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蘇蘇(苏)Sū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广东之新会等地均有。汉、回、满、白、苗、鲜、彝、傣、壮、水、京、黎、羌、瑶、土、裕固、锡伯、仡佬、赫哲、达斡尔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己姓。颛帝裔孙吴回为重黎,生陆终。陆终生昆吾,封于苏,其地邺西苏城是也。至周武王,用忿生(按:《中国姓氏大全》例作“苏岔生”,“岔”乃 “忿” 之讹误) 为司寇。邑于苏,子孙因以为氏。世居河内。将其归入 “以邑为氏” 之列。(按: 《姓氏考略》 称其源二: 其据 《唐书·世系表》 注云: “祝融后,昆吾之子封于苏,因氏。” 苏,古国名,或称“有苏”,曾为夏所灭。商复其国,都于温 (其地即今河南温县),故亦称作温。此当以国为氏; 又注: “苏忿生为周司寇。后以为氏。”此则似 “以邑为氏”。“望出扶风、武邑、武功; 又出蓝田、洛阳。” 与郑说稍异。又,《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引 《苏洵族谱·后录》 云: “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按:《史记·楚世家》 作: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盖 ‘卷章’、‘老童’形近而讹),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 (按:‘矾’或作 ‘樊’) 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岭胡 (按: 《史记》 作 ‘参胡’。); 次曰篯, 为彭祖; 次曰来言 (按:‘来言’, 当为 ‘求言’之讹) 为会人; 次曰安,为曹姓; 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 (按: ‘娄’ 当作 ‘数’) 姓,昆吾始姓己氏,其后为苏、顾、温、曹。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是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并录以供参考;
❷ 《姓氏考略》 据 《汉书》 注云: “辽东乌桓有苏氏。”
❸或为鲜卑姓所改。郑樵又注: “拔略氏改为苏氏。” (按: 今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官氏志》 作 “拨略氏后改为略氏”。其 《后勘记》据《魏书官氏志疏证》 注: “《疏证》 以为 ‘拔’、‘拨’ 音近通用,‘略氏’ 盖 ‘苏氏’ 之讹。”)
❹为满族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所改。见 《满族姓氏录》;
❺回族之苏姓,由速姓所改。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有速姓,后或谐 “速” 音而改为“苏” 氏。
❻土族之苏姓,则源於 “苏胡·孔”,意为苏胡人。或作索卜,当即辽金时之 “阻卜”(阴山鞑靼) 之别译,后融为土族。本部落名,或以为姓。后或取“苏胡·孔” 之首音,谐以 “苏” 字而为单姓。
❼羌族之苏姓,则来源于 “苏蟒达”,意为 “命不落”。本为房名,遂以为姓。或取“苏蟒达”之首音谐以 “苏”字而为单姓。
❽裕固族之苏姓,则由苏勒都斯氏所改。本为房族名,遂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苏”字而为单姓。
❾锡伯族之苏姓,则由苏木尔氏所改。
❿达斡尔族之苏姓,系出苏都礼哈啦,后或取其哈啦之首音,谐以汉字 “苏” 而为单姓。注
❺——
❿见 《中国人的姓名》。
汉代有苏武; 又有苏建,杜陵人,代郡太守; 宋代有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但有文名; 清代有苏谊,杭州人,画家。

蘇sū

❶植物名,即紫蘇,又名桂荏。枚乘《七發》:“秋黄之蘇,白露之茹。”張衡《南都賦》:“蘇蔱紫薑,拂徹羶腥。”
❷鳥尾。司馬相如《上林賦》:“蒙鶡蘇,绔白虎。”
❸姓。見下。

“苏”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苏”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蘇、甦ㄙㄨ2472草。古方言。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草》:「草一曰~。《方言》:『~,草也。江、淮、南楚之间曰~。』」李裕民《楚方言初探》:「称草为~。」须。吴语。江苏海门。《海门山歌一束》:「啥花开来两根~?」流苏。冀鲁官话。河北威县。1925年《威县志》:「挚虞《决疑要录》:『流苏者,缉鸟尾垂之若旒,然以其蕊下垂,故曰~。』」水,用作地名。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su214〗。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su44〗。乌~‖阿克~‖柯孜勒~。四。中原官话。青海西宁〖〗。闽语。福建福清〖su53〗。闪。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su214〗。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su44〗。~咧一个跟头。削。粤语。广东东部。苏文擢《粤东方言续考》:「按以刀削物曰~,粤有『~尖』之词。」哄骗。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su214〗。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su44〗。把他~底白跑咧一趟。

蘇苏

(1次)
❶求取。~粪壤以充帏兮《离》
❷苏醒,清醒。见〔蘇世〕

更息曰蘇。《禮記·樂記》:“蟄蟲昭蘇。” 鄭玄注: “更息曰蘇。”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一二年生 > 蘇
蘇  sū

