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蛴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蛴螬qí cáo

❶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陈陶《春归去》:年年白眼向黔娄,唯放蛴螬飞上树。
❷比喻白润的脖颈。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

蛴螬6101金龟子的幼虫。胶辽官话。山东牟平〖〗。《孟子・滕文公下》:「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孙奭疏:「《说文》作𧕐,蛴螬也。以背行驶如足,状如酒槽,以齐俗所名,故谓之~也。」

蛴螬qícáo

金龟子的幼虫,白色,圆柱状,生活在泥土中,吃植物的根和块茎。

蛴螬qícáo

〈名〉金龟子的幼虫,一种害虫。
【提示】又称“地蚕”、“土蚕”、“核桃虫”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蟲 > 蠐螬
蠐螬  qícáo

亦稱“蟦”、“蟦蠐”、“應條”、“齊”、“㪍齊”。金龜子科昆蟲黑金龜子或其他近緣昆蟲之乾燥幼蟲。以其蠹物之聲而得名。長圓柱形或彎曲成扁腎形,色棕黄、棕褐或黄白,有環節,體殼較硬而脆,體内空泡狀。主治破傷風,喉痹目翳,癰疽丹毒,折損瘀痛。始載於先秦典籍。《莊子·至樂》:“烏足之根爲蠐螬。”《爾雅·釋蟲》:“蟦,蠐螬。”《神農本草經·中經·蠐螬》:“一名蟦蠐。”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蟲獸類·蠐螬》:“一名應條。”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蠐螬》:“一名齊,一名㪍齊。”

蛴螬【同义】总目录


蛴螬应条萉蛴
各种害虫

各种害虫

蝗虫:蝗(蝗螽;螽蝗;蝻蝗;蝝蝗;稻~;竹~;飞蝗;治~) 蛩(飞~满野) 蝩(蝩虫;簸蝩) 蟒(蟅蟒) 蚂蚱 蚱蜢 横虫 马札 麻柞 飞螟
蝗虫的幼虫:蝻(蝻虸) 蝝(蝗蝝)阜螽
蝗虫的属类:蚱(蚱蜢) 蜢(蜢蛨)蠰溪 蟅蟒 螽斯
金龟子:蛂 金虫 金壳郎
金龟子的幼虫:蛴(蛴螬) 蛒 蟦(蟦蛴) 螬(螬蛴) 地蚕 土蚕 应条
纺织娘:莎鸡 络纬 蝈蝈 络丝娘
蝼蛄:蝼(蝼蜮;蝼螲;天蝼;括蝼;蛞蝼) 蝚 庐鉤 土狗(土狗子)杜狗 蛄诸 津姑 湿姑 仙蛄 蟓蛉 三鼠 鼫鼠
人或动物的害虫:螨(螨虫) 螕
人肚里的寄生虫:蛊(~症) 蛲虫
蛔虫:蛔 蚘(~虫) 人龙 回虫 回仙 回老 回道人
苍蝇:蝇(牛~;果~) 丑扇
苍蝇的幼虫:蛆(粪蛆) 蜡
蟑螂:蜚(蜚蠊) 飞蠊 飞蟅 石姜 灶马(灶马蚁) 滑虫 臭虫 负盘 香娘子 偷油婆 茶婆虫

