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蛭Zhì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按: 蛭,即水蛭,俗称蚂蟥、马鳖,一种水生环节动物。体长扁而柔软,黄褐色,前后端有吸盘,能吸食人、畜的血,可入药,疑或即以此物为姓氏。)

蛭zhì

❶傳説中的獸名。《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肅慎氏之國。有蜚蛭,四翼。”《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蛭蜩玃蝚,獑胡縠蛫。”
❷生活於淡水或濕潤處的水蟲,如螞蟥等。《漢書》賈誼《弔屈原賦》:“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

读音zh·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之日切,入,质韵。
❶[水蛭]也叫“蚂蟥”,身长,尾有吸盘,能吸人或畜的血。

上一条: 下一条:
{}6095蜗牛。闽语。福建建阳〖kߵi334〗。

〈隐〉宋明行院指嗅。见《行院声嗽·人事》。

蛭zhì

环节动物,长而扁平,前后各有一个吸盘,有的能吸食人畜血液。生活在池沼或水田里。通称蚂蟥。

蛭zhì

环节动物的一纲,生活在淡水中或湿润的地方,如水蛭、蚂蟥等。

(1次) 昆虫名。水蛭。俗名蚂蟥。能吸人畜之血。夫岂从蝦与~螾《弔》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雜蟲部 > 蚓蛭 > 水蛭 > 蛭
蛭  zhì

亦稱“蟣”、“蚑”等。即水蛭。《爾雅·釋魚》:“蛭,蟣”。郭璞注:“今江東呼水中蛭蟲入人肉者爲蟣。”漢·賈誼《弔屈原賦》:“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李善注引韋昭:“蛭,水蟲食人者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水蛭》:“[釋名]蚑與‘蜞’同,《爾雅》作‘蟣’。”按蚑、蟣當爲“蛭”之聲轉。

蛭zhì

宋代市语谓嗅。《行院声嗽·人事》:“嗅: 蛭。”

蛭zhì

蚂蟥。生活在浅水或潮湿处,吸人、畜的血。《论衡·福虚》:“~之性食血。”

*zhi

F2CE
环节动物名。俗称“蚂蟥”。体一般长而扁平,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在淡水或低洼处,能吸食人畜的血,多营半寄生生活:水~/鱼~。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

蚯蚓:蚓(土蚓;丘蚓;附蚓;寒蚓) 螾(地螾;丘螾) 蟺(土蟺;曲蟺;蜿蟺) 蟮(曲蟮;蛐蟮;蛴蟮) 螼(螼螾;螼蚓) 地龙 土龙 蜸蚕 歌女 龙媒 蠢蝡 鸣砌 曲善
水蛭:蛭 蚂蟥 蚂鳖
其他无脊椎动物:螠 滴虫 蛔虫 蛲虫鞭虫 丝虫 箭虫 钟虫 帚虫 禾虫 筒虫 轮虫 星虫 桥虫 钟蚬 海蜇 石蚕 沙蚕 水母 草履虫 喇叭虫 旋毛虫 铁线虫吸血虫 姜片虫 仙女虫 阿米巴

☚ 两栖动物   节肢动物 ☛

蛭Zhi

环节动物门蛭纲的通称,俗称蚂蟥。适应于暂时性体外寄生生活,蛭类高度特化,体背腹扁平,具前后两个吸盘,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强。吸血蛭的口腔内具颚片,可在寄主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切破寄主皮肤并吸血,血液与口腔内的蛭素混合而不凝固。蛭一次的吸血量很大,相当其体重的数倍,甚至十倍,血液以浓缩的形式储存在发达的嗉囊中,即使数月、一年内不再吸血,亦能维持其生命。
已知有300多种蛭,多为淡水或陆地生活,广泛寄生于环节动物、软体动物以及脊椎动物,分为水蛭(水蚂蟥)和草蛭(旱蚂蟥)两大类。如医蛭和牛蛭为习见的稻田吸血水蛭,主要吸食人和耕畜的血液,医蛭还可吸食鱼、蛇、蛙、蚯蚓,甚至其它蚂蟥的血液;山蛭为常见的草蛭,常在沟边、田埂上或草丛灌木中隐藏,行动敏捷,可在人的下肢、颈和胸部等处吸血。
蛭的干制品可入药,用于消炎;蛭素为上等溶血剂,用于治疗血栓等症;人工饲养的饥饿水蛭可用于临床清除淤血,其效果是其它医疗手段达不到的,因此沿用至今。利用风雨来临之前水蛭浮于水面的习性还可预测天气。

