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薏苡附子败酱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方。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为粗末,每服一方寸匕,水煎顿服。功能排脓消肿。治肠痈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脉数者。方中苡仁利湿消肿毒;败酱草排脓破血;少佐附子之辛热,以行郁滞之气。

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卷中

【组方药物】 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主要功效】 排脓消肿。
【适应病证】 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
【临床验证】 1.慢性阑尾炎:本方加减(腹痛甚加川楝子、玄胡、没药各10克;发热恶寒,恶心欲呕,大便秘结加半夏10克,生大黄6克,金银花30克;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者加红藤3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腹胀纳呆者加厚朴、枳壳各10克;右下腹触及条索状肿块者加桃仁10克,夏枯草15克;孕妇加桑寄生、黄芩各10克,川断15克;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者加蒲公英40克,连翘10克)治疗93例,结果痊愈78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陕西中医》1990;8:365)。2. 霉菌性肠炎:本方加减24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5例,好转2例,痊愈率为70.83%,总有效率为100%(《广西中医药》1988;11(5):15)。
【方义分析】 本方所治的肠痈系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之证。方用薏苡仁利湿排脓,消肿;附子辛温大热,散寒止痛,行滞开结;败酱草破血祛瘀,排脓消肿治痈。三药相配,散寒除湿,破瘀排脓消肿。

薏苡附子败酱散yìyǐfùzǐbàijiàngsǎn

《金匮要略》方。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为粗末, 取一方寸匕, 水煎顿服。功能排脓消肿。治肠痈已成脓, 身无热, 肌肤甲错, 腹皮急, 按之濡, 如肿状, 脉数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