☚ 害虫   蛀虫 ☛

蛴螬grubs

金龟甲幼虫的统称。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在中国汉初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即有记载。全世界已知数万种,中国已记载约1 000余种。按食性可分为植食性、腐食性、粪食性3类。植食性多为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种类,栖息于各种土壤中,为害多种植物的地下部,许多种类是重要的地下害虫。粪食性种类多包括在金龟科粪金龟科中,成虫和幼虫均为粪食性,有的兼腐食性,不为害植物。腐食性种类多为花金龟科幼虫,或兼粪食性,生活于堆肥、朽木、腐殖土等处。通常不为害植物,但其成虫(金龟甲)则为害林木花草。而犀金龟科一些种类的幼虫,为植食性兼腐食性,有的(如阔胸金龟甲)为害植物地下部,是重要地下害虫。
主要种类与分布 中国最主要种类有数十种,分布情况如下:
东北、华北地区:主要有大黑金龟甲 Holotrichiaspp.、暗黑金龟甲H. parallela Motschulsky、毛黄褐金龟甲Holotrichia trichophora (Fairmaire)、马铃薯金龟甲Amphimallon solstitialis (Linnaeus)、云斑金龟甲Polyphylla laticollis Lewis、黑皱金龟甲Tre-matodes tenebrioides (Pallas)、铜绿金龟甲Anomalacorpulenta Motschulsky、黄褐金龟甲 A. exoletaFaldermann、阔胸金龟甲Pentodon patruelis Fri-valdszky等。
西北地区:在甘肃、青海农业区优势种为小云斑金龟甲Polyphylla gracilicornis Blanchard河西走廊为云斑金龟甲和阔胸金龟甲等。新疆主要有塔里木金龟甲Melolontha tarimensis Semenov等。
西南地区:在四川内江地区为害花生、甘蔗的主要种类为暗黑金龟甲、戴云斑金龟甲Polyphylla davidisFairmaire、四川大黑金龟甲Holotrichia szechua-nensis Chang,在川西主要种类为大栗金龟甲 Melo-lontha hippocastani Fabricius,西藏主要有尼胸金龟甲Hoplosternms nepalensis Hope、小褐金龟甲 Phy-llopertha horticola (Linnaeus)和西藏茶色金龟甲Brahmina sp.等。
华南地区: 主要有大绿金龟甲Anomala cupripesHope、两点褐金龟甲Lepidicta stigma Fabricius、大等金龟甲Exolontha serrulata Gyllenhal、突背蔗龟甲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 Arrow等。
台湾: 共约400种,主要种类为青铜金龟甲An-omala expansa Bates; 为害甘蔗的种类有20余种,最主要的也是突背蔗龟。
寄主与经济影响 蛴螬食性杂,为害粮食、油料、糖料、蔬菜、烟草、麻类等多种作物、中草药、牧草、花卉、树苗、人工草坪也常受其害。喜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幼苗、根、茎、块根、块茎等,造成缺苗断垅,降低产量,影响品质。很多种类的成虫,为害杨、榆、柳、苹果、梨等多种林木、果树的叶片和花,是重要的林木害虫。
蛴螬还是棘头虫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猪巨吻棘头虫是危害猪群的寄生虫病。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虫卵随猪粪排出,粪肥施于田间,蛴螬和金龟甲均能感染,已知20余种蛴螬是其中间宿主。
形态特征 蛴螬体肥大弯曲成C型,皮肤柔软,多皱纹,体白或淡黄色,生有细毛。头大而圆,红褐或黄褐色,胸部3节,胸足3对,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十节(臀节)上的刺毛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是区别种类的重要特征。
中国蛴螬主要种类的区别特征见下表:


蛴螬主要种类区别特征


种类体长
(毫米)
头部前
顶刚毛
臀节刺毛列肛门孔其他




35~40每侧3根,
其中冠缝旁
2根,额缝旁
1根
无刺毛
列,只有散
生钩状刚毛
70~80根
三裂 




40每侧1根,
位于冠缝旁
无刺毛列
只有散生钩
状刚毛70~
80根
三裂 




30~35每侧3~
4根
无刺毛
列,只有散
生钩状刚毛
35~40根,
肛门孔前有
横带状裸区
三裂 





30~35每侧2根,
在冠、额缝
旁各1根
刺毛列刺
毛较少,每
列9~14根,
由短锥刺毛
组成,排列
不整齐
三裂 


(续)