☚ 蚯蚓   蝎 ☛

蛭leeches

属环形动物,种类很多,形态一般长而扁平,具27节,表面有体环,生活于淡水或潮湿处,大多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吸食人、畜血液。我国最常见者为宽体金线蛭,为长纺锤形,长约100mm,宽17mm,体环明显,背面有黑色间杂淡黄色纵线,口内有齿,不仅吸血,且可咬伤人、畜皮肤。水蛭的唾液中有水蛭毒,具有抗凝血作用。

蛭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的蛭纲(Hirudinea),包括种类很多。形态一般长而扁平,具27节,表面有体环,无刚毛,体区前后各有1个吸盘,生活于淡水或潮湿处,大多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吸食人、畜血。主要的种类有:
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俗称“蚂蟥”,是我国最常见的种类。体扁平,长纺锤形,长约100mm,宽约17mm,体环明显。背面暗绿色并有5条黑色间杂淡黄的纵线。腹面淡色,有小暗斑,侧缘淡黄色。眼5对。前吸盘小,口内有齿,可啮伤人、畜皮肤吸血。后吸盘圆形,吸附力强。生活于水田、池塘、沼泽、洼地等处,产卵繁殖。冬季在底泥中缩成坚硬圆团越冬。
日本水蛭(Hirudo nipponica) 体狭长扁圆,前端稍细,后端略宽,体环明显。体长40~50mm,背面有6条灰绿色纵线,中央有1条白色宽带;腹面有暗灰色斑纹。眼5对。前吸盘较大,有细齿。后吸盘圆碗形。以肌肉伸缩在水中游泳,或在水中物体上以吸盘与身体伸缩运动。常见于池沼水田中,吸食人、畜血液。人下水田劳动时常遭侵害,使伤口流血不止。另一种欧洲医蛭(Hirudomedicinalis),古时医学上用以吸取脓血治病。水蛭的唾液中有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日本山蛭(Haemadipsa japonica) 又称草蛭或山蚂蟥。体略呈圆柱形,两端稍细,长20~30mm。背面具有细疣状突起,并有黄褐色或栗色纵条线纹。眼5对,圆球形,向外突出。营陆地生活,多见于深山草泽中,运动非常活泼,尤以雨后或露雾迷蒙时为甚。虫体常附于丛草、灌木上,人、畜行经其旁,往往遭受侵袭,附着于胫股、足踝、臂膀、颈项上,甚或腋下、鼻孔、阴道内吮吸血液,被螫处易成肿块。
平扁舌蛭(Glossiphonia complanata) 体呈扁平长卵圆形。背面稍圆,腹面稍平,长约20mm。淡棕色,背面中央有2列纵线斑纹,腹面白色。有眼3对。前吸盘较小,底下有口,口中有长管状口吻。后吸盘小,圆形。肛门向背面开口。体侧缘较平。生活于池塘、水潭内,栖息于沟渠草丛。
中华颈蛭(Trachelobdella sinensis) 又称鱼蛭。长约100mm。头部卵圆形。躯干宽扁呈长圆形,上有横列黄点。后吸盘大。体色淡黄或灰色。生活于鱼池,寄生于鲤、鲫等鱼体,吸取血液,但不为害人、畜。

☚ 淡水甲壳动物   钉螺 ☛

蛭zhì

 ❶ {动} (水蛭) leech
❷ (姓氏) a surname: ~ 坚 Zhi Jian
◆蛭纲 Hirudinea; 蛭石 roseite; vermiculite; pelhamite; lennilite; verxite; 蛭蚓 bdellodrilus

蛭zhì

leech

蛭zhì

12画 虫部 一种环节动物,身体长而扁平,生活在淡水中或湿润的地方: 水~|草~|泥~。

蛭()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西漢
蛭食(蚀)人胻股[膝]。

石門頌,東漢
虵蛭毒蟃。

楊高妻李滿墓誌,唐
吞蛭未能蠲許,扁鵲無以施功。
《説文》:“蛭,蟣也。从虫至聲。”

☚ 虺   蟜 ☛
000043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