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薄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薄荷》

明·李时珍

薄荷,人多栽莳2。二月宿根生苗3,清明前后分之4。方茎赤色,其叶对生,初时形长而头圆,及长则尖。吴、越、川、湖人多以代菜5。苏州所莳者,茎小而气芳,江西者稍粗,川蜀者更粗,入药以苏产为胜。《物类相感志》云:凡收薄荷,须隔夜以粪水浇之,雨后乃可刈收6,则性凉,不尔不凉也7。野生者,茎叶气味都相似。

1薄荷:读作(bo he)。2莳(shi):栽种,种植。3宿根: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冬季茎叶枯萎以后,根可以继续生存,至翌年春季重新萌发新芽,这种根称为宿根。4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四月上旬。5吴、越:指今江浙一带。6刈(yi):割。7不尔:不这样。

【析点】 薄荷可入药,此乃医家所知,故作者对其介绍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即突出对其药效的说明:一,何处薄荷入药效果最好? 作者介绍了苏州、江西、川蜀诸地品种,认为“以苏产为胜”;二,如何收割薄荷才不致影响其药效? 作者引经据典强调了两点,即隔夜浇粪和雨后收割。

由于薄荷“人多栽莳”,所以作者介绍的重点是人们自己栽种的薄荷,甚至细致地描绘了薄荷茎叶的形状,使人如见一幅插图;而对野生薄荷只用一句——“茎叶气味都相似”,一笔概括;亦可见出本文之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薄荷bòhe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卵形或长圆形,茎、叶有清香。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也可以做药材。
另见26页báo;本页bó。

薄荷bòhe

〈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清凉的香味,可入药,也可提取薄荷油,加在糖果、饮料里:薄荷糖|有薄荷味儿。
另见17页báo、37页bó。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薄荷
薄荷  bóhé

亦稱“蕃荷菜”、“吳菝𦽅”、“南薄荷”、“金錢薄荷”。脣形科,多年生草本。莖方形,被微柔毛。葉對生,卵形或長圓形,有腺點。夏秋開花,脣形,有紫、紅、白諸色,簇生於葉腋,花冠淡紫色,四裂。小堅果卵球形。莖葉有異味,可提取芳香油、薄荷腦,亦入藥,作茶飲。遍產我國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薄荷》:“〔釋名〕菝𦽅、蕃荷菜、吳菝𦽅、南薄荷、金錢薄荷。〔集解〕時珍曰: 薄荷人多栽蒔,二月宿根生苗,清明前後分之,方莖赤色,其葉對生,初時形長而頭圓,及長則尖,吳越川湖人多以代茶。”《三才圖會·草木》:“薄荷處處有之,莖葉似荏而尖長,經冬根不死,夏秋採莖葉暴乾用之。”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薄荷》。

薄荷【同义】总目录


薄荷醉猫菝𦽅蕃荷
薄荷

薄荷

象征金风送爽,发人清醒。

☚ 槟榔   大黄 ☛

薄荷

薄荷

象征品德,操守。

☚ 紫藤   垂柳 ☛

薄荷herba menthae

辛凉解表药。出《雷公炮炙论》。见《猪经大全》。又名南薄荷、龙脑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全草或叶(图1、2)。切断,生用、炒用或炒炭用。主产江苏、浙江、江西。辛,凉。入肺、肝经。功能疏风散热,清利头目,解毒,透疹。主治:❶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配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荆芥、芦根等,如银翘散。
❷风热目赤,羞明流泪,配甘菊花、甘草,如薄荷散(《普济方》)。如兼咽喉肿痛,与川芎、桔梗、硼砂、白矾、黄芩、青黛等同用, 如薄荷散(《农学录》)。牛、马15~45克; 猪、羊3~1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表虚自汗及阴虚发热者忌用。茎叶含挥发油, 其主要成分为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 还含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莰烯(camphene)、柠檬烯(limone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蒎烯(pinene)、薄荷烯酮(menthenone)等。薄荷醇局部应用,可治神经痛、瘙痒等引起的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后者的作用较强。用小鼠作实验, 对离体小肠, 薄荷精油有解痉作用, 对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疗作用。外用能麻痹神经末梢,有止痒、止痛作用。内服少量能兴奋中枢, 使皮肤毛细血管开放, 促进汗腺分泌, 使体温发散, 有解热发汗作用。