种类体长
(毫米)
头部前
顶刚毛
臀节刺毛列肛门孔其他




60~65每侧5~7
根,其中额
缝旁1根,短
由短锥状
刺毛组成,
每列9~13
根,排列不
整齐
横裂腹部第
七、八两
节气门
板,大小
几相等





50~55每侧4~5
根,其中额
缝旁1根
由短锥状
刺毛组成,
每列9~14
根,排列不
整齐
横裂腹部第
八气门板
比第七节

绿


35~40每侧5~7
根,其中两
根较长
由长针状
刺毛组成,
每列13~19
根,多数为
14~16根,
两列接近平
行,长度超
过宽度的
1.5倍
横裂 




30~35每侧5~6
前段为短
锥状刺毛,
后段为长针
状刺毛,前
者10~15
根,后者7~
13根。后端
向两侧岔开
横裂臀节背
面有骨化




40~45 无刺毛
列,仅有钩
状刚毛
横裂臀节背
面有骨化

蛴螬的成虫(金龟甲)体略凸,大小因种类差异很大,体色有赤、褐、棕、黑、绿、蓝等色,最突出特征为触角鳃叶状,前足适于掘土。鞘翅常不能将腹部末端覆盖。
卵初产乳白色,长圆形至椭圆形,表面光滑。孵化前卵粒膨大,色泽加深呈淡黄或橙黄色。卵壳透明,卵粒大小因种类而异。
裸蛹,黄或橙黄色,头部细小向下稍弯,复眼明显,触角较短,胸足3对,翅芽明显,一般体长与成虫相仿。
生物学特性 长期生活于土中,与土壤的理化特性,温湿度等有密切关系,如铜绿金龟甲多发生在沙壤土; 大黑金龟甲则喜居粘性土,而暗黑金龟甲适应性强,粘壤和粉沙壤土中均有发生,分布最广。
一年中活动最适宜土温平均为13~18℃,超过23℃以上,逐渐向较深土层移动。在北京,春季5℃开始活动,秋季土温降至10℃左右,则在20厘米深处开始越冬。土壤湿度不仅影响蛴螬的存活,也影响其栖息深度。大黑金龟甲适应性强,以土壤含水量14~18%为适宜,而阔胸金龟甲则要求18~20%的含水量,在田间多发生于低洼或水浇地。
一年1代,或2~3年,最长5~6年完成1代,大黑金龟甲两年发生1代,暗黑金龟甲和铜绿金龟甲一年1代,小云斑金龟甲在青海4年完成1代,大栗金龟甲在四川甘孜地区5~6年完成1代,小阔胫金龟甲Maladera ovatula Fairmaire北方一年发生1代,福建晋江地区一年可发生2~3代,这是目前已知生活史最短的种类。各种金龟甲幼虫期历时较长,短者100余天(一年1代),大栗金龟甲长达58个月。幼虫期分3龄,第一、二龄期较短,第三龄龄期最长。根据金龟甲的活动习性,可分为夜出性和日出性两类,有的虽是夜出性种类,但趋光性较弱。大黑金龟甲雌虫不趋光,灯下诱到的也多为雄虫; 暗黑金龟甲有隔日出土的规律。成虫的食性也很不相同,多数种类飞出土面取食植物叶片; 少数种类成虫(如毛黄褐金龟甲)不需补充营养; 犀金龟科的成虫取食植物地下部分,突背蔗龟成虫在土中为害甘蔗。
成虫交配后产卵。于5~30厘米不等的土中,多散产,孵化率常在90%以上。
预测预报 调查虫口基数、掌握化蛹进度和金龟甲发生盛期,雌虫卵巢发育进度剖查等,以预测成虫和幼虫防治适期。黄淮地区的经验通常是设置观察圃,挖出蛴螬,装入试管或铝盒,观察化蛹进度; 用黑光灯每年自成虫出土前开始,逐日记载扑灯虫量,掌握发生始、盛、末期; 用灯下诱集或捕捉不上灯的成虫,隔日进行一次雌虫卵巢剖查,每次不少于30头,分别记载卵巢发育级别(可分5~6级),各级所占百分率;在成虫产卵期,挖取卵50~100粒,装入盛有湿土的铝盒内,埋入10厘米深的土中,逐日观察卵的发育进度。
成虫出土高峰期为防治适期,其预测式为: 成虫出土高峰期=化蛹高峰期+蛹期+成虫蛰伏期。而在花生、大豆等田块、暗黑金龟甲幼虫的防治适期,以卵孵盛、末期为最佳,其预测式为: 卵孵盛、末期=成虫出土盛末期+产卵前期+卵期。
防治方法 用辛硫磷、二嗪磷、对硫磷等乳油、微胶囊缓释剂进行种子处理; 或施用颗粒剂等,中国研制的土壤杀虫剂甲基异柳磷,兼治范围广。成虫可用乐果,敌百虫粉剂防治。
1809年即有生物防治研究的记载。较著名的有乳状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甲型Bacillus popilliae Dutky和乙型B. lentimorbus Dutky),已有商品制剂即Do-om(甲型)和Japidemic(乙型)。中国从1973年前后开始研究。另对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线虫DD-136 Steinernema feltiae、格氏线虫Neoa-plectana glaseri Steiner、大斑土蜂、臀钩土蜂等也曾进行研究。其他如病毒、立克次氏体等也有能感染蛴螬的天敌。唯种类虽多,但防治效果低,不稳定,或因大量人工繁殖有困难,还未进入实用阶段。

