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藏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藏历zànglì

〈名〉藏族的传统历法,创始于松赞干布时期,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中原文化使藏历更加完善。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仿照农历以干支纪年,以五行和十二生肖相配合命名,如火鸡年、金马年等。一年为365.27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纪年用十二生肖和四季。七世纪文成公主、八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化进藏,西藏也派人去中原学习历算,九世纪的*唐蕃会盟碑上,开始使用干支纪年和分孟、仲、季的记月法, 可见夏历对藏历有一定影响。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份和夏历相同,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到三年加一闰月,全年384日。藏历重视 “定望”,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以 “阴阳” 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鼠、牛、虎等代替十二地支。再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 相当于干支。从木鼠年算起, 每六十年一轮回, 藏语称为*“饶迥”, 即夏历的甲子。藏历采用二十四节气, 可计算五大行星运行位置和日月食。解放后, 藏族人民公历、藏历并用。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以月球圆缺周期为1个月,大小月份和夏历相同。1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共354天。每2年半至3年置1闰月,闰年为384天。藏历采用24节气,可计算5大行星运行位置和日月食。自1027年藏历阴火兔年开始,每60年称为1个“饶琼”,即夏历甲子。

藏历

藏历

中国藏族的历法。此历纪年以五行、十干、十二支配合。十干配五行并分阴阳,十二支则用十二属兽名。藏历9世纪初即已采用,今西藏拉萨大昭寺前保存的*唐蕃会盟碑有载。此历以月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 闰年13个月,全年384日,用以调整月份和季节的关系。藏历 “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日,“朔”不一定在每月初一。

☚ 万年历   回历 ☛
藏历

019 藏历

我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为阴阳历的一种,公元9世纪即已采用,吸收了汉族历法和印度历法的特点,到11世纪逐渐形成今藏历“《时轮历》”,18世纪后又吸收清政府《时宪历》作了修改,沿用至今,基本上与中国农历相同。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平年12个月,全年354日;闰年13个月,全年384日,用来调节月份和季节的关系。藏历重视定“望”,不重视定“朔”,即望必须在每月十五,朔则不一定在每月初一。如此藏历与中国农历的日序有时会相差一天。藏历亦采用干支纪年,以“阳阴”与“木、火、土、金、水”相配代替十天干(甲、乙等),以十二生肖(鼠、牛、虎……)代替十二地支(子、丑、寅……),再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成60干支,如甲子为阳木鼠,乙丑为阴木牛,丙寅为阳火虎……。1980年为庚申年,藏历为阳金猴年。藏历还采用廿四节气,并对五星运动和日、月食及西藏地区中长期天气作预报。1951年以后,除用公历外,每年还编制藏历出版发行。

☚ 天历   彝历 ☛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一种阴阳合历。始创于松赞干布时期。其纪年以阴阳、五行、生肖相配合,一年为365.27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65年中,置闰月24个,即每32.5月积满一个闰月。

藏历zang li

lunar calendar used by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藏历

lunar calander used by the Tibetan ethnic community
~新年Tibetan New Year Festival

藏历

藏族传统历法。历史悠久,据《汉藏史集》载,松赞干布时,曾特派聪明学子多人赴内地专学各种历法,均有所成。从敦煌出土藏文文献看,初已用十二生肖纪年,其吐蕃编年史,即以十二生肖记赞普大事记。7世纪文成公主、8世纪金城公主携历算等中原文献进藏,文成公主本人亦精历法、算术,其所传被称为“纳孜”,对吐蕃历法的发展颇有影响。吐蕃中期,开始用汉地五行说,使用“金木水火土”(晚期以“铁”代“金”)。约在11世纪初,开始采用“绕迥纪年法”,又称“胜生周期”,即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与阴阳相配,代替十天干,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相结,相当于干支纪年,每60年一轮回,即夏历的甲子纪年法。其第一胜生年为1027年,首年为阴火兔年。以后以此类推。以前曾一度用过印度“火空海”纪年法,但行之不久。其纪年与内地夏历算法相合,自唐代已有月份及有孟、仲、季之分,月份有大小之别,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每两年半至三年加一闰月,重视望口,每望日定在十五日。亦采用二十四节气,以利农时。藏史上历法学很多,有浦派、山洞派等。许多高僧因受佛教影响,在采用上述纪年法的同时,亦采用“佛历”,即以释迦牟尼生死或传教大事为准记年,称佛生后多少年,或佛涅槃后多少年。藏历旧称“霍儿达”,直译为“霍尔月”或“蒙古历”,实指阴历或夏历。五世达赖所著《黑白算答问》称: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依蒙古纪年法,当月为蒙历算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以冬至月后的第二月为正月,即夏历之“夏正”,此法经蒙古传入藏区,遂称“霍尔历”。在藏族高僧学者文献中,还提到“时轮历”,此法源自吉文译师,实与“绕迥纪年法”相同,略有差别,有时与夏历差一个月,故今藏历与夏历在“春节”时间上有差,即因此而致。藏历是藏族历法学一大发明,著述、图表等极多。藏历在十三世达赖时,每年历书由“历算局”(缅孜康——医算局)算出定版发行。今藏区是公历与藏历并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