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虚虚实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虚虚实实 就是用各种手段迷惑、欺骗敌人,或以虚为虚,使敌人反以为实,或以实为实,使敌人反以为虚。 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532年),高欢征讨尔朱兆于秀容(今山西朔县西北)。一天,尔朱兆突然得报,高欢率大军从晋阳开来,不日可到。尔朱兆刚败于高欢,本是惊弓之鸟,一听高欢进攻,更加恐慌,忙下令部队作好准备。可是过了数日不见动静,派人打听,高欢已收兵回营。尔朱兆虚惊一场。过了十多天,探马又来报告同样消息。尔朱兆未敢松懈,可是部下有点不在乎了。紧张一阵,又不见动静。不几日,又传来高欢出兵的消息。尔朱兆也有点将信将疑,最后仍然和前两次一样。尔朱兆认为事不过三,不会有第四次了。可是,不久又得到报告说高欢率兵离开晋阳。尔朱兆又紧张忙碌起来,没曾想又是一场空忙。尔朱兆断定,高欢这是为了集中精力对付关中及朝内反对派势力,故意虚张声势,以防侵扰,这样一想,就消除了忧虑,放松了戒备。高欢得知尔朱兆放松了戒备,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成功,果断地定下大举进攻的决心。一切准备就绪,高欢断定尔朱兆官兵一定会在除夕之夜大摆酒宴,放松戒备,便决定利用节日偷袭尔朱兆,尔朱兆官兵惊恐万状,慌忙逃散。尔朱兆逃至赤谼岭(今山西省离石县),上吊自杀了。 运用虚虚实实谋略时,应力图造成敌方麻痹懈怠,真假不辨; 对于敌方运用这一谋略,却要百倍警惕,善于识别。 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兵不厌权 军不厌诈 ☚ 其他军事策略 手段 ☛ 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以假乱真。军事上用来形容迷惑对方的策略。虚:虚假。实:真实。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 “孔明笑曰: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 虚虚实实虚虚實實xū xū shí shí虚证反用泻法,实证反用补法。《医门棒喝》:“真假不辨,虚虚实实,害即随之。” 虚虚实实xū xū shí shí形容真真假假,不可捉摸。in appearance or in fact, interweave truth with fiction 虚虚实实xū xū shí shí假假真真,以假乱真。形容真假难辨。 虚虚实实xū xū shí shí❶ 指军事上迷惑对方的策略。 虚虚实实xu xu shi shi又像是真的,又像是假的。形容真真假假,无法捉摸。 虚虚实实xūxū-shíshí〔并列〕 真真假假,以假乱真。真假兼施,使人无法探得真情。明·汤显祖《牡丹亭·虏谍》:“兵法~,俺待用个南人为我响导。”王明居《模糊艺术论》:“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这是中国历代文人经常谈论的创作经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