蛴螬grubs

茶苗地下害虫之一, 属鞘翅目金龟科。蛴螬是金龟幼虫的统称。中国茶园中常见的金龟䖬种类有:铜绿金龟䖬(Anomalacarpulenta Motschulsky)、黑绒金龟䖬 (Maladeraorientalis Mntschulsky)、黑鳃金龟(HolotrichiaKiotoensis Brenske)、华喙丽金龟 (Adoretus te-nuimaculatus Woterhouse)、日本金龟䖬 (Popilliojaponica Newman)、红脚丽金龟(Anomala cup-ripes Hope)等。
分布与为害 成虫咬食叶片, 幼虫蛴螬在地下咬食二、三年生以下茶苗, 造成断根、死苗。金龟食性杂, 国内分布广泛。
形态 大黑金龟䖬体长16~21毫米, 黑色或黑褐色, 有光泽。铜绿金龟体长13~21毫米, 铜绿色,有光泽, 前胸两侧缘黄色。黑绒金龟体长8~10毫米, 体紫黑色, 密被绒毛, 红脚绿光金龟䖬体长18~26毫米, 体背面青绿色, 带光泽, 腹面紫红色, 有金属光泽。蛴螬体软, 大小不一, 多为黄色、白色或淡黄色, 体肥且多弯曲呈“C”字型, 头黄褐至赤褐色。


蛴螬
Ⅰ. 大黑金龟甲: 1.成虫 2.幼虫腹末肛毛列
Ⅱ. 铜绿金龟甲: 1.成虫 2.幼虫腹末肛毛列
Ⅲ. 黑绒金龟甲: 1.成虫 2.幼虫腹末肛毛列
Ⅳ. 卵 Ⅴ. 幼虫 (蛴螬) Ⅵ. 土中产卵、
化蛹及幼虫为害状


生活习性 大黑金龟䖬约430天完成一代, 其它金龟均每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越冬,来年成虫出土迟早各不一, 有的种类在南方早春3月初即有出现。在长江中下游, 大黑金龟成虫于4月底至5月间盛发, 铜绿金龟于6月上、中旬盛发,黑绒金龟䖬于6月中旬至7月间盛发。成虫多在夜间出土取食活动,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卵产于土中。幼虫长期分散在土壤耕作层中生活, 随土壤温度升降作季节性上下移动, 秋后潜入深土中蛰伏越冬。蛴螬的发生与土壤质地、水分和前作物有关, 土壤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 以及茶园间作花生、豆类或邻近有荒野、林地, 都有利于蛴螬的发生。
防治 在成虫发生盛期进行灯火诱杀或用敌百虫、亚胺硫磷、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茶园施用的饼肥、厩肥、堆肥都要腐熟后深施,以减少成虫产卵。蛴螬发生为害时, 可用50%马拉松800倍液等浇灌茶苗根部, 也可用芽孢杆菌粉剂施入土中, 使之感病致死。

蛴螬

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老母虫、土蚕、核桃虫。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或铜绿金龟子Anomala carpulenta Motsch. 等的幼虫。产江苏、四川、安徽、河北、山东、河南和东北等地。咸,温,有毒。入肝经。破血,行瘀,解毒。
❶治癥瘕积聚,折损瘀痛,经闭,破伤风,喉痹,历节风。研末入丸、散服,1.5~6g。
❷研末调敷或捣敷治丹毒、痈疽; 取汁点眼治目翳。水浸剂对离体兔耳血管、蟾蜍肺血管皆有收缩作用,大剂量有利尿作用。

