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虞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虞姬女,?—前202

项羽妾。其姓名说法不一,一说姓虞,或说名虞。得项羽之宠,常随出征。汉五年(前202年)十一月,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灵壁东南),四面楚歌,大势已去,乃夜起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她亦起而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自刎。相传她的坟墓在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东六十里。

虞姬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
 贞魂化作原头草,不逐东风入汉郊。


 这首诗歌咏虞姬对爱情的忠贞。关于虞姬的记载,见于《史记·项羽本记》:“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虞姬和歌见于《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据此,虞姬大概在楚亡后自杀。
 “力尽重瞳霸气消,楚歌声里恨迢迢。”一、二句写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歌的情况。重瞳,眼中有两瞳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也重瞳子。”项羽为西楚霸王,为刘邦所败,故称“霸气消”。“楚歌”句写项羽的英雄末路。曾“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如今被围垓下,四面楚歌,长恨无穷。这句写项羽之恨,也是写虞姬之恨。“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决心以死殉情。
 “贞魂化作原头草。”这句写虞姬不肯投降汉朝而死难,忠贞的灵魂化作虞美人草。虞姬化为虞美人草的传说,可能由来已久。宋魏夫人《虞美人》诗云:“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此句变“青血”为“贞魂”,突出了虞姬对西楚、对项羽忠贞不二的品格。“不逐东风入汉郊”句进一步写虞姬的忠贞。“不逐”,不追随;东风,比喻时俗或时风。汉郊,指汉朝。虞美人草驻足西楚的大地,决不追随东风进入汉郊。诗人赞美了虞姬的高风亮节,流露出对那些丧尽气节、随波逐流之辈的鄙视之情。
 这首诗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运用了虞姬化作虞美人草的传说,创造了忠贞不屈的原头草的形象。试想,若项羽死后虞姬降汉,以其国色天姿,大有可能再享富贵荣华。但虞姬宁死不降汉,表现出对爱情的无限忠诚。这就使后人对她的人格肃然起敬。“贞魂”二字,是诗人对虞姬之死的高度评价。而原头草扎根在广袤的大地上,决不象飞蓬那样随风飘荡、与时浮沉。诗的最后一句,高度概括了原头草的坚定不移的个性。虽然她成了大地上的小草——失败者魂魄的化身,但却是忠贞不屈的象征。从更长远的意义上说,她是永恒的胜利者。
 这首诗格调悲凉激昂。一、二句声情悲凉,写出了四面楚歌声中的英雄末路之情。三、四句情辞慷慨,歌颂虞美人对爱情的忠贞。全诗情调由低沉转为高昂激越,富有起伏跌宕之美。由于诗人对虞姬之死贯注鲜明的爱和饱满的激情,所以作品艺术感染力极强。人们同情、悲叹,并敬仰虞姬之死,内心被一种崇高美的情感深深震荡。

虞姬

(一) 战国齐威王姬,名娟之。威王即位九年不治。虞姬劝王罢退佞臣周破湖,进用贤明有道的北郭先生,威王从姬言,齐国大治。见汉刘向《古烈女传·辨通》。
(二) 秦末人,楚项羽之姬。详 【虞美人】 (一)。

虞姬?—前202

项羽爱姬。姓虞,一说名虞。随同项羽出征。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慷慨悲歌,她和而歌之,自杀。

虞姬?—前202

项羽姬妾。或谓姓虞,或谓名虞。常随出征。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夜闻四方楚歌,哀叹大势已去,她以歌和之,其歌词为: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自刎而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