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骨三3336名指自行车手把与坐位间的骨架。闽语。台湾〖 〗。   古代名物 > 占相類 > 相術部 > 耳鼻 > 痣乳足腹肩 > 虎骨 虎骨 hǔgǔ 相學術語。肘骨、腕骨之别稱。金·張行簡《人倫大統賦》上“貴賤定於骨法”元·薛延年注:“自肘至腕名虎骨,象臣,欲短而硬。”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獸 > 虎骨 虎骨 hǔgǔ 猫科動物虎之骨骼。稍帶肌肉,黄白或灰白色,细膩油潤,體較重,質堅實,今多用於泡製藥酒。主治歷節風痛,四肢拘攣,腰脚不隨,驚悸癲癇。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經集注·序録·虎骨》:“鬼疰,虎骨。” 
虎骨 虎骨❶骨名,即腕骨,详该条。 ❷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主产东北及西南地区。辛、甘,温。入肝、肾经。祛风湿,健筋骨,止痛,镇惊。治关节筋骨疼痛,四肢拘挛,屈伸不利,腰膝软弱无力,惊悸,癫痫。内服: 煎汤,5~10g; 或浸酒服。本品含磷酸钙、蛋白质等。虎骨粉混悬剂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此作用与肾上腺有关。虎骨胶对大鼠有镇痛作用。 虎骨 虎骨hugu中药名。是虎的骨骼,内含磷酸钙、蛋白质等成分。过去中医认为服后有医治筋骨屈伸不利、游走疼痛和足膝痿弱等病症的疗效。 ☚ 裂齿 反刍动物 ☛ 虎骨hǔ gǔ《本草纲目》兽部第51卷虎(36)。药名。 【基原】为猫科动物虎的骨骼。 【性味】辛,温。 ❶《别录》:“平。” ❷《药性论》:“味辛,微热,无毒。” ❸《玉楸药解》:“味辛咸,气平。” 【归经】入肝、肾经。 ❶《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肾经。” ❷《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追风定痛,健骨,镇惊。治历节风痛,四肢拘挛,腰脚不随,惊悸癫痫,痔瘘脱肛。 ❶《别录》:“止惊悸,疗恶疮鼠瘘,头骨尤良。” ❷《药性论》:“杀犬咬毒。治筋骨毒风挛急,屈伸不得,走疰疼痛,温疟。疗伤寒温气。” ❸《千金·食治》:“头骨治风邪。” ❹《食疗本草》:“主腰膝急痛,煮作汤浴之或和醋浸亦良,主筋骨风急痛,胫骨尤妙。” ❺《本草拾遗》:“煮汁浴小儿,去疮疥。(治)惊。” ❻《本草纲目》:“追风定痛,健骨,止久痢脱肛,兽骨骾咽。” ❼《玉楸药解》:“疗关节气冷,治膝胫肿痛。逐痹通关,强筋健骨,平历节肿痛,愈腰膝瘘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浸酒或入丸、散。 虎骨 虎骨虎骨,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猫科动物虎Pantheratigris L. 的骨胳。将捕获的虎剥去皮肉,剔净残余筋肉,留下四脚上的皮毛和钩爪,阴干。 一架完整的虎骨具有骨胳二百四十五块。头骨长圆形,背腹面侧扁; 额鼻部高而宽,脑室部分低而小; 吻部短而宽; 额骨平,前额上部有一浅槽; 顶骨后面常有一脊棱;颧骨粗大,向外展出。上下腭共有牙齿30个,犬齿呈圆锥形,粗长而锐利; 臼齿呈“山”字形,锋利如锯齿,上腭一对臼齿幼虎常不显著。牙齿均呈乳白色或略黄,有光泽。颈椎7节,胸椎13节,腰椎7节,荐椎3节,常愈合成一块,尾椎26或28节,连排成鞭状,长达身长之半。肋骨13对,胸骨8节,肩胛骨2块。髋骨一具。四肢粗壮,前肢有肱骨2根,肱骨下端内侧有髁上孔,习称“凤眼”,还有尺骨2根,桡骨2根,前爪骨2只。后肢有股骨2根,股骨上端内侧有膨大的股骨头,骨干能四侧放平而不晃动,习称“棒骨”。