蛴螬grub

金龟子类幼虫的专称。其身体肥大,柔软多皱,多弯曲呈“C”字形;头部黄褐或红褐色,胸、腹部乳白或淡黄色;3对胸足发达,腹部10节,其中以臀节最发达。共3龄,均栖息生活在土内、粪肥或朽木中。按食性可分为植食性、腐食性和粪食性3类。植食性者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不少种类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蛴螬

蛴螬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幼虫。成虫食害果树的花、叶、果和玉米、大豆的叶片。体呈近圆柱形,乳白色,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居于土中,啮食大豆、麦类、玉米等作物的根及花生的果荚和山芋的薯块。蛴螬可用作垂钓鱼饵,可使用中型钩,从头部刺入,钩尖至尾部,不要露出钩尖。适于沉底钓,可钓取青鱼、草鱼、鳊鱼、鲇鱼等。

蛴螬

☚ 菜青虫   蝇蛆 ☛

蛴螬qí cáo

《本草纲目》虫部第41卷蛴螬(49)。药名。
【基原】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
【别名】蟦(《尔雅》),蟦蛴(《本经》),应条(《吴普本草》),地蚕(郭璞),蜰齐、㪍齐(《别录》),乳齐(陶弘景),土蚕(《安徽药材》),老母虫(《四川中药志》),核桃虫(《药材学》)。
【性味】
❶《本经》:“味咸,微温。”
❷《别录》:“微寒,有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破血,行瘀,散结,通乳。治折损瘀痛,痛风,破伤风,喉痹,目翳,丹毒,痈疽,痔漏。
❶《本经》:“主恶血血瘀痹气,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月闭,目中淫肤、青翳白膜。”
❷《别录》:“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踒折血结,金疮内塞,产后中寒,下乳汁。”
❸《药性论》:“汁滴目中,去翳障,主血,止痛。”
❹《本草拾遗》:“主赤白游疹,疹擦破,碎蛴螬取汁涂之。”
❺《日华子本草》:“可敷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蛴螬

蛴螬

金龟䖬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䖬科。俗名叫地蚕、马铃薯哆啰等。在甘肃境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1大黑鳃金龟䖬: 成虫体长16~21毫米,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触角1对,每个10节;翅鞘上各有3条纵隆纹;前足胫节外侧有3个锐齿;胸部腹板密生黄色长毛。雄虫尾节中部凹陷,尾节前有一较深的横沟;雌虫尾节中央突起。幼虫体长37~45毫米,成虫在土下深处越冬。开春后, 随着土温的升高,越冬幼虫上升到土表危害作物幼苗;越冬成虫出来活动,取食、交尾,并产卵于背风向阳、较潮湿而疏松的土壤中。(2)黄褐丽金龟䖬成虫体长15~18毫米, 淡黄褐色, 有光泽; 前胸背板两边成弧形,后缘在一盾板前生有黄色细毛;翅鞘上各有3条纵隆起;前足外侧生有两个齿。幼虫体长25~35毫米;越冬幼虫春季危害作物,5~6月化蛹,5月出现成虫, 交尾后产卵于5~12厘米土中。卵期约10天,孵化后,幼虫在土中危害作物、蔬菜、果树等幼苗。(3)黑绒金龟䖬:成虫体长8~9毫米,卵圆形,黑褐色,体上密披黑褐色绒毛,并有光泽;蛹角1对每个9节;前足胫节外侧有两个齿,后足胫节细长,其端部内侧有沟状凹陷; 腹部最后1对气门露出在鞘翅外。幼虫体型小;肛门前方横裂一排略成弧形的刚毛, 中间略断开, 其前方又密生许多不规划的刚毛。(4)铜绿金龟䖬等。蛴螬在春、秋两季危害作物的根、茎、薯块和种子,使幼苗枯死,薯块腐烂。有的是以成虫危害为主, 幼虫危害较小, 如黑绒金龟䖬,有的是成虫、幼虫都危害,如铜绿金龟䖬,成虫危害果树、林木的叶,幼虫在土中危害作物幼苗。防治法:(1)捕捉成虫。(2)在耕锄地时,放家禽啄食幼虫。(3) 农药闷种和农药沟施: 用60%甲拌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闷种, 即将100毫升药液混入2~3公斤水中稀释后, 均匀喷洒在50公斤种子表面,反复搅拌均匀后堆闷4~6小时再播种。也可每亩用5%甲拌磷颗粒剂2公斤与20~25公斤细土混合沟施后播种。(4)拌种: 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50毫升加水5~6公斤, 拌小麦种子250公斤; 或拌玉米种子100公斤。用种子重量0. 1~0. 2%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拌种。播种时,用35%呋喃丹种衣剂按小麦种子重量的0.2%拌种。

