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書籍部 > 載體 > 蝴蝶裝 蝴蝶裝 húdiézhuāng 亦稱“蝴蝶本”,省稱“蝶裝”。書籍裝幀形式之一種。盛行於宋代。其具體裝法是:將書頁版面向内對折,版心背面以漿糊粘連,再於前後各裝硬封而成。此法不需線綴,是册葉制書籍的最初裝訂形式。因其展開時板心在中間,形如蝴蝶展翅,故名。《通雅·器用》:“王原叔云:書册黏葉爲上,缝繢歲久斷絕。張子賢言宋宣獻令家録作黏法,予舊見三館書,黄本、白本皆黏葉,上下欄界出於紙葉、孫莘老、錢穆父亦如此,孟奇言祕閣宋版書如試録,謂之蝴蝶裝。”明·張萱《疑耀·古裝書法》:“今秘閣中所藏宋版諸書,皆如今制鄉會進呈試録,謂之蝴蝶裝。”《明史·藝文志序》:“文淵閣藏書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書皆倒折,四周向外,此即蝴蝶裝也。”清·孫從添《藏書紀要·裝訂》:“古時有宋本,蝴蝶本。” 
蝴蝶裝 蝴蝶裝一種圖書裝釘法。開卷時,每頁分合如蝴蝶展開雙翅,故名。有兩種: (1). 古書裝釘形式之一,簡稱“蝶裝”,起於宋代。明張萱 《疑耀》五 《古裝書法》 曰: “今秘閣中所藏宋版諸書,皆如今製鄉會進呈試録,謂之蝴蝶裝。”按,此種蝴蝶裝不用綫綴,只將書面印字一面對折,繼將中縫背面依次粘連成册。 (2). 明代盛行裹背裝,爾後乃改為綫裝。即將數枚紙重叠對折,在中縫開四孔,遂成一組。復將幾組重叠,順次穿綴而成。封面按表、里聯綴於前後,反折一公分許。最末折中,綴繫為大結。此法與現代西式裝釘法近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