图1 薄荷

图2 家薄荷


薄荷mint

夏秋季重要蜜源植物。学名Mentha haplocalyx Briq.。别名野薄荷、蔷荷菜。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茎4棱,被白色微柔毛。单叶对生,叶长圆形或卵形,叶缘锯齿状。轮伞花序腋生,呈球状;花小,淡紫色。蜜腺位于花冠内子房基部。小坚果卵球形。(见图)

薄荷


原产北温带。有短花梗和长花梗两个类型。前苏联、日本、美国、英国分布较多。英国、美国栽培者多为长花梗类型。中国以短花梗品种居多,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以江苏省盐城、淮阴、南通、海门和安徽省北部栽培面积最大,浙江次之。薄荷适应性较强,多种植在平原地区,耐盐碱,喜温暖湿润,但花期忌旱涝。野生种常生在路旁、水沟边,河岸边或其他水边湿地。
野生薄荷多在7~9月开花,花期长达一个多月。栽培薄荷因栽培时间不同而花期不一。在江苏北部一年开花2次,第1次7月开花,花期长20多天,花量大,泌蜜丰富,一群蜂可产蜜20~30千克;第2次9月开花,花量较少,泌蜜量较小,一群蜂可产蜜5~8千克。薄荷蜜源较稳产,在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土壤湿润的条件下,泌蜜丰富。蜂蜜呈深琥珀色,不易结晶,具有浓郁的薄荷香味,清凉可口,可配制夏季饮料。

薄荷mint

唇形科 (Labiatae)薄荷属以嫩茎为食的栽培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学名Men-tha arvensis L. var.piperascens Holmen,古名茇葀、 菝𦽅, 别名蕃荷菜。 染色体数2n=2x=12、60、72、54、64及92。嫩茎叶为清凉调料。茎叶含有薄荷油(C10H20O)1%,其主要成分薄荷醇,占70~90%、薄荷酮占10~20%,此外还有薄荷霜(C16H18O)、樟脑萜、柠檬萜等。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发汗、驱风、清暑、化痰及杀菌等功效。可入药。也可加入糕点,或作为牙膏、香皂的添加剂。
原产于北温带。苏联、日本、英国、美国分布较多,朝鲜、法国、德国、巴西也有栽培。中国各地都有栽培,以江苏、浙江为多。
地下匍匐茎,地上茎横切面方形,高30~60厘米。叶对生,呈卵形或长卵形,叶缘锯齿状。茎及叶柄倒生茸毛。花紫色,唇形,集生于叶腋。


薄 荷


薄荷有短花梗和长花梗两个类型。英美栽培以长花梗品种的绿薄荷(M.viridisL.)、姬薄荷(M.pulegium L.)、西洋薄荷 ( M. piperi-ta L.)较多。日本栽培品种有日本薄荷(M.japonica),其他国家还有用皱叶薄荷(M. crispa)作栽培品种的。中国栽培以短花梗的品种较多。薄荷依茎叶形状、颜色又分为青茎圆叶种、紫茎紫脉种、灰叶红边种、紫茎白脉种、青茎大叶尖齿种、青茎尖叶种及青茎小叶种等7类。
薄荷地下茎、匍匐茎、地上茎与种子均可用来繁殖。栽一次可收2~3年。薄荷喜温暖干燥,但花期要避免旱、涝,以防薄荷油产量下降。薄荷应择晴天露水干后收割。收割留茬要高,收割后勿堆压发热,应及时晒干送工厂蒸馏提炼。菜用薄荷茎高20厘米可陆续采摘茎尖供食。热带地区四季均可采收,但以4~8月产量最高。通过拔除病株,降低地下水位,清洁田园,可以减轻锈病为害。虫害有小地老虎(见蔬菜虫害)。

