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蜂螫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蜂螫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因蜂的种类甚多,人之体质各异,螫伤后的毒性反应大小不同,轻者仅有局部红肿疼痛,无全身症状,一二日后自愈;重者局部潮红、肿胀、疼痛剧烈、或感染成疮,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脉细数等;甚则头面俱肿、发热、喘促、以至死亡。治宜雄黄外搽;红糖、马齿苋外涂或季德胜蛇药片研末调敷。内服菊花、公英、甘草等清热解毒药,或秦艽一味煎服。危重病人应中西医结合救治。

蜂螫伤bee sting

常见者为蜜蜂和黄蜂螫伤。螫伤后局部立即红肿,有烧灼样剧痛,但数小时后即可消退,无全身症状。如被成群蜂螫伤时,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昏迷或肾功衰竭。蜜蜂螫伤后其刺常被折断而留于皮内,应设法取出,局部可涂抹碱性药物。黄蜂螫伤局部可涂弱酸性溶液。有全身症状者,可据病情予以对症治疗。

蜂螫伤fēnɡshìshānɡ

病名。见《肘后方》。蜂螫伤后, 轻者仅有局部红肿热痛, 一般无全身症状, 不必治疗, 一二日自愈; 重者局部潮红、肿胀, 疼痛剧烈, 或感染成疮, 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脉细数等。治宜水调雄黄外搽, 红糖、马齿苋外涂或季德胜蛇药片研末外敷。内服菊花、甘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

蜂螫伤

蜂螫伤

蜂螫伤是指由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的尾部毒刺螫入皮肤后,注入毒腺内毒素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其毒刺系一种产卵器,与毒腺相连。毒素成分复杂,不同种类蜂的毒素成分亦不同,但均含有介质和抗原物质。蜜蜂毒素含有组织胺;黄蜂毒素含有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胆碱酯酶。每种蜂的毒素都含有蜂类所共有的抗原物质和同一种蜂所特有的特殊抗原。荧光免疫研究发现,被蜂螫伤者的血清、心脏和肾上腺中可有蜂毒抗原的抗体存在。
蜂螫伤后患处有明显灼痛和瘙痒,很快局部红肿,刺螫处有一瘀点,甚或有水疱形成。对毒素的抗原物质无特殊敏感者局部反应在2小时内消退。受一次或少数蜂刺螫时通常不引起全身症状。但受多数蜂同时刺螫可产生大面积显著肿胀,有时可引起组织坏死,偶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许多蜂的毒素内抗原物质比其它昆虫的抗原物质更易引起强烈的立即过敏反应,比较严重的反应多见于遗传过敏性患者。全身中毒反应为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甚至痉挛、虚脱、肺水肿、心脏和呼吸麻痹,往往数小时内死亡。
根据有蜂螫史,局部剧烈疼痛和瘙痒,较易诊断。蜂螫后,先检查患处,若发现折断毒刺,应首先拔除,再涂3%氨水;如无折断毒刺,则直接涂氨水或以1:20醋酸铝冷溶液湿敷可止痛消肿。如疼痛剧烈,亦可于患处附近的近心端皮下注射盐酸吐根碱水溶液1ml(含盐酸吐根碱0.03或0.06g),止痛效显。此外,局部可敷冰袋,口服抗组织胺药和止痛药。对于有休克等严重反应者应迅速抢救,需即刻皮下注射0.3~0.5ml肾上腺素(1:1000水溶液),需要时稍后肌肉注射1ml肾上腺素1:500油剂,亦可用氢化考的松100~200mg静脉滴注。对有其他中毒反应者,则对症处理。养蜂人工作时应戴好面罩及手套,切勿随意捕蜂以防蜂被激怒而刺人。

☚ 毛虫皮炎   臭虫痒症 ☛
000080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