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蜡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蜡梅

 

陈师道


 一花千里香,更值满枝开。
 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时因苏轼推荐,为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家境困窘,苦吟不止。常与苏、黄唱和,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有《后山先生集》。他的这首咏蜡梅的五言绝句写得颇具情致。
 “一花千里香,更值满枝开。”落笔便从蜡梅花香说起。运用夸张语调突出蜡梅之香,一花尚有千里远香,更何况满枝开放之时呢?“一”与“千里”形成强烈对照,使人顿感蜡梅花开满枝头,香气浓郁袭人。这一句是从诗人眼所见的蜡梅花开形象。视觉上,满枝花开,嗅觉上,香飘千里。作者描写的角度是自外于蜡梅。第三、四句则转而从蜡梅角度来叙述。“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俨然是蜡梅在向人们宣战,谁敢同我斗香来。其语气之坚决,态度之决绝,还真有点火药味。唐人有诗句“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说女子能不能得到君主的恩宠不仅靠容貌娇艳,教我怎么去打扮修饰自己呢?借此讽谕朝廷用人不凭真才实学。陈师道在这里直接搬用原句,用其本意。我蜡梅花不靠花色艳美、花朵姣好来取悦于人,而是靠内在的质地香飘千里来争胜。这种借用前人诗语来表达新意的手法正是江西诗派所提倡的所谓“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法的具体运用。陈师道家里人生活十分困窘,连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仍然吟咏不绝。当他吟诗时家里人都得脱开,时称“闭门觅句陈无己”。钱钟书先生说“他的情感和心思都比黄庭坚深刻,可惜表达得很勉强,往往格格不吐……仿佛听口吃的人或病得剩一丝气的人说话,瞧着他满肚子的话说不畅快,替他干着急。只要陈师道不是一味把成语古句东折西补,或者过分把字句简缩的时候,他可以写出极朴挚的诗。”(《宋诗选注》)这首诗就可以说是极朴挚的诗。或许可以说也有他的一点不平之气在里面。他还有两首咏蜡梅之作,也是着眼“香”。“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道人不好色,行处若为香”“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玉质金作裳,山明弄风影。”(《和豫章公黄梅二首》)可以看作是这首咏蜡梅的同调。不过,显然不如这首简捷、明快。

咏花诗词之《蜡梅》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蜡梅

 

杨万里


 天向梅梢别出奇,国香未许世人知。
 殷勤滴蜡缄封却, 却被霜风折一枝。


 杨万里这首咏蜡梅绝句紧扣蜡梅花开特点运笔,立意新颖,语言风趣。堪为诚斋咏物佳作。
 首句“天向梅梢别出奇”就将读者目光引向梅梢。出奇即与众不同。意思是天然化工有意要在梅枝处弄出新花样,与别的花卉异趣。怎样出奇呢?第二句似乎应解释怎样出奇,但“国香未许世人知”、仍未将谜底解开,并且又加上一层疑问,不许世人知又算得什么“出奇”之处呢? 国香,这里即指梅花之香。这就更激发读者急于要知晓到底出奇之妙在何处?第三句“殷勤滴蜡缄封却”将谜底解开。原来,蜡梅花含苞待放时,恰如滴蜡封却一样,这不就是天意作奇不许世人知晓蜡梅香吗? 读至此处,似有恍然之感,不能不佩服作者构思之妙、立意之新,也是咏蜡梅之作的出奇构思。那么第四句又该说些什么呢?谜底既已打开,也只好顺势而下就此了结吧。但作者却又陡然一折,“却被霜风折一枝”。霜风劲吹,打破天意的未许,绽开一折蜡梅花、香飘四溢。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短短四句,一波三折。委婉曲尽而又妙趣横生。真不愧大家手笔,不同凡俗。
 宋人咏蜡梅之作甚多,当然也是自有特色。陈道师《和豫章公黄梅》:“色轻花更艳,体弱香自永。玉质金作裳,山明风弄影”。写蜡梅的整体形象,不如杨作这首集中一点,突出特点给人印象深刻。王安中《蜡梅口号》:“雪里园林玉作台,侵寒错认暗香回。化工青气谁先得,品格高奇是蜡梅。”写得平平,结尾直接称赞蜡梅品格高奇,议论有余而含蓄不足。杨万里说“却被霜风折一枝”其中自然暗含蜡梅放于霜雪寒风之中,其品格如何,不言自明。陈与义《同家弟赋蜡梅诗四绝句》:“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写得有特色、有气势。一路写来,简捷明快,颇为惊警,但蕴藉不足,少有波折。
 总之,杨万里这首咏蜡梅诗写得风趣洒脱,有鲜明个性特征,即所谓的“活法”。前人评“活法”说“诚斋……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圆美如弹丸者。”(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总序》)陈衍(石遗)曾评论说:“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侧一层说。”(《石遗室诗话》卷一六)又说:“宋诗中如杨诚斋,非仅笔透纸背也……他人诗只一折,不过一曲折而已;诚斋则至少两折而已。他人一折向左,再折又向左;诚斋则一折向左,再折向左,——三折总而向右矣。看诚斋集,当于此等处求之。”(《陈石遗先生谈艺》。 这首七绝正体现了这种一波三折,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特点。

