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毛家嘴遗址西周前期文化遗址。位于湖北蕲春县城东北约30公里处。1957年发现。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试掘。遗址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主要发现为两处木构建筑2迹。其中一处发现排成行列的木柱109根,周围残存一些排列整齐的木板墙,为3间呈“L”形排列的房屋遗迹。其中两间保存较好,均长约8米,宽4.7米。在3间房子附近,还发现有木制楼梯残迹和大块平铺的木板,表明这是一组以木材为房架,以木板为墙板和楼板的规模较大的干栏式建筑2迹。另一处地点发现木柱171根,也有木板墙和平铺木板遗迹。遗址出土的遗物有鬲、鼎、簋、爵、尊、盘、罐等陶器,锛、斧、刀、镞等铜器。还出有残漆杯、木瓢、卜骨、卜甲、竹编积物和成堆的稻谷遗迹。遗址上层出有少量东周和汉代遗物。东周遗物有铜剑、镞和陶鬲、豆、罐等。毛家嘴遗址西周铜爵和陶簋、陶尊等器与中原地区晚商和西周时期同类器物接近。而有些器物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有人认为有的陶鬲是楚式鬲的早期形态;也有人认为,毛家嘴遗址与江汉地区土著文化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