岛城之梅贼。

时黄苗未平,甘鼎携荡平粤海叛苗之余威,往援豫州遭困的石中丞。桑蠋生与谋士邬郁寻访善幻术之都毛子。都毛子有奇能,可从画图中见一阁而上诸天,甘鼎见而奇之。先是,楚王成向甘鼎求有道之士,甘向其举荐明化醇,至此,复荐都毛子。楚王亲自招见,请教退敌之计。都毛子施法术,果大败敌兵。斛斯贵带兵从黄苗背后掩袭,与酋帅蔡小武交锋,相持不下。贺兰战死,斛斯贵也一病不起,旋亡于阵中。甘鼎破苗酋,奉楚王命,于阵中斩之。甘鼎因功被封为开国男爵。甘鼎亲率大军赴黔,与蔡小武交战,大败之。小武亦被矩儿夫妇活捉。甘鼎命烹杀小武,以祭斛斯贵、贺兰之灵。至此,黄苗亦平。

甘鼎马不停蹄,率兵与抚军区星合击交阯。犷儿得神佑,破关斩将,大开城门。甘鼎率众军直抵交阯王宫,擒交阯王,交阯举国归降。逃逸至此的妖士娄万赤亦被擒斩。区星奏捷朝廷,请立交阯行省。朝廷论功,将士悉蒙上赏。甘鼎功成归田,桑蠋生衣锦还乡。