咏花诗词之《蜡梅》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蜡梅

 

沈懋功


 数点檀心耐细看,蜂脾偷蜜怯余寒。
 隔江梅柳春将至,预报东风蜡一丸。


 这首咏蜡梅绝句描绘蜡梅开花预报春讯,用语新奇,颇有情致。
 首句“数点檀心耐细看”写蜡梅绽蕊时,其檀心数点枝头耐人仔细观赏。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腊月开花密而香浓,色深如檀香者,名檀香梅,最佳。”沈诗所咏者正是这种。用“数点檀心”来写蜡梅花形,很有中国画淡墨点染味道,追求其神韵之真切,并不斤斤计较外在形貌的相象与否,可见作者观察、细看蜡梅之时,舍其枝干外在整体状貌,而以特定镜头推出“数点檀心”令人将目光集中于此,可谓经济传神之笔。接着“蜂脾偷蜜怯余寒”是上句细细观赏的结论。这蜡梅之色酷似蜂脾偷蜜只是还呈现出一丝胆怯之意,稍有怯冬之涂寒之意。“偷”、“怯”二字写尽蜡梅其色黄似蜜脾,而且具有情感色彩。宋人王十朋《蜡梅》诗中说“游蜂见还讶,疑从蜜中来。”杨万里《蜡梅》诗说“蜜蜂底物是生涯,花作糇粮蜡作家。岁晚略无花可采,却将香蜡吐成花。”都同沈诗相类似,以拟人手法写蜡梅花色似蜜脾,引人联想,情趣顿生。不过杨万里那首是通篇以蜜蜂吐蜡成花作比,王十朋则是从蜜蜂角度看蜡梅花几乎错认其家。与沈懋功这首诗“蜂脾偷蜜”一语所表现出那种将开未开的情态略有不同。沈作显得委婉曲尽。王、宋则更简捷畅达,情致各致。最后“隔江梅柳春将至”一语宕开,由惜梅转而描写江梅和柳,春天就要到了,但却还没有到。递送这一消息的却正是蜡梅“预报东风第一丸”。蜡丸传书为人所勿知,这里说蜡梅其形又象是蜡封其梅蕾,正如杨万里所形容的“殷勤滴蜡缄封却”一样,也是借蜡梅中之“蜡”字作文章,涉笔成趣,妙想天然,语意双关,形神兼备。
 总之这首咏蜡梅诗写檀香梅在乍开之际梅色似蜂脾形似蜡丸的情景维妙维肖,巧语妙想,情趣盎然,给人以新鲜之感,是咏蜡梅的佳篇。沈懋功这首诗录自《湖海诗传》第十二卷。其中还有一首题画诗,也写得清新可读。“霜林染遍叶酣红,平远秋山入画中,经曲不知何处转,小桥西去一湾通。”

咏花诗词之《蜡梅》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蜡梅

 

