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薇拉·米哈伊洛夫娜·英蓓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薇拉·米哈伊洛夫娜·英蓓尔《诗人小传·薇拉·米哈伊洛夫娜·英蓓尔》 苏联俄罗斯女诗人。苏共党员(1943年起)。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在其早期作品中已可见她成熟期作品的特点:浓郁的生活情趣、雅致而冷静的讽刺。诗集《目标和道路》(1925)和《献给死去的儿子》(1927)反映了诗人对新社会创造性力量的热情和兴趣。在二十年代中期英蓓尔与构成主义(亦称“结构主义”)艺术家接近,就在那时曾作为新闻记者、特写作家、散文作家尝试并显示了自己的才能。诗集《低声》(1932)对人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观察、研究,表达了新的、亲切的人际关系。卫国战争时期英蓓尔处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她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刻画了英勇的城市保卫战,写有诗集《列宁格勒的思索》(1942)、长诗《普尔科沃子午线》(1943)等,后者获1946年苏联国家奖金。战后的作品中包括以列宁为主题的诗集《四月》(1960),有关文学创作经验的专著《灵感和技巧》(1957),诗集《时间调查表》(1971)等。 英蓓尔是位善于沉思、冷静审慎的女诗人。她的诗风格严谨、偏重理性。在作品中诗人对人和时代的关系表达了精湛的见解。英蓓尔还为儿童创作了不少广为人知的诗歌和散文。她的作品被译为德文、芬兰文、塞尔维亚文等。曾被授予三枚勋章及各种奖章。 薇拉·米哈伊洛夫娜·英蓓尔 苏联俄罗斯女诗人。苏共党员(1943年起)。1910年开始发表诗作。在其早期作品中已可见她成熟期作品的特点:浓郁的生活情趣、雅致而冷静的讽刺。诗集《目标和道路》(1925)和《献给死去的儿子》(1927)反映了诗人对新社会创造性力量的热情和兴趣。在二十年代中期英蓓尔与构成主义(亦称“结构主义”)艺术家接近,就在那时曾作为新闻记者、特写作家、散文作家尝试并显示了自己的才能。诗集《低声》(1932)对人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观察、研究,表达了新的、亲切的人际关系。卫国战争时期英蓓尔处在被围困的列宁格勒,她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刻画了英勇的城市保卫战,写有诗集《列宁格勒的思索》(1942)、长诗《普尔科沃子午线》(1943)等,后者获1946年苏联国家奖金。战后的作品中包括以列宁为主题的诗集《四月》(1960),有关文学创作经验的专著《灵感和技巧》(1957),诗集《时间调查表》(1971)等。 英蓓尔是位善于沉思、冷静审慎的女诗人。她的诗风格严谨、偏重理性。在作品中诗人对人和时代的关系表达了精湛的见解。英蓓尔还为儿童创作了不少广为人知的诗歌和散文。她的作品被译为德文、芬兰文、塞尔维亚文等。曾被授予三枚勋章及各种奖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