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飞霜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旧时形容蒙受冤屈的人的悲愤感动了上天。比喻极大的冤情。 [出处] 汉·刘安等《淮南子》:“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 ”唐·张说《狱箴》:“匹妇含怨,三年亢阳,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功能、例句] 作定语。 清·陈森《品花宝鉴》:“琴言忽然放声大哭,这一哭真有三年不雨之冤,六月飞霜之惨。” [附条] “飞霜六月”、“雪飞六月”。元·关汉卿《窦娥冤》三折。 [同义] 不白之冤沉冤莫白覆盆之冤 [反义] 拨云见日 云开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