高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多燕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高荷是宋代江西诗派中的诗人,作品传世很少,但这首咏物小诗却历来为人传诵。
 首二句从色、香两方面刻画蜡梅外形:蜡梅色黄似蜡,熔化一点蜡汁来装点花朵,应该就象这个样子吧。至于蜡梅香气之浓郁,即使点上很多龙涎香(龙涎香是抹香鲸病胃的一种分泌物,因得于海上,故称龙涎),也比不上它!应该指出,这两句诗虽然比较准确地描摹了蜡梅的色、香,但是写得并不高明。黄如蜡汁,香胜龙涎,显得呆板而缺乏神采。如果全诗都象这样写,那么这将是一首平庸之作。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于此,他笔锋一转,抛开蜡梅的形态,写它开花的过程。古人用蜡封书信作丸状以传递机密,取其易带且能防潮,蜡梅的花蕾即形似蜡丸。诗人说:经过一夜春风,有几朵花蕾已坼苞开放了。大概是春风有什么机密要从这“蜡丸”中探取,所以把它们——吹开了吧!这两句诗想象奇特新颖,出人意表,清人姚壎评曰:“奇特,咏物中之仅见者。”(见《宋诗略》卷9)是说得很中肯的。
 这首诗前两句比较平凡,后两句则相当精警,诚如陆机《文赋》所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由于有了后面两句“警策”,使得全诗陡然生辉,从而不觉得前两句之呆滞了。崇宁元年(1102),黄庭坚自涪州贬所东归,逗留于荆南(今湖北沙市),高荷曾往献诗,诗中“点检金闺彦,凄凉玉笋班”之句极蒙黄之叹赏,称赞他作诗“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并对他作了具体的指点。从这首小诗来看,后二句构思之奇巧确是得黄诗之所长。咏物诗一般只描写静态的物体,所以难以写得流动多姿。这首诗却选择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描写的重点:蜡丸似的花蕾在春风中绽开。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是一组活动的镜头、不但春风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而且蜡梅本身也显得生机勃勃。这样,诗人就突破了“形似”的局限,写出了蜡梅的神态。蜡梅在当时是很罕见的花,许多诗人作诗咏它,黄庭坚集中就有好几首咏蜡梅的诗,但那些诗大多未能打破“形似”的局限,有新意者少。高荷此诗却别开生面,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成为咏物小诗中不可多得的妙品。

咏花诗词之《蜡梅》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蜡梅

 

高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 多𦶟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这是一首咏物诗。一般说来,咏物诗当然离不开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征描写,但如果只注意到这一点,那就往往会滞于形相而缺乏神采。而对于一些常见的题材如牡丹、梅花等,更容易造成人云亦云、千篇一律,高荷此诗在追求神似方面却饶有新意。
 首二句从色、香两方面刻画蜡梅外形:蜡梅色黄似蜡,熔化一点蜡汁来装点花朵,应该就象这个样子吧。至于蜡梅香气之浓郁,即使点上很多龙涎名香,也比不上它!应该指出,这两句诗虽然比较准确地写出了蜡梅的色、香,但是写得并不高明。黄如蜡汁,香胜龙涎,显得呆板而缺乏神采。如果全诗都象这样写,那么这将是一首平庸之作。但是诗人并没有停留于此,他笔锋一转,抛开蜡梅的形态,写它开花的过程。古人用蜡封书信作丸状以传递机密,取其易带且能防湿,蜡梅的花蕾形似蜡丸。诗人说:经过一夜春风,有几朵花蕾已坼苞开放了,大概是春风有什么机密要从这“蜡丸”中探取,所以把它们吹开了吧!这两句想象奇特新颖,出人意表,清人姚壎评曰:“奇特,咏物中之仅见者。”(见《宋诗略》卷九)是说得很中肯的。
 这首诗前两句比较平凡,后两句则相当精警,诚如陆机《文赋》所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由于有了后面两句“警策”,使得全诗陡然生辉,从而不觉前两句之呆滞了。祟宁元年(1102),黄庭坚自涪州贬所东归逗留于荆南(今湖北沙市)时,高荷曾往献诗,诗中“点检金闺彦,凄凉玉笋班”之句极蒙黄之叹赏,称赞他作诗“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并对他作了具体的指点。从这首小诗来看,后二句构思之奇巧确是得黄诗之所长。咏物诗一般只描写静态的物体,所以较难写得流动多姿。这首诗却选择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描写的重点:蜡丸似的花蕾在春风中绽开。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是一组活动的镜头,不但春风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而且蜡梅本身也显得生机勃勃。这样,诗人就突破了“形似”的局限,写出了蜡梅的神态。蜡梅在当时是比较罕见的花,许多诗人作诗咏它,黄庭坚集中就有好几首咏蜡梅的诗,但那些诗大多未能打破“形似”的局限,有新意者少。高荷此诗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咏物小诗中不可多得的妙品。