亦稱“紫蘇”、“赤蘇”、“桂荏”、“山魚蘇”。脣形科,一年生草本。莖方形,紫色,上部被長柔毛。葉對生,卵形,面紫。夏季開花,紅或淡紅。子可榨油,嫩葉作蔬菜,果實莖葉入藥。分佈於魯、冀及華南地區。始載於先秦典籍。《爾雅·釋草》:“蘇,桂荏。”漢·枚乘《七發》:“秋黄之蘇,白露之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蘇》:“〔釋名〕紫蘇、赤蘇、桂荏。”又:“〔集解〕頌曰:蘇……有數種,水蘇、魚蘇、山魚蘇皆是,荏類。”參閲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蘇》。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蘇
蘇  sū

亦稱“桂荏”。即紫蘇。脣形科一年生草本,莖葉紫色,夏季開紅或淡紅色花,葉卵形,對生,可作蔬菜。荏爲白蘇,亦屬脣形科,秋季開白色花。二者同類,古時用爲香料佐食,故古籍中常互訓。《爾雅·釋草》:“蘇,桂荏。”郭璞注:“蘇,荏類,故名桂荏。”鄭樵注:“今只謂之蘇,以其香似桂,莖葉似荏,故曰桂荏。”郝懿行義疏引陶弘景《本草注》:“蘇,葉下紫而氣甚香。其無紫色,不香,似荏者,名野蘇。生池中者為水蘇,一名雞蘇,皆荏類也。”漢·枚乘《七發》:“秋黄之蘇,白露之茹。”《後漢書·馬融傳》:“其土毛則搉牧薦草……桂荏、鳧葵,格、韮、菹、于。”《廣雅·釋草》:“公蕡、䖆葇……荏,蘇也。”王念孫疏證:“今人多種院落中,有青、紫二種,子皆生莖節間。古單呼紫者爲蘇,今則通稱耳。”

蘇sū

CC4B
“苏”的繁体。

植物名;指江苏省或江苏苏州;指苏维埃或苏联:~绣/~剧/~门/~白/~州/~涂(塗)/~息/~合/~俄/紫~/流~/眉~/中~两国。


蘇sū

S217
“苏”的繁体。

〖蘇〗 粵 sou1〔鬚〕普 sū

❶ 甦醒,或指死而復生。《孔子家語.六本》:「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仆地而不知人:跌倒在地,不省人事。頃【粵king5〔拒永切〕普 qǐng】:片刻。)
❷ 睡醒。杜荀鶴《早發》詩:「東窗未明塵夢〜。」

蘇()


蘇衛妃鼎,殷周金文集成2381,西周晚期
𩵦(蘇)衛妀(妃)乍(作)旅鼎。𠀠(其)永用。
按: 从木魚聲。

滕侯蘇盨,殷周金文集成4428,春秋早期
(滕)𥎦(侯)𩵴(蘇)乍(作)氒文考(滕)中(仲)旅𣪕(簋)。

叔作蘇子鼎,殷周金文集成1926,春秋早期
弔(叔)乍(作)𩵦(蘇)子。

寬兒鼎,殷周金文集成2722,春秋晚期
蘇公之孫(寬)兒𢍰(擇)其吉金。自乍(作)飤()。
按: 在“𩵦”上增艸旁。

蘇冶妊盤,殷周金文集成10118,春秋
𩵴(蘇)(冶)妊乍(作)虢妃魚母般(盤)。

古璽彙編2486,戰國
𩵦(蘇)徙。

古璽彙編2479,戰國
(蘇)文。

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219.附録6,戰國
肖(趙)𩵦(蘇)。

居延新簡EPT56.334,西漢
□候長蘇良六石具弩一,傷左撫。

漢印文字徵
淳于蒲蘇。

漢印文字徵
蘇氏。

漢印文字徵
蘇步勝。

鄯乾墓誌,北魏
室友廉蘇,賓無濫與。

王誦墓誌,北魏
民詠來蘇,逺至邇悦。

郭達墓誌,隋
民歌至晚,謡曰來蘇。

蘇威妻宇文氏墓誌,隋
大隋前納言開府儀同三司光禄大夫房公蘇威妻夫人宇文氏墓誌。

明質墓誌,隋
下車布德,百里來蘇。

高元珪墓誌,唐
國子司業蘇預撰。

唐該妻蘇洪姿墓誌,唐
夫人蘇氏,諱洪姿,武助縣人,則魏雍州主簿之長女。
《説文》:“蘇,桂荏也。从艸穌聲。”
“蘇”字構形演變之跡, 於上列器物文字歷歷可見: 由从木魚聲之“𩵦”發端, 繼而在“𩵦”上標“艸”, “𩵦”之木旁又變作“禾”, 終於形成“从艸穌聲”之後世定型。

☚ 莠   荏 ☛
000001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