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Jí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蔚县,山西之临汾,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亦收载。其注引 《万姓统谱》 云:“藉,即籍氏,藉琰,郑大夫。” (按: 其初,藉、籍可能为一姓,或为同姓之分族。今已为二姓。) 春秋时晋有藉偃; 秦、汉间有藉福。 参见 “籍” 条。 藉1.jiè ❶假借。揚雄《長楊賦》:“故藉翰林以爲主人。” ❷憑借,依靠。班固《西都賦》:“國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業。”杜篤《論都賦》:“世藉廱士之饒,得御外理內之術。” ❸以物襯墊。班固《西都賦》:“禽相鎮厭,獸相枕藉。” 2.jì ❶踐踏。《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騎之所蹂若,人之所踏藉。”《文選》作“籍”,《史記》作“躤”。 ❷見“藉2藉2”。 藉jiè顾也。元稹《放言》诗:“霆轰电烻数声频,不奈狂夫不~身。纵使被雷烧作烬,宁殊埋骨扬为尘。”不藉,不顾也。李山甫《落花》诗:“落拓东风不~春,吹开吹谢两何因。”姜夔《过桐庐》诗:“横看山色仰看云,十幅风帆不~人。记取合江江畔树,他年此处好垂纶。”言风帆行驶自快,不顾人之流连美景,惟有暗记他年好垂纶之处而已。《董西厢》二:“把那弓箭解,刀斧撇,旌旗鞍马都不~。”又四:“几番待撇了不~,思量来当甚厮憋。”《西厢》四之四:“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绣鞋儿被露水泥沾惹,脚心儿管踏破也。”《范张鸡黍》剧二:“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已不~。”关汉卿《拜月亭》剧:“如今索支持,如何回避,~不的那羞共耻。”藉不的,顾不得也。《三夺槊》剧:“打得匹不剌剌征 走电光,~不得众儿郎,过涧沿坡寻路慌。”《雍熙乐府》四《村里迓古》套《明皇哀告陈玄礼》:“贵妃上马娇无力,回鸾舞困乏,~不得鬓堆鸦。”又七《耍孩儿》套《稍刷行院》:“老鸨儿~不得板,一味地赸。狠撅丁夹着锣,则(只)得走。”按撅丁即龟奴。又十三《斗鹌鹑》套《知机》:“怪不着他一子不~,催寒暑玉兔东生,搬兴废红日西斜。”一子不藉,犹云一点不顾也。 藉 藉jí赋税。用如动词,收税。《大雅·韩奕》六章: “实墉实壑,实亩实藉。”郑《笺》: “毛《传》:“实墉实壑,言高其城,深其壑也。”郑《笺》: “藉,税也。”孔《疏》: “韩侯于是令其州内所有绝灭之国,高筑是城,浚深是壑。正是田亩,定是税藉,皆使之复于故常。”朱熹《集传》: “藉,税也。” ☚ 鞠讻 藏 ☛ 藉读音j·i(ˊ),为i韵目,属i—er韵部。秦昔切,入,昔韵。 ❶[狼藉]杂乱无章貌。 ❷欺凌;进贡。 ❸税;租税。 上一条: 耤 下一条: 籍
藉读音j·ie(ˋ),为ie韵目,属e—ie—üe韵部。慈夜切,去,祃韵。 ❶同“借”。凭借;依靠;假托。 ❷垫在下边的东西。 ❸垫衬。如:枕藉。 上一条: 借 下一条: 籍 藉接jiě❶铺;垫。例:铺~、衬~、垫~、压~。 ❍ 支~桌子,支~牢、支~稳。 ❷践踏;欺凌。例:糟~人、欺~人。 ❍ 给人搁~事,害~人。 ❸坐卧在某物上。例:坐~上。睡~上。 《汉语大字典》:“藉,铺,垫;践踏,欺凌;坐卧在某物上。”
藉趄qiē凭借;依靠。例:互相~腾着办事。 ❍ 凭~别人的手杀人。 ❍ 看眼色,~机而行事! 《左传·宣公十二年》:“敢藉君灵,以济楚师。”杜预注:“藉犹假借也。” 藉{}五7314①动背;(人)用脊背驮。闽语。福建福安〖 〗。②动踩。闽语。福建福州〖 〗、建瓯〖 〗。③介趁。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白)〗又〖 (文)〗。~你还没走哩,把𠰻事办一下。   藉jie垫着。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也。”苏轼《赤壁赋》:“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乎:于,在。既白,已经放亮。) 藉〈隐〉清代浙江杭州旧衣铺指数目九。参“大、土、田、東、里、春、軒、書、藉”。见清·翟灏《通俗编·识余》。 藉jí❶〈文〉践踏,凌辱。 ❷见470页“狼藉”。 ❸姓。 另见404页jiè。
