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虞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虞卿yú qīng

(字)王邦俊,明代人,由进士官至贵州兵备参政。


虞卿yú qīng

(字)汪逢辰,元代学者。


虞卿yú qīng

(字)陈之奇,宋代人。

虞卿

戰國時人。因進説趙孝成王,被任爲上卿。受相印。後因拯救魏相魏齊,棄相印與魏齊逃亡,困於梁。班固《答賓戲》:“虞卿以顧眄而捐相印也。”

虞卿

虞卿

东汉志人小说。应劭撰。原载《风俗通义》卷七《穷通》。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虞卿,战国晚期人,善于料事揣情,游说赵孝成王,受任为上卿。事详《史记》本传。本篇叙写他与魏齐的私交关系。秦相范睢之仇敌魏齐,逃亡到赵国平原君家,于是秦昭王请平原君,愿为布衣之交,与饮数日,请曰:“今范君如寡人之叔父,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取其头,否则,吾不放君出关。”平原君谓魏齐是自己的朋友,以不在自家为托辞,拒绝秦王之要求。秦昭王乃遗赵王书,说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家,赵王使人疾持其头来,不然,则举兵伐赵。赵孝成王乃发兵围平原君家,魏齐乘夜黑逃出,见赵相虞卿。虞卿度赵王终不能被说服,乃解其相印,与魏齐乘机而走,往魏都大梁,欲先投奔信陵君而再到楚国。而信陵君畏秦,迟疑未肯接见二人。信陵君的上客侯嬴,说虞卿为赵相,封万户侯,魏齐厄难而投奔虞卿,虞卿不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出行,今投奔公子,不应不纳。信陵君大惭,驾如郊野而迎二人。魏齐闻信陵君之初重(难)见之,大怒而自刎。赵王闻之,卒取其头与秦,秦乃遗平原君归赵。虞卿遂留于魏,魏赵畏秦,莫复用。作品通过对虞卿辞相助友魏齐出逃之事经过的描写,表现了虞卿重义轻爵的高尚品德。作品情节曲折,以如椽大笔,描写复杂的人际、国际关系,来展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像平原君之重友不苟,秦昭王之恃强骄横,赵孝成王之畏秦暗弱,信陵君之犹豫惧秦等,都通过对魏齐的态度展现了出来。作品特别是通过衬托对比的手法,突出地表现了虞卿重友情而义不畏秦的性格特点。写平原君贵友而不惧被扣留,拒绝交出魏齐,这是正面衬托虞卿之义;写赵王畏秦捕杀魏齐,信陵君惧秦而不接纳魏齐等,则是从反面来同虞卿“不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以急士穷”之义行对比,作者贬褒之意自见。

☚ 叶令祠   韩信 ☛

虞卿yú qīng

〖名词〗
战国时游说之士。他出身平民,因游说赵孝成王,为赵上卿,受相印,故称虞卿。世传有《虞氏春秋》,已失传(1)。《信陵君救赵论》: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虞卿只知道有个贫贱时的朋友,却不知道还有个赵孝成王。

虞卿

战国时人,虞氏,善游说,因进说赵孝成王、封为上卿,号为虞卿。主张联合楚、魏共同抗秦,赵王不从,致使赵军败。邯郸之围既解,赵王拟割六城求和,虞卿极力反对。后离赵入魏。著有《虞氏春秋》八篇。

虞卿

也叫虞庆、吴庆。战国时赵国卿。虞氏,名失传,因进说赵孝成王,赐他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又被任为上卿,故称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使秦讲和。邯郸解围后,反对割地给秦。后与魏齐去赵,囚于梁。所著《虞氏春秋》,今佚。

虞卿

战国时游说之士。虞氏,佚名。说赵孝成王,初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拜为上卿,故号为虞卿;三见,卒受相印。秦赵对峙长平时,力主约楚、魏合纵迫秦言和。赵王不从。长平惨败,虞卿坚决反对割地求和。后自解相印投信陵君,信陵君犹豫未肯见。困于梁,不得意,乃著书。有《虞氏春秋》传世,后佚。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3: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