《蜡梅》作者|全诗原文|赏析|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蜡梅》

高 荷

少熔蜡泪装应似, 多爇龙涎臭不如。

只恐春风有机事, 夜来开破几丸书。

这是一首咏物诗。一般说来,咏物诗当然离不开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征描写,但如果只注意到这一点,那就往往会滞于形相而缺乏神采。而对于一些常见的题材如牡丹、梅花等,更容易造成人云亦云、千篇一律,高荷此诗在追求神似方面却饶有新意。

首二句从色、香两方面刻画蜡梅外形: 蜡梅色黄似蜡,熔化一点蜡汁来装点花朵,应该就像这个样子吧。至于蜡梅香气之浓郁,即使点上很多龙涎名香,也比不上它!应该指出,这两句诗虽然比较准确地写出了蜡梅的色、香,但是写得并不高明。黄如蜡汁,香胜龙涎,显得呆板而缺乏神采。如果全诗都像这样写,那么这将是一首平庸之作。但是诗人并没有停留于此,他笔锋一转,抛开蜡梅的形态,写它开花的过程。古人用蜡封书信作丸状以传递机密,取其易带且能防湿,蜡梅的花蕾形似蜡丸。诗人说: 经过一夜春风,有几朵花蕾已坼苞开放了,大概是春风有什么机密要从这“蜡丸”中探取,所以把它们吹开了吧!这两句想象奇特新颖,出人意表,清人姚壎评曰:“奇特,咏物中之仅见者。”(见《宋诗略》卷九)是说得很中肯的。

这首诗前两句比较平凡,后两句则相当精警,诚如陆机《文赋》所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由于有了后面两句“警策”,使得全诗陡然生辉,从而不觉前两句之呆滞了。崇宁元年(1102),黄庭坚自涪州贬所东归逗留于荆南(今湖北沙市)时,高荷曾往献诗,诗中“点检金闺彦,凄凉玉笋班”之句极蒙黄之叹赏,称赞他作诗“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并对他作了具体的指点。从这首小诗来看,后二句构思之奇巧确是得黄诗之所长。咏物诗一般只描写静态的物体,所以较难写得流动多姿。这首诗却选择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作为描写的重点: 蜡丸似的花蕾在春风中绽开。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是一组活动的镜头,不但春风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而且蜡梅本身也显得生机勃勃。这样,诗人就突破了“形似”的局限,写出了蜡梅的神态。蜡梅在当时是比较罕见的花,许多诗人作诗咏它,黄庭坚集中就有好几首咏蜡梅的诗,但那些诗大多未能打破“形似”的局限,有新意者少。高荷此诗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咏物小诗中不可多得的妙品。


咏花诗词之《蜡梅》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蜡梅

 