蟫史 - 通俗小说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蟫史

 清屠绅撰。二十回。有嘉庆五年 (1800) 庭梅朱氏刊本,上海申报馆仿聚珍版印本。
 
 书叙福建才智之士桑蠋生,一日乘海船南行,不幸遇风浪,船倾覆而落水。漂流至甲子石外澳,得渔民常大溜、沙小溜所救,引见于指挥甘鼎。甘鼎奇其才,依为股肱。蠋生为鼎营造甲子城,固若金汤,盗无所乘。又指挥军民于城中掘井,以致掘得三箧天书宝笈。二人大喜,后每有所求,则发箧拜读,疑难尽释。
 有贼首邝天龙,自封为广州王,得妖人娄万赤相助,聚贼众数千人,气焰嚣张。甘鼎与蠋生有道术高强之矮道人相助,以仙术大破娄万赤妖法,得以擒获贼首邝天龙。甘鼎因功进京面圣,受兵马总帅职。
 时镇守凉州之陇西公遭回纥部围攻至急,甘鼎急往驰援。有天女木兰与其弟矩儿来助甘鼎,此二人法术高强、武艺出众,最为英勇善战,斩将歼敌无数,回纥遂平。甘鼎为平蜀中九股苗,微服渡锦江,天女木兰从之,路遇仙姑员夫人,甘鼎问以平苗计。员夫人授计甘鼎说: “平苗乱宜用文人,蜀中司马季孙,相如后人,才真不世,命之持檄谕祸福,蜀中之苗,当不烦血刃。”甘鼎拜受其教。
 一日,司马季孙偕一人至甘鼎营,拜见甘鼎云:“此吾湖海兄明化醇,阐阴阳生死之机,愿与吾同在幕府。”甘鼎大喜,遂以季孙为正参军,明化醇为副参军。甘鼎率军自成都赴酉阳平苗,派明化醇行离间计,得以收服谢鬘儿及乐般。
 甘鼎自酉阳进军楚南辰州,问乐般何以平红苗。般对曰:红苗虽数十万,不难驱除。苗酋噩青气有一妖师玛知古,持妖镜,虽边州千万里,心有所向,则镜见之; 若临镜而照戈甲,咒州字,皆为枯朽不任用矣。甘鼎闻言,乃派乐般子犷儿破其镜,俘获玛知古,玛知古遂归顺甘鼎。
 一日,甘鼎问许、史两都督东西两路平苗战况,方知李节使已被苗蛮女围于来凤,郭节使为妖困于西乡。甘鼎遂派司马季孙及天女木兰急往援救。李节使军中乏粮,有砭山先生及针道人来助。砭山先生善点石,针道人善点金。为解李节使之围,针道人潜至蛮女营,获胜而归; 针道人再往敌营,遭敌层层包围,幸得犷儿来救,方得脱困。
 有一西洋人名珈哑喻至苗中,谓红苗酋噩青气道: 娄万赤新失明,命臣来辅大王,且报与矮道人之仇,取其党砭针二道人头骨。噩青气大喜,设盛宴款待,并拜国师。
 甘鼎招降白苗后,因贼势仍炽,皇上不明形势,暂解甘鼎总帅职,着斛斯侯代其任。斛斯侯与噩青气战,噩使苗中能蛊汉人之少男少女诱斛,斛不识,果中奸计,几至死,幸得木兰、犷儿救活之。
 矩儿久不在营,甘鼎问其下落。木兰道:蚒苗悦其小而善战,欲以女妻之,使降苗。矩儿将计就计,与苗女成婚,实为伏底苗营。斯时斛斯侯因不胜其任,将总帅印交还甘鼎。木兰与苗战,被困于乌蛮江苗营,幸得矩儿夫妻救出。
 斛斯侯欲攻西南苗,又恐其善火攻。木兰道,禁西南苗火器尚不难,所可虑者交趾人毒药飞弩厉害,难以闪避。贺兰道,梵僧教遍体涂神鱼膏,则可防毒弩。
 甘鼎于楚南大营与红苗酋噩青气大战,败噩军,噩被挑落马下,为汉兵所擒,遂归降。噩青气请准其率红苗攻岛贼,以将功赎罪,斛斯侯善之。噩采用谢鬘儿与魔钤之计,败岛贼,贼首多稼死于战车中。
 其时,势力最大之黄苗尚未平。甘鼎扫清粤海叛苗后,率军至豫州援助石中丞战黄苗。甘鼎命桑蠋生与邬郁往访常熟知县都毛子。都毛子,善幻术,能自画图中见楼阁而达都天。甘鼎知都毛子有奇能,下书聘于军,转而荐于楚王成,楚王成问退敌之策。都毛子乃施奇术,大败贼兵。降汉之玛知古率万人,直趋黄苗诸寨,斛斯侯自率贺兰部神奇兵出黄苗背后,与苗酋蔡小武酣战,黄苗势大,斛斯侯未胜,随即卧病不起,不久去世。时苗酋被俘,楚王命斩之。豫州行省传来诏书,因甘鼎平苗功勋卓著,封为开国舅。甘鼎自请赴黔,与蔡小武战而胜之,擒蔡小武。或言宜剽烹蔡小武,以祭斛斯侯与贺兰公。自是,终平黄苗。
 甘鼎复与抚军区星合击交趾,苦战而擒交趾王馗形,平交趾。甘鼎赖仙人李长脚法术,杀交趾丞相、妖人娄万赤。至此,甘鼎大功告成,然其却功成身退,其他平苗功臣如蠋生等,皆效法甘鼎,或辞官归里,或挂印隐居。
 《蟫史》作于清嘉庆初年,系长篇神魔小说。该书以甘鼎,桑蠋生等平定“妖乱”功成身退的故事为主线,是清末流传颇广的一部小说。
 清代乾隆、嘉庆两朝,西南少数民族和川陕等地劳动人民不堪忍受清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多次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其中,著名的川陕白莲教起义和西南苗族起义,严重地威胁了清王朝的统治,遭到封建统治者的残酷镇压。《蟫史》正是借神魔小说的形式,歪曲地反映了这段历史。书中,作者从统治阶级的立场出发,为镇压农民起义的统治者唱赞歌,丑化和贬斥兄弟民族与起义群众。把少数民族写成不开化的野蛮人,让他们变成牛鬼蛇神,一会儿以人形出现,一会儿又变成野兽。作者把起义首领写成令人可怖的妖魔鬼怪,虽然逞凶一时,但一个个都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作者自己多年在云南、广西一带做官,本就是清王朝镇压少数民族和劳动人民的帮凶。书中主人公之一的桑蠋生就是作者的自况。桑蠋生说“予甲子生也”正是屠绅生年; 书中的某些情节也与作者经历基本一致。《蟫史》开篇所云“在昔吴侬官于粤岭,行年大衍有奇; 海隅之行,若有所得,辄就见闻传闻之异辞,汇为一编”。这也说明了《蟫史》的情节与作者的经历的关系。全书的情节主干——甘鼎平苗故事,更是明显地影射乾隆六十年 “傅鼐扦苗”之事。
