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螺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螺蛳7338蜗牛。西南官话。四川奉节〖 〗。湖北随州。徽语。安徽歙县〖〗。指纹。客话。江西瑞金〖〗。

螺蛳luósī

田螺的通称,一般较小。

螺蛳luósī

〈名〉淡水螺的通称。

螺蛳

(luó·sī)<名>淡水螺的通称。一般较小,可供食用。“蛳”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本音sī,不宜读轻声。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軟體部 > 腹足 > 蝸蠃 > 螺螄
螺螄  luóshī

即蝸螺。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螺类:螺(螺蛳;田~;钉~;骨~;豆~;法~;红~;蝾~;泥~;沼~) 蛳
蜗牛:蜗(山蜗;山蜗蠃) 牛(水牛;瓜牛;蠡牛;小牛螺;土牛儿) 陵螺 黄犊(黄犊舍) 蚹蠃 旱蠃 虒蝓 蠡蠃 螔蝓 篆愁君
蚌类:蚌(~壳;灵~;河蚌) 蛤(蛤蜊;蛤子;蛤黎;文~;花~;青~;乌~;玄~)蜊 珧 鲒 美珠 含浆 壳菜
大蛤:
小蚌:鰿 玉珧
贝类:贝(~壳;海~;宝~;扁~;贴~;窗~;象~;笠~;珠母~;珍珠~;日月~) 蛏(蛏子;缢~;竹~) 蚶(毛蚶)
海贝:轲虫
乌贼:鲗(乌鲗) 墨鱼 缆鱼 算袋鱼 甘盘校尉 缁鱼将军
牡蛎:蚝 蠔(蠔山) 牡蛤 蛎蛤 古贲
章鱼:望潮
蛞蝓:蜒蚰 鼻涕虫
其他软体动物:鳆 鲍(大~) 螅 蚬蟳 鱿 海兔 海牛 船蛆 砗磲八带鱼

☚ 节肢动物   爬行动物 ☛

螺蛳

药证名。
❶出《本草纲目》。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Benson)等的全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甘,寒。入膀胱经。清热,利水,明目,解毒。治黄疸,痢疾,水肿,淋浊,目赤,翳障。煮食。捣敷治疗疮肿毒。
❷推拿穴位名。又名螺蛳骨。出《小儿按摩经》。位于腕部两侧骨突起处,即尺、桡骨茎突处。《小儿按摩经·手诀》:“猿猴摘果:以两手摄儿螺蛳上皮,摘之。消食可用。”

螺蛳spiral shell,snail

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 ,腹足纲,田螺科。壳大,壳质坚厚,呈塔状。螺层6层,各层增长均匀,外凸。壳顶钝,体螺层膨大,壳面绿褐色或黄褐色。螺层上有念珠状螺棱,并有大的棘状突起。壳口近圆形。壳口内面灰白色。脐孔小。厣角质。是云南省湖泊的特有种类。营匍匐生活,肉味鲜美,可供食用。螺黄(雄性生殖腺),尤为名贵。每年农历8月至翌年3月为捕螺期。

螺蛳

螺蛳

螺蛳luosiMargaryamelanoides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为我国云南省湖泊中的特产螺类。外形似田螺,但贝壳较大,呈塔形,右旋,表面生有多条旋转肋纹,在膨大的体螺层上有5条,并具有较大的棘状突起,顶部螺层上有珠状突起。壳面绿褐色,或黄褐色。最大的贝壳高达7.7厘米,宽4.7厘米。具有6个螺层,壳质坚厚。壳顶较钝,壳口近圆形,内口灰白色。角质厣红褐色。雌雄异体,雌体较多。雄性右触角短而粗,为交配器。终年可繁殖,卵胎生。卵在雌体育儿室中受精发育,3~7个小螺蛳发育完全后陆续排出。小螺蛳的壳高1.3~1.7厘米,重约3克,仅有3个螺层,生长迅速,1年内可达性成熟。螺蛳在湖底匍匐,需用拖网捕捞。肉味鲜美,营养极为丰富,雄螺生殖腺(螺黄),更为名贵,为传统的滋补品。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滇池、洱海、阳宗海、异龙湖、大屯湖、抚仙湖等淡水水域中。云南捕获螺蛳已有数百年历史,产量较大。北方所称“螺蛳”,实为小型田螺,并非此种。近亲种有产自阳宗海均为念珠状突起的阳宗海螺蛳Margarya yangtsung-haiensis和较小无突起的光肋螺蛳(Margary mansuyi),后者产于异龙湖和大屯海,贝壳上的肋纹形态与螺蛳有些不同。


图137 螺蛳

☚ 田螺   榧螺 ☛
螺蛳

螺蛳Margaryamelanioides

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为我国云南省湖泊中的特产螺类。外形似田螺,但贝壳较大,呈塔形,表面生有多条旋转肋纹,在膨大的体螺层上有5条,并具大的棘状突起,顶部


螺蛳

螺层上有珠状突起。壳面绿褐色或黄褐色。螺蛳在湖底匍匐,需用拖网捕捞。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雄螺生殖腺(螺黄),更为名贵,为传统的老年人滋补品。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滇池洱海、阳宗海、异龙湖、大屯湖、抚仙湖等淡水水域中。云南捕获螺蛳已有数百年历史,产量较大。北方所称“螺蛳”,实为小型田螺,并非此种。
☚ 田螺   鲍鱼 ☛

螺蛳luó sī

《本草纲目》介部46卷蜗蠃(31)。药名。
【基原】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又名:方田螺)Bellamya quadrata (Benson)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
【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本草纲目》)。
【性味】甘,寒。
❶《别录》:“味甘,无毒。”
❷《本草拾遗》:“寒。”
❸《本草汇言》:“味甘微苦,气寒,有毒。”
【归经】《玉楸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明目。治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疮,肿毒。
❶《别录》:“主明目。”
❷《本草拾遗》:“汁主明目,下水。”
❸《日用本草》:“解热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疮肿。”
❹《饮膳正要》:“治肝气热,止渴。”
❺《玉楸药解》:“清金利水,泄湿除热。治水胀满,疗脚气,黄疸,淋沥,消渴,疥疾,瘰疬,眼病,脱肛,痔瘘,痢疾,一切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煎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