瞿佑


 玉骨冰肌本自奇,年来何事貌如栀?
麝脐熏透含风蕊,金粉妆成带雪枝。
檐下采香烦蝶使,池边弄色姤鹅儿。
汉宫娇额谁能识,恍惚相逢信又疑。


 这首咏蜡梅七律从蜡梅色、味、形诸方面着笔,运用拟人等手法,绘声绘色,真切动人。首句“玉骨冰肌本自奇”一句是从蜡梅神韵写起。玉骨冰肌本是拟写佳人之语用在这里写蜡梅,是说蜡梅的总体风貌奇异之处。“年来何事貌如栀”是补足前面玉骨冰肌语意。说蜡梅花貌是什么原因象栀子花一样。这是以花比花,同类引发。栀子花也是人们喜见一种花。接着“麝脐熏透含风蕊,金粉妆成带雪枝”一联着重刻划蜡梅的浓郁香气好象是由麝脐香薰透一样,其蕊色金黄色如点点金妆在带雪枝头上。有香有色,特别是金粉带雪枝对比形象更为强烈。这就从具体微观上形象地说明蜡梅的奇异之处。“檐下采香炊蝶使,池边弄色姤鹅儿”一联是以蝶与鹅两种对香和色各具魅力之物来衬托蜡梅之香,金粉之黄。由于蜡梅香气浓郁堪称为好采花蝴蝶之使,蝴蝶本非蜡梅带雪枝时飞来往去之物,这是应是悬想之语,极言蜡梅之香的奇异,竟至能引动蝴蝶频采。而蜡梅色黄也是能令鹅儿即鹅雏生羞愧不如之心。鹅雏也同样并非蜡梅雪枝之时降生,这也同样是作者极言之语。由蜡梅香、色的奇异之处着笔而生发出来的联系,以这种颠倒时序几乎不可能出现之物来形容蜡梅之香与色,给人以强烈印象。结尾说“汉宫娇额谁能识,恍惚相逢信又疑。”写蜡梅有如汉宫娇女额上之点黄,有谁能认识这一难以得见印记呢。只有诗人自己恍惚间得以相逢,似信非信,将信将疑,一片欣喜之情。蜡梅如此美好,恰如汉宫娇娥冰肌玉骨,色香俱佳,貌美异常,一朝得见,令人流连忘返、春恋不已。这“信又疑”一语含有意外之喜。
 这首咏蜡梅七律以拟人、拟物等手法,描绘了蜡梅,香比麝脐,色超鹅黄,奇异之处,流露了作者喜爱蜡梅的真情。叙述与描绘相结合,感情自然寄寓其中,特别是“金粉妆成带雪枝”一句形象生动,色彩对比强烈,堪称是咏蜡梅佳句。
蜡梅

蜡梅

吴家妓院婢女。也作腊梅。院中曾使她叫轿子往西门庆宅上接吴银儿回去(第四十五回),往郑家妓院送茶(第六十八回)。

☚ 乔通媳妇   来定 ☛

蜡梅làméi

落叶灌木,冬季开花,然后长叶。花也叫蜡梅,香味很浓。是著名观赏植物。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灌木 > 蠟梅
蠟梅  làméi

蠟梅科。落葉灌木。葉卵形至披針形。花先葉開放,黄色,芳香。瘦果橢圓形,深褐色。供觀賞。花、根、莖入藥。分佈於全國。宋·范成大《梅譜》:“蠟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臘,故名蠟梅。”清·汪伋《事物原會·蠟梅》:“《巖棲幽事》:‘蠟梅原名黄梅,宋王安國熙寧間有咏黄梅詩。……凡三種,檀香最佳,磬口次之,狗蠅最下”。

蜡梅【同义】总目录


久客蜡梅寒客黄梅花小黄香九英梅奇友
梅花

梅花

梅(梅朵;梅英;梅华;梅兄;梅妻;寒梅;腊梅;蜡梅;雪梅;黄梅;黄梅花) 花魁 腊花 酥花冷蕊 疏香 艳魄 冰魂 玲珑 玉奴 玉面 香蜡 香雪 雪霙 九英 久客 寒客 奇友 寒英 黄姑 驿使 木母 一枝春 小黄香 寄春君 黄千叶 罗浮客 百花魁 暗香疏影 疏影暗香 桓伊三弄 冷蕊疏枝 冷蕊疏花 冷蕊暗花 冷香疏蕊 冷蕊疏枝
比喻梅花:冰魂雪魄 素魄冰魂 冰魄素魂 雪艳冰魂 雪魄冰魂
借指梅花:桓伊三弄
梅花的美称:玉妃 癯仙 清友 清客 状元花
浅黄色的梅花:缃梅
红梅花:红梅 朱梅
白梅花:玉梅 梅粉
盛开的白梅花:梅雪
独自开放的梅花:冷蕊孤芳 孤香冷艳 孤芳素艳
如海洋似的梅花:雪海