 小说总是通过主要人物的活动来体现其思想性的。《蟫史》的第一主人公甘鼎实际上就是清朝乾隆时期残酷镇压西南苗族人民起义的大刽子手傅鼐的化身。甘鼎在《蟫史》中是个忠君卫道、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的“国之栋梁”人物。但就这个人物本身而言,由于作者没有作个性化的刻画、描写,只见事不见“人”,所以形象并不鲜明。实际上,甘鼎只是作者借以表达自己维护封建统治的观念的工具。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因为甘鼎是统治阶级的卫道者,所以他能得到众多才智之士的拥戴和鼎助。作者自况的桑蠋生是跟随甘鼎 “建功立业” 的股肱,建甲子城,得天书,平邝天龙以至平诸苗,都离不开桑蠋生的出谋画策之功。甘鼎所以能“屡建奇功”,正是依仗了桑蠋生、司马季孙、明化谆这此 “足智多谋” 的军师的筹画。其二,因为甘鼎是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所谓“替天行道”的代表,所以他能得到“神助”。先是掘地得到三册能解一切疑难的天书,用桑蠋生的话说: “此乃天贻我主宾”;邝天龙有妖术高强的军师娄万赤相助,似乎无法战胜,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天遣法术更为高强的矮道人来助甘鼎,遂大破妖法,擒获贼首。甘鼎平 “九股苗”,“平交趾”所向披靡,妖魔伏诛,也是仰仗了天女木兰的仙术,仙姑员夫人的指点,以及神勇善战的矩儿、犷儿的拚死效力。最后,作为反面人物的代表——妖人娄万赤能够伏诛,也是完全凭借仙人李长脚与之斗法获胜的结果。其三,因为甘鼎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所谓“正统”,任何“邪恶”人物唯有俯首就范,将功赎罪才是唯一出路。红苗妖师玛知古原本是个法术高强的西洋人,他被甘鼎派去的神将犷儿俘获以后,能“改邪归正”,反过来率兵去打黄苗;红苗长噩青气,原是个“狡计百出”、“凶恶无比”的苗酋,然而“邪不胜正”,屡战屡败,最后伏降,并且自请将功赎罪,“攻岛贼自效”,杀死了岛贼首领多稼。至于谢鬘儿,乐般等苗将,更是诚心归服,尽心尽力为甘鼎效力,并且屡建功劳。
 从艺术性来说,《蟫史》的主要特色是情节曲折多变,颇为引人入胜。书中人神互出,“正”“邪”双方斗智、斗力、斗法,想象力非常丰富,很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无疑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蟫史》能较为广泛流传,这是主要原因。
 《蟫史》的表现手法,可以归结为 “幻”和“诞”两个字。书前“社陵男子序”认为作者写《蟫史》的目的就是追求“幻”和“涎”。所谓“幻”就是虚构,“有可为无,无可为有”,通过“幻”达到“穷物之变”,就显出 “诞”。“诞”就是“怪怪奇奇,形形色色。”并且得出结论,认为“幻”和 “诞”就使《蟫史》“耸人之闻”,以“餍好奇之心而供多闻之助”,其实,这只是见表不见里的说法。从《蟫史》“幻”、“诞”这一表面特点来看,似乎与“据史实之实录”是不相干的,其实却不然。倒是《蟫史》小停道人序说得比较中肯。该序认为《蟫史》是“驱牛鬼蛇神与实录中”,达到 “于世道人心之一助”的目的。这就点出了 《蟫史》的表现手法虽然是“幻”“诞”的,但作者的目的是影射历史——歌颂傅鼐扦苗。在《蟫史》第二回有这样一句话“怪怪奇奇书不尽啊,看予揽辔志澄清”。作者所谓的“志澄清”实际上就是镇压人民起义。所以说造成《蟫史》歪曲反映现实的不是 “幻”和 “诞” 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而是作者的政治立场。
 另外,从《蟫史》的语言来看,由于作者有意卖弄文才,“勉造硬语,力拟古书”,读起来令人感到艰涩生硬,诘屈聱牙。鲁迅先生说《蟫史》的语言“虽华艳而乏天趣,徒奇崛而无深意” (《中国小说史略》),是十分中肯的。

