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虾蟆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虾蟆瘟

病名。出 《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见该条。

虾蟆瘟

大头瘟的一种,以颈项肿大为主,连及头面也肿。因其状如虾蟆之颈,故名。

虾蟆瘟xiā mú wēn

《本草纲目》草部第18 卷乌敛莓项下热肿(1)。病证名。指项下热肿,即时毒。

虾蟆瘟xiā má wēn

病证名。感受风温时毒所致,以头面红肿或咽喉肿痛为特征。《医碥·瘟疫备用诸方》:“虾蟆瘟,类伤寒,身生脓疱疹子,防风通圣散。”

虾蟆瘟hāmɑwēn

病名。出《温病条辨》卷一。即时毒。详该条。

虾蟆瘟

虾蟆瘟

虾蟆瘟是属于瘟疫的一种。临床特点是咽喉肿痛,颈项肿胀,失音,腹胀。虾蟆瘟亦称“捻颈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一曰捻颈瘟,喉痹失音,项大腹胀,如虾蟆状,故亦名虾蟆瘟。”或称“浪子瘟。”《古今医鉴·温疫》:“头疼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
病因病机
是由于感受四时不正之气,乘虚侵袭上焦,使人痰涎壅盛,发于咽喉项间。具有传染性,好发于五、六、七月间。《医便》卷二:“虾蟆瘟病,使人痰涎风壅,烦热头疼,身痛呕逆,或饮食起居如常,但咳声不响,续续相连,俨如蛙鸣,故俗号曰虾蟆瘟也。嘉靖己未五六七月间,江南淮北,在处患者数百里皆同,甚至赤眼口疮,大小腮肿,喉闭风壅,喷嚏涕咳稠粘。”
辨证要点
虽是痰涎壅盛为主要病理变化,但与感受外邪有密切关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风热乘虚侵袭,蕴著上焦,主要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继则壮热如火,头疼身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声不响,声音不扬,腮部及颈部肿大,或有目赤睛痛,苔薄或薄黄,脉滑数而浮。二是风寒乘虚侵袭,引动痰涎,上壅咽喉颈项间,主要表现为发热轻,恶寒重,骨节痠痛,喷嚏鼻塞。咽喉疼痛,面颊肿大,脉浮紧,苔薄而白,但亦有外感风寒而兼挟胆胃两经之热者。
治疗原则
是以疏风败毒为主要治则。若外感风热者,宜清热疏风败毒。方用连翘败毒散。用连翘、山栀、黄芩清热解毒;薄荷、柴胡、防风疏散风热;玄参、桔梗、升麻、牛蒡子利咽清热,化痰消肿。若面肿者加白芷;项肿者加威灵仙;口渴甚加天花粉;大便实加大黄、穿山甲;正气虚加人参。亦可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减。若外感风寒者,宜疏风解表,益气败毒。《医便》卷二应用“人参败毒散去茯苓、桔梗、独活,加青皮、陈皮、白术、藿香,但以荆芥为引,不用生姜、薄荷。”《证治要诀》应用参苏饮加细辛治疗。
若咽喉肿痛,音哑者,可口含六神丸,每次3~5粒,日2~3次。腮部和颈部肿大者,可外用侧柏叶捣汁,调火煅蚯蚓粪敷之,适用于热证者。或用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调敷之,适用于寒证者。
虾蟆瘟宜进流质饮食,口腔应保持清洁,可用挂金灯煎汤漱口。《医门外要·虾蟆瘟》说:“若化热成脓,按痈疽治法,倘误用火针,必赤肿可畏。”

☚ 鸬鹚瘟(发颐)   软脚瘟 ☛

虾蟆瘟há má wēn

❶pyogenic inflammation of cheeks
❷mumps
❸facialerysipela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