薄荷mint

Mentha arvensis var.piperascens,别名水薄荷、鱼香草、苏薄荷、蕃薄荷。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2x=12,60,72,54,64,92。地上茎四棱形,高30~60cm,地下茎匍匐生长。叶对生、卵形,叶缘有锯齿,具清凉浓香。轮伞花序,花淡紫色、唇形,生于叶腋。中国栽培的多为短花梗品种。以茎叶形状和颜色可分为青茎圆叶种、紫茎紫脉种、灰叶绿边种、紫茎白脉种、青茎大叶尖齿种、青茎尖叶种和青茎小叶种。薄荷原产北温带,俄罗斯、日本、英国、美国分布较多,中国各地均有零星栽培。喜阳光,要求湿润环境,适应性强,不择土壤,常生于水旁、沟边湿地。播种和扦插法繁殖。薄荷可作潮湿低洼地的地被植物,生长势强,很快即可覆盖地面。又为香料园主要植物之一。


同属栽培种有绿薄荷(M.viridis)、姬薄荷(M.pulegium)、西洋薄荷(M.piperita)、日本薄荷(M.japonica)、皱叶薄荷(M.crispa)等。

薄荷

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全草或叶。主产江苏、浙江、江西。辛,凉。入肺、肝经。疏风,散热,解毒,透疹。
❶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牙痛,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煎服:2.4~6g。宜后下。
❷治漆疮,疥癞。捣汁涂或煎水洗。茎叶经蒸馏得到的饱和水溶液名薄荷露,内服治头痛,热嗽,耳目咽喉口齿诸病。茎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另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等。薄荷醇局部应用可使皮肤、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引起皮肤、黏膜血管收缩,久之则有刺激作用而致充血;对离体小鼠肠管有解痉作用。

薄荷mint

Mentha sp.,又称菝藺、番荷菜。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2n=2x=12,60,72,54,64,92。原产于北温带。日本、英国、美国等分布较多,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株高约1 m,匍匐而生。茎方形。叶对生,呈卵形或长圆形,叶缘锯齿状。茎及叶柄倒生茸毛。花紫色,唇形,集生于叶腋。喜温暖干燥。花期忌旱涝。地下、地上茎与种子均可繁殖。薄荷有短花梗和长花梗两个类型。英、美等国家栽培以长花梗品种的绿薄荷、姬薄荷、西洋薄荷较多,日本栽培品种有日本薄荷,中国多为短花梗品种。茎叶用于提取芳香油的原料,也供药用;茎尖可供菜用。

薄荷类型

薄荷

别名薄荷菜、南薄荷、夜息花。多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有清凉芳香气。茎四棱。叶对生。花序腋生。果长圆形。全疆有分布。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利咽的功能。药用地上部分。主治风热感冒、麻疹初发、高烧、咽痛、咳嗽、乳腺炎初期、中暑头昏、口渴等病症。杀虫植物,对蚜虫、棉蚜有效。

薄荷

唇形科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50~60 cm。轮伞花序腋生,花期7~10月。生长最适温度20~30℃。适宜pH6.5~7.5的砂壤土。中国南方一般11月栽植,夏、秋收获2~3次;北方4~5月栽植,大约9月收获1次。鲜茎叶含薄荷油0.8%~1.0%,干燥茎叶含油1.3%~2.0%。又称亚洲薄荷。株高60~80 cm,具水平匍匐根状茎自然蔓延成片。茎四棱,叶对生,长椭圆形,长8~10 cm,宽3~5 cm,先端急尖,基部圆楔形。叶片鲜绿至暗绿,缘齿深锐。叶柄长1~2 cm。花两性轮伞花序腋生,小花花冠淡紫色,4~5 mm。小坚果,黄褐色。长圆形,果期9~11月。1000粒重1 g。中国原产,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台湾等省大面积种植。适应性强,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的地区植物体含油量高。用茎或地下根茎扦插繁殖。也可用不带叶的茎,切6~10 cm小段,按30 cm行距开沟埋茎。7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割茎枝,摊放田间晒至半干蒸馏,得油率0.5%~0.6%。油芳香清凉,用于牙膏、香皂、烟草、糖果、饮料生产。医药作健胃、止痒、镇痛和清凉油等。生产栽培还有胡椒薄荷、香柠檬薄荷和留兰香薄荷等种。