蟫史

长篇小说。清屠绅(1744—1801)撰。二十卷。绅字贤书,号笏岩,江苏江阴人。官至广州通判。书叙桑蠋生协助甘鼎镇压农民起义事。福建书生桑蠋生协助指挥甘鼎镇压了“起而作乱”自称“广州王”的邝天龙,甘鼎升为巡抚。继而又平定青、黄、赤、黑、白五苗等“叛乱”,征服交阯,为朝廷建立大功。最后桑蠋生衣锦还乡,甘鼎功成身退。作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以神魔小说形式,反映乾嘉时期镇压西南少数民族及川陕等地农民起义史事。桑蠋生实为作者自况。情节怪诞,人物形象不鲜明。语言“虽华艳而乏天趣”(鲁迅)。有清末庭梅朱氏刊本、申报馆排印本。

蟫史

清屠绅 (1744—1801)撰。屠绅字贤书,号笏岩,又号磊砢山人,磊砢山房主人,江苏江阴人。乾隆进士,历任云南师宗县知县、广州通判等职,嘉庆六年,在北京得暴疾卒。屠绅喜欢吟诗作文,与当时著名文人洪亮吉、黄仲则过从甚密。为文力求古奥而又华艳,以至于写长篇小说也用文言。主要著作除《蟫史》外,还有志怪小说《六合内外琐言》及杂记《鹗亭诗话》等。《蟫史》为长篇文言灵怪小说。全书二十卷,叙述主人公甘鼎在南粤、楚蜀黔广、豫东、交趾等地兴兵作战、斗法破敌的故事,没有说明年代。“蟫”是一种粉白色的蛀食衣物、书籍的小虫。作者认为,此种小虫游身于典籍之中,饱受古圣先贤遗泽,于是用它代指好古博古、妙解玄机的士人。而这部书内容又 “奇古能摹”、“百家各采”,“自我作古,引人入胜”(杜陵男子《序》)。所以,作品以“蟫”为名。小说内容极为荒诞,所写神魔均为作者脱离生活的向壁虚构,加上任意引经据史摭拾灵怪,不论作品是否需要,随意而出,随意而灭,没有形成文学形象,给人以秽杂之感。一些地方写得淫秽不堪,使人无法寓目。不过,它承袭明神魔小说与世俗小说的流风余韵,却用文言写成,讲究才藻之美,在体例上形成文言史书与白话小说的结合体,自成一格。此书版本有嘉庆五年(1800)庭梅竹氏藏版,另有申报馆仿聚珍版印本。


蟫史

十一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著有 《说原》。本书专记鸟兽事实,所以名曰“蟫”,然而,蟫乃蠹鱼之别目,并非虫之总名。制名即有些不妥。全书分为羽虫、毛虫、鳞虫、甲虫、诸虫五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