还有胫骨2根,腓骨2根。腓骨在胫骨外侧,习称“帮骨”; 膑骨2块,习称“虎胫”; 后爪骨2只。前爪骨5趾,后爪骨4趾,趾端均具短钩爪。 虎骨表面均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细腻而稍显油润。体重,质坚实。长骨断面骨腔约占骨粗的1/3,其内骨髓形成丝络网状,灰黄色,气腥。产东北、华南及西南地区。 本品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功能祛风止痛,强筋健骨,镇惊。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屈伸不利、腰膝酸软、以及惊悸癫痫、痔瘘脱肛等证。用治风寒湿痹,关节冷痛,本品常与附子、干姜、独活、麻黄等温阳散寒药同用; 如关节酸疼,风湿为甚者,本品每与木瓜、当归、川芎、天麻等祛风通络药浸酒饮,如临床常用之虎骨木瓜酒。《本草纲目》谓其能“追风定痛、健骨”。用治历节风痛,关节走注疼痛不可忍者,《圣济总录》没药散以本品配没药,同研为末,温酒调服。对痹久肾虚,四肢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腰膝酸软乏力者,《和剂局方》用虎骨配木瓜、牛膝、天麻、苁蓉、附子,酒浸后焙干研末糊丸服,方如四斤丸。若因肝肾亏损,精血不足,以致筋骨痿弱,步履无力而成痿躄证,当用本品配黄柏、知母、锁阳、龟板、熟地等药为丸服,如《丹溪心法》虎潜丸。近年临床报道,小儿麻痹后遗证和脊髓神经根炎恢复期两足乏力,常服虎潜丸对增强肌肉张力有一定辅助作用。至于病由气虚血少,血不荣筋而致的筋骨疼痛与行走无力,则虎骨必须配合养血补气药同用。用治惊悸健忘,以本品配龙骨、远志共研末,生姜汤送服,如《永类钤方》预知散。用于癫痫风痰,可配牛黄、天竺黄、胆星等品研末为散服。治痔瘘脱肛,《胜金方》取虎胫骨蜜炙捣末糊丸,空心温酒送服。内服用量,5~10g。多浸酒饮或入丸散用。治风痹脚弱用胫骨,治惊悸用头骨。血虚火盛者慎服。 虎骨煎熬而成的胶名虎骨胶,亦供药用。功同虎骨,兼能益气补血。多用于中风瘫痪、半身不遂、四肢麻木、以及痿躄等证。用黄酒炖化冲服,3~6g。 实验研究: 含蛋白质及磷酸钙。虎骨胶经水解得多种氨基酸(参见“狗骨”条)。 虎骨胶有抗炎作用,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足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消炎作用与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虎骨粉或狗骨粉同样有效,此二者还能降低兔毛细血管通透性,这可能与消炎作用也有一定关系。去胶后的骨粉则作用不显著,抗炎的有效部位为肽类。氨基酸部分无效。不可高压消毒,以防破坏有效成分。虎骨胶或狗骨胶还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作用。 ☚ 及己 豹骨 ☛
虎骨 虎骨本品为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胳。全年均可捕捉,冬、春两季较多,捕得后剥去筋肉,洗净,阴干。 虎骨为太阴人药。功能为祛风定痛,健骨。主要用于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痛。本品具有祛风定痛之功,常与《东医寿世保元》太阴调胃汤加本品治风湿痹痛。单味泡酒服用也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又与《东医四象新编》清肺泻肝汤加本品治历节风。常用量5~15g。 ☚ 南瓜子 小麦 ☛ 虎骨tiger bone
虎骨tiger-b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