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藕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藕节7386藕。官话。福建南平〖〗。闽语。福建厦门〖〗、漳平永福〖 〗。台湾〖〗。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菜 > 藕節
藕節  ǒujíe

睡蓮科植物蓮的根莖段節。圓柱形,黄棕色,有多數殘留的鬚痕,斷面有孔。乾燥品炒炭或製成粉。主治吐血、衄血。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五·蓮藕》:“藕節,氣味澀平,無毒,搗汁飲,主吐血不止。”

藕节

药名。出《药性论》。又名光藕节、藕节疤。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根茎的节部。主产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甘、涩,平。入肝、肺、胃经。止血,化瘀。治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煎服:炒炭9~15g(鲜品30~60g)。有报道可用于治疗鼻息肉。本品含鞣质、天门冬素及淀粉等。

藕节ǒu jié

《本草纲目》果部第33卷莲藕(19)。药名。
【基原】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根茎的节部。原植物详“莲子”条。
【别名】光藕节(《江苏植药志》),藕节疤(《中药志》)。
【性味】甘涩,平。
❶《日华子本草》:“冷。”
❷《本草汇言》:“味苦涩,气平,无毒。”
❸《纲目拾遗》:“藕节粉: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少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用主治】止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❶《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
❷《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生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
❸《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
❹《纲目拾遗》:“藕节粉:开隔,补腰肾,和血脉,散瘀血,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❺《本草再新》:“凉血养血,利水通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捣汁或入散剂。
【成分】含鞣质、天门冬素(Asparagine)、淀粉及维生素C等。
【药理】鲜用清热凉血,煅炭消瘀止血、收敛作用较强。实验证明能缩短出血时间。

藕节ǒujié

中药名。出唐·甄权《药性论》。别名藕节疤。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Gaertn. 根茎的节部。甘、涩, 平。入肝、肺、胃经。止血, 化瘀。治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 煎服: 炒炭9 ~15 克, 鲜品30 ~ 60 克。本品含鞣质、天冬素及淀粉等。

藕节

藕节

藕节,始载于《药性论》。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 Gaertn.根茎的节。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省; 原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品味甘、涩,性平。归心、肺、胃经。功能止血,消瘀。主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漏等证。尤以咳血、吐血、衄血为多用。鲜者其性偏凉,血分有热者更宜; 倘煅烧成炭,则收敛止血的作用更著。因其兼能消瘀,故虽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惟本品药性和缓,单用力薄,如血热妄行者,宜配入清热凉血剂中;瘀血阻滞者,则配入活血祛瘀剂中。煎服,10~15g;鲜品30~60g。
实验研究: 藕节含鞣质、天门冬素、淀粉等。

☚ 仙鹤草   乌贼骨 ☛

藕节

藕节白杂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根茎的节部。秋、冬二季或初春采挖根茎,洗净泥土,切下节部,除去须根,阴干。
味苦、辛,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润色。主要用于疠病,丹毒,皮肤病。

☚ 束花报春   虞美人 ☛

藕节ou jie

joints or sections of a lotus root,often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