☚ 黄地老虎   金针虫 ☛

蛴螬蠐螬qí cáo

俗称“地蚕”、“土蚕”。金龟子的幼虫,可入药。《医说·卷第八》:“蛴螬漏始发于头下,无头尾,如枣核,块累移在皮中,谓其无头尾状,若蛴螬故也。”

蛴螬qícáo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老母虫、土蚕。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及其近缘昆虫的幼虫。产于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山东、河南和东北等地。咸, 温, 有毒。入肝经。活血, 行瘀, 解毒。治癥瘕积聚, 折损瘀痛, 经闭, 破伤风, 研末入丸、散服:1. 5 ~6 克。治痈疽, 丹毒, 研末调敷。本品水浸剂能兴奋离体兔子宫, 对兔冠状血管、离体耳血管等皆有收缩作用。

蛴螬

蛴螬

蛴螬,又名土蚕、地蚕。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鳃金龟科昆虫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Bates或华北大黑鳃金龟H. oblita (Faldermann)等的幼虫。前者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甘肃等省区;后者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本品味咸,性微寒。有毒。归肝经。功能破血化瘀。主治经闭、癥瘕、折伤瘀痛、痛风、破伤风、哮喘、喉痹、目翳、丹毒、痈肿等证。《金匮要略》治虚劳瘀血内着, 肌肤甲错, 大黄䗪虫丸中用之;《本事方》治筋急,养血地黄丸中亦用之,皆取其活血祛瘀之效。血滞经闭,可配三棱、红花、赤芍,以活血通经。痛风历节,配乳香、没药、甘草,研末酒服,以活血蠲痹止痛,如《圣济总录》蛴螬散。血痹筋挛,脚不能屈伸,配地黄、牛膝、白芍以养血通络。破伤风,取蛴螬口中黄汁擦在伤口上,使伤口麻木,身上出汗;牙关紧急者,擦齿上使开; 重者取黄汁滴酒中炖热服,亦可用本品焙干研末,黄酒送服。近用治哮喘,将蛴螬用食油炸黄食。治喉痹,取汁滴喉中; 小儿鹅口疮,取汁涂; 目翳,取汁滴眼;痈肿丹毒,捣汁或研末涂敷。煎服1.5~3g。
实验研究: 蛴螬的水浸液在动物试验中能收缩血管;更高浓度可兴奋离体心脏、子宫、抑制肠管。

☚ 鼠妇   蜚蠊 ☛

蛴螬

蛴螬

本品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 Holotrichiadiomphalia Bates或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5~8月间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
蛴螬为太阴人药。功能为活血,利水消肿。主要用于太阴人浮肿及血虚之证。如《东医寿世保元》拱辰黑元丹,用本品50~100g、鹿茸200~300g、山药、天门冬各200g、麝香25g,以补肾壮阳、活血补血,治太阴人身体虚弱里证多寒者。本品的利水消肿之功,如《东医寿世保元》葛根浮萍汤,用本品10个、葛根15g、浮萍各5g、莱菔子、黄芩各10g、大黄各5g,治太阴人浮肿里热证。又如《东医寿世保元》干栗蛴螬汤,用本品配干栗100个治疗太阴人浮肿表寒证。常用量5~10g。

☚ 白及   竹茹 ☛
000213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