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蔺相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初为赵宦者令缪贤门客。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受命携“和氏璧”,至秦换取十五城。因见秦王贪爱宝玉而无意归城,乃设计遣从者着粗衣抄近道将璧送回,史称“完璧归赵”。惠文王因拜其为上大夫。惠文王二十年,随王会秦昭王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上,秦王侮辱赵王,秦臣亦要挟赵割地献城。他不顾个人安危,同秦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挫败了秦的企图。归国后因功被封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以其“徒以口舌为劳”,不甘位居其下,声言要当众加以侮辱。他从团结御侮、共抗强秦的大局出发,坚持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原则行事,对廉颇处处予以避让。后廉颇闻知实情,大为惭愧,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秦见赵将相和偕,国势复强,多年不敢加兵于赵。长平(今山西高平北)之战时,他虽病笃而仍忧国事,说谏赵王不要以赵括替代廉颇,赵王拒听,因有长平之败。

蔺相如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随赵王到渑池与秦王相会,挫败了秦王侮辱赵王的诡计,以功封为上卿。对不服气自己的廉颇能宽容谦让,使之愧悟。后两人结为团结御侮的知交。

☚ 陆口   渑池会 ☛
蔺相如

蔺相如

潘岳《西征赋》:“超入险而高会,杖命世之英蔺。”英蔺,犹言杰出的蔺相如。蔺相如,战国时赵人。以著名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为国争光,位至上卿,又以于国内能退避大将廉颇,成刎颈之交,而名震诸侯、声传后世(事迹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蔡女   箕子 ☛

蔺相如lìn xiàng rú

〖名词〗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随赵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没有受屈辱,因功任上卿(2)。《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蔺相如保全和氏璧,是天意啊!

蔺相如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名臣。原是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得到了著名的和氏璧。秦昭王闻之,声称愿以十五城交换这块璧玉。赵人知道这是强索,但又不敢不给。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使者。这时,缪贤便把他推荐给了赵王。他奉命怀璧入秦,献给秦王。秦王赏璧之后,并无偿城之意。他以计索回,终得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 (前279),侍随赵王赴渑池 (今河南渑池西) 和秦王相会,又挫败秦王的阴谋,使赵王没有受辱。回国之后,以功封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自以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相如只有口舌之劳,因此很不服气,想当众羞辱他一番。他始终以国家为重,再三退让。廉颇很受感动,肉袒负荆,上门请罪,二人竟成刎颈之交。

☚ 廉颇   韩非 ☛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强索赵“和氏璧”。他受命携璧入秦,当廷陈词力争,终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随赵王赴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因善于应对,使赵王免遭屈辱,擢为上卿。对赵相廉颇能一再容忍谦让,使其感悟,成为知交。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名臣。初为缪贤舍人。赵得楚和氏璧,秦昭王强索此璧。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赴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因功拜为上卿,位处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忌妒,声言“必辱之”,如不与争列,回避谦誏,并曰: “我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廉颇愧悟,二人遂成知己。《史记》有传。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人,原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向赵强索“和氏璧”,蔺相如奉使入秦,当廷力争,使完璧归赵。惠文王二十年 (前279)秦、赵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孝成王,以强请秦王击缶,赵御史当廷记录,不使赵王受辱。因功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乐,欲辱相如。他退避谦让,“先国家之急”,使廉颇愧悟,遂成刎颈之交。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初为缪贤舍人。赵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要以十五城的代价索取此璧。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没有被屈辱,因功拜为上卿,位在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忌妒说: “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听后,每朝常称病,不与争列。外出遇见时,也尽力回避。他的门人感到是种耻辱。他说: “我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到后,感到惭愧,肉袒负荆,至门请罪, 遂为刎颈之交。由于二人和好,征战有功,赵曾称强于列国。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名相。赵人,初为宦者令舍人。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愿以十五城易之。赵知秦诈。相如献璧与秦,秦王果无意给赵十五城,相如怒斥秦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秦王令赵王鼓瑟,相如逼秦王击缻,秦终不能加胜于赵。归国,拜上卿,位于廉颇之上。廉颇不服,相如有意避让,晓以先国家之急,廉颇感悟,结为刎颈之交。将相团结,加强了赵国的实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