薄荷herba menthae

系一种中药。为多年生唇形科草木植物薄荷的茎叶,内含有薄荷脑、薄荷酮、薄荷酯等成分,有发散寒热、消炎、止痒和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可制成薄荷脑、薄荷水、薄荷醑、薄荷油等,用于治疗牙痛,喉痛、鼻塞、感冒、肠道胀气等。治疗感冒1次量3~9g水煎服,可与其他药伍用。

薄荷

薄荷Bohe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高30-60厘米。茎四棱。叶对生,具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状椭圆形。轮伞花序腋生;花萼筒状钟形,具10脉;花冠淡紫色,微二唇形,合瓣;雄蕊4,成2强雄蕊;子房4深裂,花柱基生。小坚果4,卵球形。分布全国各地。有时栽培。全草入药,有镇痉、发汗、解热功效;全草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等医药、化妆等工业原料。

☚ 甘薯   益母草 ☛

薄荷bò hé

《本草纲目》草部14卷薄荷(36)。药名。
【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或家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var.piperascens (Malinvaud) C.Y.Wu et H. W.Li的全草或叶。
【别名】蕃荷菜(《千金·食治》),菝𦽅、吴菝𦽅(《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猫儿薄苛(《履巉岩本草》),升阳菜(《滇南本草》),薄苛(《品汇精要》),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汇》)。
【性味】辛,凉。
❶《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凉,辛。”
❷《医林纂要》:“辛,寒。”
【归经】:“入肺、肝经。”
❶《汤液本草》:“手太阴、厥阴经药。”
❷《本草新编》:“入肺与包络二经,亦能入肝、胆。”
【功用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❶《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气,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❷《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
❸孙思邈:“煎汤洗漆疮。”
❹《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❺《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❻《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❼《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❽《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❾《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引此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要为膏。”
❿李杲:“主清利头目。”
⓫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及风寒汗出。”
⓬《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痛、霍乱吐泻、痈、疽、疥、癞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⓭《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⓮《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⓯《本草再新》:“消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八分至二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脑(Menthol)薄荷酮(Menthone)、d-8-乙酰氧香芹艾菊酮(d-8-Acetoxycarvotanacetone)、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甘菊环烃(Azulene)、薄荷烯酮(Menthenone)、柠檬酸、茨烯等。
【药理】
❶抗菌、抗病毒:体外试验薄荷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单纯疱疹病毒、ECHo1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❷发汗解热:内服薄荷少量,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从而达到发汗解热作用。
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薄荷油、薄荷脑、薄荷酮对小鼠或兔体外肠管有抑制作用。对小鼠体外小肠,薄荷油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薄荷油有健胃作用。给大鼠口服薄荷脑有利胆作用。
❹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薄荷脑有祛痰作用,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薄荷对呼吸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薄荷脑能促进分泌,使黏液稀释,易于排出而缓解症状。
❺局部刺激作用:薄荷脑可刺激皮肤末梢感受器,首先产生冷感,继则有轻微灼热感,并可慢慢地渗入皮肤内,引起长时间充血,同时也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组织的血管变化,调整血管功能,而达到治疗作用。
❻其他:薄荷脑有麻醉、镇痛、止痒、抗炎作用。薄荷油能抑制阴道滴虫,能祛除犬及猫体内的蛔虫。

薄荷

薄荷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卵形或长圆形,有腺点,揉碎后味芳香。秋季开唇形花轮生于叶腋花红、紫红或白色。用分株、扦插或种子繁殖,性喜温暖、干燥,根耐寒。中医学上以茎叶入药,本草纲目载:“薄荷茎叶气味辛、温、无毒。主治绒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清、下气”。湖南栽培较广,尤以永州薄荷最为著名,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在于红杆绿叶,芳香味美,亩产优质薄荷达150至250公斤。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销往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国。