☚ 菊花   花的参考用语 ☛

其他拟状物

其他拟状物

角(菱~;皂~) 锤(秤~;纺~) 蜡(~梅) 脊(山~;屋~) 玉(琼~) 门(闸~;灶~) 柱(水~;冰~) 耳(~房)齿(锯~) 舌(火~;帽~) 胆(瓶~;球~) 髓(木~;石~)泪(烛~;蜡~) 房(蜂~;莲~) 鱼(~雷;木~) 鳞(~甲;龙~) 鼓(石~) 嘴(壶~;瓶~;~嘴) 冠(鸡~;花~) 帽(螺丝~) 流(电~;气~) 排(竹~;牛~) 桥(鞍~) 井(矿~;天~) 花(蚕~;钢~) 絮(柳~;芦~) 臼(~齿) 结(喉~) 铃(杠~;哑~) 翼(机~)套(手~;袖~;笔~) 垄(瓦~;沙~) 箱(风~) 槽(牙~)山(~墙;冰~) 叶(百~窗) 爪(掣~) 栓(~剂) 尺(镇~;戒~) 核(煤~) 盘(磨~;棋~) 质(金~) 芽(肉~) 霜(柿~) 囊(胆~;肾~) 脉(叶~) 台(戏~;讲~) 脑(樟~;石~;豆腐~) 龙(~舟;火~)峰(洪~;驼~) 瓜(脑~) 蛇(~予;~弓) 礁(珊瑚~) 玻(~璃丝) 苗(火~) 乳(豆~;石钟~) 襻(车~;鞋~) 帘(眼~) 豆(土~) 鹿(~砦) 钱(榆~;纸~) 锁(石~;长命~) 潮(热~;高~;心~) 床(机~;车~) 裙(桌~;围~)刀(~币;冰~) 掌(仙人~) 缸(汽~;灰~) 桃(棉~;核~) 沟(瓦~) 牙(月~;轮~)腿(床~;桌~) 碗(钢~;轴~) 盒(骨~) 杯(金~) 柳(~眉;~腰) 腰(~鼓) 缨(萝卜~) 屏(网~;荧光~) 芽 枪(烟~) 炭(山楂~) 流(暖~) 花(泪~;葱~;油~) 峰(乳~;驼~) 觜 穗(~头;旗~) 月
用雪雕塑成的花状物:雪花

☚ 拟状物   某种用途的物品 ☛

蜡梅winter sweet

Chimonanthus praecox,别名腊梅、蜡木、香木、唐梅。蜡梅科蜡梅属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染色体数2n=2x,3x=22,33。
栽培简史 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唐代杜牧《正初春酬歙州刺史邢群》有“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先作钓家,越嶂远分丁字水,蜡梅迟见二年花”的记述。古代常将蜡梅与梅花混而为一。范成大《梅谱》曰:“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还记述了“狗蝇梅”、“磬口梅”和“檀香梅”等品种的名称以及形态描述等,可见那时栽培蜡梅已相当普遍了。河南鄢陵有始于宋代栽培蜡梅的记载,并盛于明、清,还远运京师作为宫廷贡品。《群芳谱》、《花镜》中记述了栽培技术和品种。1611~1628年,经朝鲜传至日本,1776年传至欧洲,以后再传入美国。
形态特征 高4~5m。根颈部发达,常形成肥大的“疙瘩”,中国江南一带称之为“蜡盘”。小枝近四棱形,老枝近圆形,灰褐色,有明显皮孔,木质部有芳香。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或近楔形,长(1.7)7~15(26)cm,全缘,腹面浓绿被毛,背面灰绿而光滑,具短柄。花芽单生于当年生叶腋,外被多层覆瓦状排列灰褐色鳞片;冬春开放,先花后叶,花被片多数,黄色,有光泽,中层较大,蜡质,内层渐小,具紫红色条纹或斑块,外层渐小、鳞片化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椭圆形,栗褐色,有光泽,7~8月果熟。


