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难经·六十九难》。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治疗的思想方法。例如水和木是相生关系,水和水的相应器官肾是母,木和木的相应器官肝就是子。当肝脏虚时不直接补肝,而补肝的所生器官肾。这种治法就叫虚者补其母。再如心火旺盛而引起口腔、齿龈发炎糜烂时,除用泻心火的办法外,尚能用泻胃火的药。如大黄、芒硝等泻下药祛除胃肠积热,以间接祛除心经之火的治法,就叫实者泻其子。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中医治疗法则。是指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以治疗某些疾病的原则。有补母与泻子两种。中医理论把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配,其中五行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关系,具体到五脏也就有了母子关系。所谓补母、泻子是相对而言的。拿肝、肾两脏来说,肾水生肝木,肾就是母,肝就是子。如果症见肝阴不足、虚火上炎的虚证,治疗就应采用补肾阴的方法,以消肝的虚火。这就是虚者补其母。对肝与心来讲,肝木生心火,肝就是母,心就是子。如若病为肝有实火,治疗常以泻心火来达到泻肝火的目的。这就是实者泻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