藉jiè❶〈文〉垫子 △ 草~。 ❷〈文〉垫;衬 △ 枕~。 ❸见826页“慰(wèi)藉”。 ❹见980页“蕴(yùn)藉”。 另见365页jí。 藉○狼~(杂乱不堪)丨杯盘狼~丨声名狼~。 另见 jie。
藉❶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 ❷垫;衬:枕~︱~地而坐。 ○慰~(安慰)︱蕴(yun)~(指说话、神情或文章等含蓄而不显露)︱风流蕴~。 另见 ji。 藉jí❶ 草垫子。 ❷ 姓。 另见255页jiè。
藉jiè❶ 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草为藉。 ❷ 垫,凭借:枕藉。 ❸ 包含,聚积:蕴藉。 另见228页jí。 藉见[蘭藉] 藉jiè草垫。《周易·大过》:“藉用白茅。”《礼记·曲礼下》:“执玉,其有藉者裼,无藉者则袭。”孔颖达疏:“凡执玉之时,必有其藻以承于玉。”《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 藉(一)jiè (二)jí【辨形】 左下是耒,起笔是横,一捺变点。17画。形声。 【辨义】 藉(一) jiè ❶ 垫,衬: 枕藉。 ❷垫在下面的东西:以茅草为藉。 〔慰藉〕安慰。 〔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二)jí ❶乱七八糟:藉藉|狼藉|杯盘狼藉|声名狼藉。 ❷ 姓。 【辨析】二音主要区别是: 一、词性有所不同: 藉(一)jiè作动词、名词;(二)jí作形容词、名词,并作形容词性语素构成成语。 二、适用范畴不同:藉(一)jiè表示动作行为和物品名称;(二)jí表示事物状态,并用于姓氏。 【辨误】《简化字总表》注:“藉口、凭藉”的“藉”简化作“借”,“慰藉、狼藉”等的“藉”仍用“藉”。 藉jiè铺垫:~葳蕤而成坛畤兮,檠莲焰以烛兰膏耶。(七八·1962) 藉❶税也。《詩經·大雅·韓奕》:“實墉實壑,實畝實藉。” 鄭玄箋: “藉,税也。” ❷借也。《周禮·天官·甸師》:“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藉, 以時入之, 以供盛。”鄭玄注: “藉之言借也。” 《禮記·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鄭玄注: “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陸德明 《經典釋文》:“藉,在亦反。” ❸猶“廌”也。《儀禮·士虞禮》:“藉用葦席。” 鄭玄注: “藉,猶薦也,古文藉爲席。” ❹藻也。《禮記·曲禮下》: “執玉,其有藉者則裼。” 鄭玄注:“藉,藻也。” 陸德明 《經典釋文》:“藉,在夜反,下同。” ❺藉田也。《禮記·祭義》:“是故古者天子爲藉千畝。”鄭玄注: “藉,藉田也。”陸德明 《經典釋文》:“藉,在亦反,藉田,《説文》 作藉。”《春秋傳服氏注十》:“鄅人藉稻。” 注:“藉,耕種於藉田也。” (《鄭氏佚書》) 藉jiè❶ 草垫,垫子。《周易·大过》:“~用白茅。”《礼记·曲礼下》:“执玉,其有~者则裼,无~者则袭。” ❷ 枕藉,垫。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也。”苏轼《前赤壁赋》:“相与枕~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❸ 坐卧他物之上。《汉书·佞幸传·董贤》:“尝昼寝,偏~上袖。”(上:皇帝。)杜甫《玉华宫》:“忧来~草坐,浩歌泪盈把。” ❹ 凭借,依托。《史记·秦始皇本纪》:“不~公侯之尊。”李商隐《井泥四十韵》:“伊尹佐兴王,不~汉父资。” ❺ 借给。《吕氏春秋·精谕》:“弊邑寡君使下臣愿~途而祈福焉。”《史记·留侯世家》:“臣请~前箸为大王筹之。” ❻ 连词。假使。陆游《书浮屠事》:“~有之,有如是之能受者乎?” 另见246页jí。
藉jí❶ 践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吾弟。”《赤壁之战》:“羸兵为人马所蹈~,陷泥中,死者甚众。” ❷ 进贡。《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其~于成周。” 另见274页jiè。 藉*BDE5 (一)jiè❶<文>做衬垫的东西(见《说文解字》)。 ❷垫,衬:枕~。 ❸〈文〉凭借;依靠。 ❹“借”的繁体。 (二)jí❶杂乱,盛多:狼~。 ❷古代田制。借民力耕公田,即劳役地租。 ❸姓。 藉凭借;借托(託);垫衬:~端/~故/~口/~以/~手/~助/~使/凭(慿)~/(以上可作“借”)/慰~/蕴~/枕~。又音jí:狼~。
