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蝟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蝟皮 蝟皮 wèipí 亦作“猬皮”,亦稱“刺猬皮”。刺猬科動物刺猬或短刺猬之皮。乾燥者多呈角形板刷狀或直條狀,密生錯綜交插之棘刺,堅硬如針,色灰白、黄或灰褐。主治反胃吐食,腹痛疝氣,腸風痔漏,遺精。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蝟皮》:“味苦,平,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三·猬》:“〔附方〕猘犬傷人:蝟皮頭髮等分燒灰,水服。”又“腸風下血:白刺猬皮一枚,木賊半兩,爲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刺蝟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