☚ 苡米   山苍子 ☛

薄荷bòhe

中药名。出《雷公炮炙论》。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的全草或叶。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辛, 凉。入肺、肝经。疏风散热, 解毒透疹。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麻疹透发不畅, 煎服: 3 ~6 克。宜后下。本品含挥发油, 其主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内服兴奋中枢神经, 并有发汗解热作用。薄荷醇局部应用可使皮肤、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 引起皮肤、黏膜血管收缩, 久之则有刺激作用而致充血; 对离体小鼠肠管有解痉作用。

薄荷

薄荷

薄荷

薄荷, 又名蕃荷菜、菝𦽅、南薄荷、薄苛、菠荷。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Iyx Briq.的地上部分。通常每年可采收2次,第一次(头刀)于7月,第二次(二刀)于10月上中旬,选晴天割取,晒干或阴干。
茎方柱形,长15~35cm,直径2~4mm,表面黄褐色、淡绿色或紫棕色,节明显,节间长3~7cm,被白色绒毛,上部有对生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常中空。叶对生,叶片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呈长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7cm,宽1~3cm; 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淡绿色或灰绿色,被有白色绒毛及腺鳞,质脆。枝端常有轮伞花序腋生,黄棕色,见有花冠与花萼,花冠淡紫色,花萼钟状。气芳香,味辛凉。主产于江苏、江西等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品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主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瘾疹瘙痒等证。《本草纲目》论本品之功曰:“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为风热所致诸证之要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可与荆芥、银花、连翘、桔梗等药同用,如《温病条辨》银翘散。用治麻疹初期,风热外束,疹出不透,可借本品宣散之功,以助疹透发,常与蝉衣、牛蒡子等同用。风疹瘙痒亦可用之,如《永类钤方》以本品配蝉衣等分为末服。用治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一般常与菊花、桑叶等同用。若肝郁化火,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头晕头痛者,可与夏枯草、菊花等同用。用治风热上壅,咽喉疼痛,有疏风宣肺,利咽喉之功,常同桔梗、僵蚕等配伍,如《喉科秘旨》六味汤。《本草新编》谓本品“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此亦本品味辛气香之故。所以《局方》逍遥散中少入薄荷,可助柴胡以散郁疏肝。此外,《普济方》治衄血不止,用薄荷汁滴之。孟诜《必效方》治蜂螫伤,用薄荷挼贴之。《医说》治火毒生疮如炙,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用薄荷煎汁频涂。煎服,3~6g。其气芳香,不可久煎,宜作后下。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不止者忌服。
实验研究: 新鲜薄荷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达香酸、咖啡酸、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和多种游离氨基酸如苏氨酸等。
薄荷醇与薄荷酮对皮肤均有刺激作用,通过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先产生冷的感觉(皮肤温度并不降低),随后有轻微刺灼感,且可缓慢透入皮内,引起局部血流的增进,而发挥消炎镇痛作用。薄荷醇能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降低其粘稠度,缓解局部炎症反应。薄荷油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它的健胃作用,可能与刺激嗅觉及味觉有关。给动物口服薄荷醇,有利胆作用,体外试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 地椒   桑叶 ☛

薄荷

薄荷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阴干。
茎呈方形,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棕色、紫褐色或鲜绿色,密生白色茸毛,有对生分枝,有节。断面黄白色,空心。叶对生在节上,有柄,叶片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7cm,宽1~3cm,有锯齿,表面暗绿色,背面稍浅,有细小的毛,叶多抽皱而扭曲,质脆易碎。轮伞花序腋生,淡紫色。有特殊辛凉香气,味辛凉。
薄荷为少阳人药。功能发散风热、利咽喉、解郁下气。主要用于中风热盛、中风热证、风热、咽喉诸病及小儿诸热。如《东医寿世保元》凉膈散火汤,用本品配生地、忍冬藤、连翘各8g、山栀子、知母、石膏、防风、荆芥各4 g,以发散风热,滋阴泻火。本品又用于滞气、伤寒痞气,如《东医四象新编》薄荷煎,用本品配苦参8g,以发散风热,解郁下气,用于滞气,伤寒痞气。常用量2~10g。

☚ 轻粉   猪苓 ☛

薄荷

peppermint


薄荷

mint


薄荷

peppermint


薄荷

peppermint(herb)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