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虚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虚舟

宋敖国辅、黄氏、欧阳守道(?)、元赵时中、陆旷室名。虚舟,无人驾御的船只。《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宋彭龟年《为敖国辅书南轩〈虚舟铭〉跋》:“心本虚,理则实。酬事物,无辙迹。来不迎,去不留。彼万变,我日休。行斯道,险可济。孚豚鱼,贯天地。曷臻兹,在克己。去其室,斯虚矣。”(见《止堂集》卷一五)室名寓无为而为之旨。
[附目]宋真德秀为黄氏作《虚舟铭》(见《西山文集》卷三三),欧阳守道有《虚舟铭》(见《巽斋文集》卷二六),张栻为詹体仁作《虚舟斋铭》(见《南轩集》卷三六),金王若虚作有《移剌仲泽虚舟堂铭》(见《滹南集》卷四五),元吴澄为赵时中作《虚舟说》、陈旅有《书〈虚舟说〉后》文(见《吴文正集》卷六、《安雅堂集》卷一三),杨维桢为陆旷作《虚舟记》(见《东维子集》卷一五),清陈廷敬作有《虚舟亭铭》(见《午亭文编》卷四○)。明王偁著有《虚舟集》,郑若庸著有《虚舟词余》,清王澍著有《虚舟题跋》,赖学海著有《虚舟诗草》。

虚舟

郑若庸,字仲伯,号虚舟,明昆山人。约嘉靖十四年前后在世。精诗古文,兼工词曲。著有《蛣蜣集》八卷,《北游漫稿》二卷。所著曲有传奇《玉玦记》、《大节记》、《五福记》三种,仅存《玉玦记》一种。
朱勋,字晋斋,号虚舟,清江苏靖江人。监生,官至陕西巡抚。著有《读易集说》、《四书通》、《性理约》。
王澍,字箬林(一作若林),号虚舟,清江苏金坛人。康熙七年生,乾隆四年卒(《疑年录》作乾隆八年卒,此从《续疑年录》并参《清史稿》列传)。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六十年考选户科给事中。累迁吏部员外郎。澍精鉴古,尤工书法。著有《竹云题跋》四卷,《禹贡谱》二卷,《虚舟题跋》十卷,《大学困学录》一卷,《补原》三卷,《中庸困学录》一卷,《集程朱格物法》一卷,《集朱子读书法》一卷。
黄丹书,字廷授,号虚舟,家有听雨斋藏书,清广东顺德人。筑听雨楼隐居养亲。乾隆六十年举于乡,官教谕,丹书诗近东坡,兼工书画,时称“三绝”。著有《鸿雪斋诗钞》八卷,《文钞》一卷,《胡桃斋诗余》一卷。
谭学诗,字绍庭,号虚舟,又号栎翁,清浙江桐乡人。善水墨葡萄,工诗。
晏安澜,陕西镇安人。见“丹右”条。

虚舟xū zhōu

(字)姚涣,宋代进士,官光禄卿。


虚舟xū zhōu

(号)见晋斋。


虚舟xū zhōu

(号)见若霖。


虚舟xū zhōu

(字)李逢吉,唐代人,终尚书左仆射。


虚舟xū zhōu

(字)罗世济,明代人,万历举人,为冯池教谕。


虚舟xū zhōu

(号)见廷授。


虚舟xū zhōu

(号)见中伯。

虚舟xū zhōu

空船;形容将世事看得很淡,不予挂心。《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齐己《谢阴符经勉送藏休上人》之二: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孟浩然《岁暮海上作》: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白居易《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良冶动时为哲匠,巨川济了作虚舟。

王偁1370—1415

字孟敭,一作孟扬。闽中(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初诗人。“闽中十才子”之一。洪武二十年入国学,陈情养母归。永乐初,征授翰林院检讨,任《永乐大典》副总裁。为解缙所推重,后坐解缙党,下狱死。著有《虚舟集》五卷。
索引:王偁,孟敭,孟扬,虚舟。


郑若庸?—?

字仲伯,一作中伯,号虚舟、荥阳生、蛣蜣生。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代戏曲作家。约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前后在世。早岁屡试不第,隐居支硎山,以诗词名吴下。赵康王厚礼聘入邺,为康王著《类隽》,凡二十年而书成。严嵩父子请见,不往。康王死,去赵居清源,卒。著有《蛣蜣集》八卷、《北游漫稿》二卷、《唐类函》一百卷,及传奇《玉玦记》等三种。
索引:郑若庸,仲伯、中伯,虚舟、荥阳生、蛣蜣生;九徵斋。

虚舟

虚舟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后以此典指淡然处世,不予计较。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 绣被掩口   徐吾夜火穷 ☛

虚舟

《虚舟》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又,《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

【释义】虚舟即没人驾驶的空船。空船撞了别人的船,虽性子不好的人也不会发怒。可用于虚心地处世的意思。也可比喻飘泊不定的人生或身世。

【例句】①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卢挚[双调·蟾宫曲]《武昌怀古》)作者登临怀古,感叹人生如虚舟,自己不能掌握命运。②志同车有輗,身比舟无缆。(汪元亭[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舟无缆”从“虚舟”转意而成。写身世飘泊。③(偈云)暑往寒来春复秋,从知天地一虚舟。(李寿卿杂剧《月明和尚度柳翠》第四折)和尚偈语,说人生是天地间虚舟,飘浮不定。

虚舟

虚舟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后以此典形容将世事看得很淡,不予挂心,陆游《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

☚ 虚床挂壁   徐雏 ☛

虚舟

借指无足轻重之物。明汤显祖《还魂记·谒遇》: “看他似虚舟飘瓦。”
○ 虚舟飘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