变种、类型及品种 ❶‘小花’蜡梅(cv.Parviflo-ra),花小,径仅0.9cm,外轮花被片淡黄色,内轮具浓红紫色斑纹。
❷‘狗牙’蜡梅(cv.Intermedius),又称‘狗蝇’蜡梅、‘九英’蜡梅。花较小,径2.5~2.7cm,外轮花瓣片狭椭圆形,顶端钝尖,内轮花被片具紫红斑或全为紫红色,花期早。
❸‘檀香’蜡梅(cv.Santaloides),花径2.6~2.7cm,花被片倒卵状椭圆形,顶端钝,反卷,内轮花被片具紫红晕或少量紫红斑,盛开时花被片呈钟状展开,花期中。
❹‘磬口’蜡梅(cv.Grandi-florus),花径3.0~3.6cm,花被片椭圆形,顶端圆,内轮花被片有紫红条纹,盛开时花被片内抱,花期早,花期长。
❺‘素心’蜡梅(cv.Concolor),花径3.5cm左右,花被片椭圆状倒卵形,盛开时平展,尖端反卷,内轮花被片金黄色,花期中。
❻‘荷花’蜡梅(cv.Megolan-thus),花大,径4.2~4.4cm,花被片顶端尖,盛开时呈钟状展开,内轮全为鲜黄色,花期中。
❼‘虎蹄’蜡梅(cv.Pestigridis),花径3.1~3.5cm,花被片狭椭圆形,顶端圆,外轮反卷,内轮具紫红斑晕,盛开时展开,深金黄色,花期早。
产地及习性 分布于中国北纬23°1′~33°1′,东经102°4′~119°7′之间(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及南部、湖南西北部、云南北部及东南部以及浙江西部等地),而以湖北、四川、陕西交界地区为其分布中心。日本、朝鲜也有,欧美各国近年引种渐多。喜光,亦耐阴。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喜土层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旱、怕风,忌涝。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颈部易生萌枝。耐修剪。7月开始花芽分化,除徒长枝外,花芽多着生于当年生枝,短枝着花较繁。花期长,自11月至翌年3月,单花开15~25天,遇气温高的晴天花期较短,反之则花期长。长寿树种,产地500~600年生古树颇多。
繁殖栽培 用播种、分株、压条、扦插和嫁接繁殖。通常以播种、分株与嫁接为主。7~8月间采种后即播,当年发芽成苗;或将瘦果干藏,次年春播,播前用温水浸种24小时,则出苗整齐,实生苗第三年始花。分株行于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发前。嫁接用腹接法,夏秋间均可进行,以6月中至7月中为最适期,接穗除去叶片,接后罩以塑料薄膜,经20~25天左右愈合,待新枝抽发后,解绑剪砧。栽植适期为秋冬落叶后至春季叶芽萌发前,大树移植应带土球,幼苗裸根栽植裸露时间不宜长久,注意防风吹日晒,栽后重剪。为了培养优美树形,幼龄期应进行整形修剪。耐修剪,枝条长度控制在15~20cm之间,则枝粗花繁,观赏价值高。花后摘除残花,防止结果,花后施肥,有利于来年多花。露地栽培,雨季要注意排水;如遇久旱,应适当灌水。
病虫害 主要有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和叶枯病(Macrophomasp.)、叶斑病(Alternaria calycanthi)等。
园林用途 花黄似蜡,晶莹透亮,清香四溢,并于少花的冬季开放,使人赏心悦目,深为人们喜爱。常植于厅堂入口两侧,窗前屋后及角隅,山丘斜坡,湖滨水畔,广场草坪边缘,道路两旁等处,或孤植、对植、丛植、群植园林绿地。常与南天竺配置,绿叶黄花红果,交相辉映,景色格外宜人。在自然界常沿溪沟两岸分布,上有苍松翠柏,构成极为优美的景观。还常用作盆栽,经剪扎制作树桩盆景。花期长,是优良的切花材料。
同属植物约6种,均原产中国。山蜡梅(亮叶蜡梅)(C.nitens),常绿灌木,叶卵状披针形,花径7~10mm,花期10~1月。柳叶蜡梅(C.salicifolius),叶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期8~10月。此外,还有西南蜡梅(C.companulatus),突托蜡梅(C.gra-monatus)和浙江蜡梅(C.zhejiangensis)等。

蜡梅winter sweet

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原产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枝粗糙,皮孔明显。单叶对生,长椭圆形,叶面粗糙,全缘无锯齿。花两性,单生于一年生枝节部,具蜡质,浓香,落叶后开放。果托呈坛形,口部收缩,内含褐色瘦果数粒,8月成熟。2n=22。性喜光,较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发枝力强,耐修剪。嫁接、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供观赏。花可入药及提取香料。久经栽培,常见变种有素心蜡梅、磬口蜡梅和狗牙蜡梅等。

蜡梅là méi

《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蜡梅(4)。药名。
【基原】为腊梅科常绿小灌木蜡梅 Chinaonanthus praecox(L.)Link.。
【别名】黄梅花。参见“蜡梅花”条。

蜡梅

winterswee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