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藉河流域治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藉河流域治理 藉河流域治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示范区工程,是我国第一个流域性大型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工程建设分二期:1998年,立项建设藉河示范区工程一期项目,项目区包括完整的藉河流域和北道区渭河流域的一部分,总面积1553.14平方公里,其中藉河流域1288.24平方公里,北道渭河片区264.9平方公里,涉及1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437个行政村,总人口64.02万人。工程建设总体框架为“一川(河谷川道区)”“两山(市区南北两山)”“四景区(秦城区南郭寺旅游景区、玉泉观公园、吕二沟森林公园休闲旅游景区和北道区北山公园)”“八条高效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38条重点治理小流域”。工程总投资26000万元。到2004年10月完工,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0.23平方公里,其中:梯田137.51平方公里,乔木林115.37平方公里,灌木林31.16.平方公里,经济林果165.92平方公里,种草26.74平方公里,生态修复43.53平方公里;新建治沟骨干工程7座,淤地坝29座,谷坊3124座,沟头防护717座,水窖1066眼,建成中心苗圃4个,环境绿化美化工程4处,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治理任务,并配套建设了一批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和城郊水保生态旅游型、绿色果品型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先后有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20多个地(州)市组团前来参观考察,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2002年9月,秦城区、北道区被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命名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先进县(区)”;2004年2月,天水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2005年3月,天水市水土保持局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藉河示范区工程二期项目涉及秦州、麦积、甘谷2区1县的13个乡(镇),230个行政村,总人口16.53万人,总土地面积693.7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623.74平方公里。项目建设区共涉及33条小流域,包括一期范围内需巩固提高的18条小流域(秦州区10条,麦积区8条),二期新扩展的15条小流域。工程总投资9863.69万元,于2007年开工,至2009年底,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2.74平方公里,其中:梯田19.93平方公里、水保林30.09平方公里、经济林果23.77平方公里、人工种草5.97平方公里、封禁治理62.98平方公里;新建小型淤地坝4座、谷坊784座。秦州区马鞍山、双沟洼、罗峪沟,麦积区中山沟、谢家沟,甘谷县马家河沟等10条小流域已初具精品示范小流域雏形。二期项目建设在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等方面取得成效。2009年6月,藉河示范区被水利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 麦积区中山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全景 ☚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十、百、千”示范工程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