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藿huà❶豆葉,嫩時可食。見“藜藿”。 藿 藿huò豆叶。泛指草木幼苗。《小雅·白驹》二章: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毛《传》: “藿,犹苗也。”《广雅·释草》: “豆角谓荚,其叶谓之藿。”陈奂《传疏》:“藿犹苗。菽之少者曰藿,因之凡草木之幼少者皆曰藿。” ☚ 鬷假 孽 ☛ 藿读音h·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虚郭切,入,铎韵。 上一条: 臛 下一条: 攉 藿huò〈文〉豆类作物的叶子 藿huò豆类植物的叶子。 藿huò指藿香(见《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想来《离骚》《文选》等书上所有的那些异草,也有叫作什么~、蒳、姜、荨的…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十七—十八·363) 藿豆葉也。《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鄭玄注:“藿,豆葉也。”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辛香 > 藿2 藿2 huò 亦稱“藿香”、“香菜”。脣形科多年生芳香草本,莖方,葉三角形,花白或紫色,古時用以調味,亦入藥。晉·左思《吳都賦》:“草則藿蒳豆蔻,薑彙非一。”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三月令·授時》:“香菜,藿也。有數種,宜肥地種之,此與荆芥同氣味而異,浙地甚多,中州亦蕃。” 藿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藿1 藿1 huò 亦作“𧆑”、“霍”。豆苗,亦用以稱豆葉。嫩時可食,古時祭禮,多用以爲羹。《說文·艸部》:“𧆑,尗之少也。”《正字通·艸部》:“𧆑,同藿。”《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藿。”毛傳:“藿猶苗也。”《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鄭玄注:“藿,豆葉也。”《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漢書·鮑宣傳》:“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盧兒皆用致富。”顏師古注:“劉德曰:‘視酒如漿,視肉如霍也。’霍,豆葉也。”《廣雅·釋草》:“豆角謂之莢,其葉謂之藿。”王念孫疏證:“藿爲豆葉,而云尗之少者,尗之少時葉嫩可食,或以物言,或以時言,其實一也。”南朝梁·王僧孺《傷乞人》詩:“葦席何由足,菽藿不能周。”《說文通訓定聲·豫部》:“霍,假借為藿。” 藿*huòDEBD 草木叶 草木叶树叶:木(木叶;木衣) 林衣 树衣 ☚ 绿叶 荷叶 ☛ 藿huò《本草纲目》谷部第24卷大豆(142)。药名。为大豆的叶,参见“大豆”条。 藿huò[书] (豆类作物的叶子) leaves of pulse plants 藿蔬菜名。亦作霍。《广雅·释草》释: 豆角谓之荚,其叶谓之藿。豆叶嫩时可食。汉人煮肉羹,特别是煮牛肉羹时,习惯加藿。“藿食”意指仅菜无肉之粗食。《后汉书·刘陶传》所谓“霍食之人”是指贫贱者。 藿huò
△藿huò19画 艹部 藿 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