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车 蘧车汉·刘向《列女传》卷三:“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后以此典称人仁义守礼。南朝梁·何逊《早朝车中听望》:“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 屈草戒谀 曲误动周郎 ☛ 蘧车 蘧车qúchē━━ 指人知礼且贤能。典出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暗昧废礼,”所以卫灵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知是伯玉为之。南朝梁·何逊《早期车中听望》诗:“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 鲸鱏 膻行 ☛ 蘧车借指贤臣的车驾。南朝梁何逊《早朝车中听望》诗: “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 ○ 不欺暗室 蘧车蘧伯玉的车子。喻指行为举止守礼不苟。也作“蘧轮”。春秋时,卫灵公与夫人一天晚上在宫内听到有辆车子“吱吱呀呀”地从远方驶来。奇怪的是,车子走到宫殿前,声音突然停止了,过了宫殿后又响了起来。卫灵公问夫人:“你知道这是谁吗?”夫人说:“这肯定是蘧伯玉,因为只有他才如此贤良知礼。”卫灵公派人出去一看,果然是他。(见汉·刘向《列女传·卫灵夫人》)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車 > 蘧車 蘧車 gúchē 指春秋時衛國賢大夫蘧伯玉之車。衛靈公與夫人夜坐,聞車聲轔轔,至闕而止。過闕,復聞聲。夫人確指當伯玉之車,公使視之,果然。問其故,夫人曰:“夫忠臣與孝子,不爲昭昭變節,不爲冥冥惰行。蘧伯玉,衛之賢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以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廢禮,是以知之。”事見漢·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南朝梁·何遜《早期車中聽望》詩:“蘧車響北闕,鄭履入南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