藉jièJ176 “借”的异体。 藉jiè;jí(一) 慈夜切,去祃。 ❶祭祀用的草垫。《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烝兮兰~,奠桂酒兮椒浆。” ❷衬垫;垫上。孟浩然《还山贻湛法师》:“平石~琴砚,落泉洒衣巾。” ❸坐,卧。孙绰《游天台山赋》:“~萋萋之纤草,荫落落之长松。” ❹借予,借给。李斯《谏逐客书》:“~寇兵,赍盗粮。” ❺凭借,依靠。贾谊《过秦论》:“不用汤武之贤,不~公侯之尊。” ❻慰藉,宽解。见“尉藉”。 (二) 秦昔切,入昔。践踏,欺凌。《吕氏春秋·孝行》:“杀夫子者无罪,~夫子者不禁。” 〖藉〗 (一)粵 ze6〔謝〕/ ze3〔借〕普 jiè ❶ 草墊子。《易經 . 大過卦 . 初六》:「〜用白茅。」(白茅:茅根。) ❷ 墊。蘇軾《前赤壁賦》:「相與枕〜乎舟中。」 ❸ 憑藉,依靠。賈誼《過秦論》:「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公侯之尊。」(陳涉:陳勝。) ❹ 連詞,假使。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假使免於斬首,前去守邊而死的人,十個也有六七個。)
(二)粵 zik6〔夕〕普 jí ❶ 踐踏,欺凌。《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今我在也,而人皆〜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 ❷ 散亂,亂七八糟,有詞語「狼〜」。《前赤壁賦》:「杯盤狼〜。」
藉㊀ ji❶践踏,侮辱。 ❷藉藉,杂乱众多。如:声名藉甚。 ❸姓。㊁ jie❶垫,衬。如:枕藉。 ❷垫在下面的东西。 ❸同“借”。 藉jíⅠ [书] ❶ (践踏) tread on;trample underfoot ❷ (凌辱) insult;humiliate ❸ (贡献;进献) offer or present (to one's superior); pay tribute (to a suzerain or emperor) ❹ (顾念;顾惜) think about;be concerned about;value;care for ❺ (用绳缚) tie up;bind fast Ⅱ [书] (盛;多) many;much;more Ⅲ (姓氏) a surname: ~ 谈 Ji Tan 另见 see also jiè。
藉jièⅠ ❶ [书] (垫) mat;mattress ❷ (衬垫) pad Ⅱ ❶ (以物衬垫) place sth. underneath ❷(假托) use as a pretext ❸ (凭借) make use of 另见 see also jí。 藉jí ❹ 杯盘狼藉|声名狼藉|血肉狼藉|赃污狼藉 另见jiè。
藉jiè❶ 藉草枕块|藉枕图史
❷ 枕藉经史
❸ 赍粮藉寇
❹ 缠绵蕴藉 另见jí。 *藉jí17画 艹部 (1) 〈书〉 杂乱;众多: ~~|狼~。 (2) 姓。 另见jiè(193页)。
*藉jiè17画 艹部 (1) 古代祭祀朝聘时垫在祭品和礼品下面的东西,后泛指垫在下面的东西。 (2) 〈书〉 铺;垫: 枕~|死者相~。 另见jí(174页)。 藉 ☚ 荐 茨 ☛ 藉★常、繁◎常
本义读jiè,见196页“借”。又用于“慰藉”,安慰。又读jí,用于“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辨析】 ❶“藉”又是“借”的繁体字。 ❷藉/借/籍 根据《简化字表》规定:“藉”读jiè时,用于“藉口”“憑藉”等简作“借”,作“借口”“凭借”,用于“慰藉”“枕藉”不简化;读jí时,不简化,如“狼藉”“杯盘狼藉”。“籍”与“藉(jí)”古代多通用,如“狼藉”“藉田”(古代君主为表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亲自耕田种地)也作“狼籍”“籍田”,但“书籍”“籍没”通常不作“书藉”“藉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