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蜜饯candied vegetable以蔬菜为原料,利用多量食糖的保藏作用制成的食品。蔬菜经糖制后,不但具有良好的保藏性,其色香、味、外观和质地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蜜饯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最早是用蜂蜜制作,常依其干湿状态分为湿态、干态和半干态三类,蔬菜蜜饯以干态或半干态居多。 蔬菜蜜饯是通过增加蔬菜的含糖量,降低制品中的含水量,增加渗透压,使微生物细胞原生质脱水收缩而不能活动,而使制品得以保存。制作蜜饯所用的食糖,主要有甘蔗糖、甜菜糖、饴糖,有时也加入少量蜂蜜。糖浓度达50%,微生物生长受阻,到65~75%以上,制品才不致败坏。同时,糖浓度较大时,氧溶解度较小,起抑制氧化作用,有利于制品色泽、风味和维生素的保存。 蜜饯加工对原料要求不很严格,宜选取肉质丰富、形态整齐、质地紧密的种类和品种。对原料的成熟度要求较严,个别种类需在老熟后才有致密的质地。在原料处理上要进行分级挑选、洗净,削去其粗硬的外皮组织,适当切分。由于蔬菜种类和制品规格的不同,还有预煮、硬化和雕花等特殊处理。硬化组织处理即用明矾或生石灰溶液进行浸泡,部分制品在糖制前也需加盐腌渍以固定品质,改变组织透性,使制品有适度咸味,除去某些不良味道。 糖制方法有加糖煮制和加糖腌制两种。加糖煮制的加工速度快,一般适于肉质紧密的蔬菜种类加工。煮制方法有真空煮制和常压煮制两类,常压煮制又有一次煮成、多次煮成和速煮等方法。其目的是使糖分迅速渗入原料细胞。糖分渗入越多,成品质量越好,外观也越饱满。低温真空煮成法速度快,成品色素、风味和芳香味均比常压煮制法保存的好。加糖腌制比较适用于肉质柔软不耐煮制的原料,采用分次加糖(不行加热),每次加糖结合日晒,使菜块糖浓度逐步升高,有时也在腌制过程中取出糖液,经浓缩后再回入菜块容器中。此法需时较长,保藏性较差,一般需加适量的防腐剂。如冬瓜糖(又称蜜瓜片或冬瓜条): 选用形态整齐,成熟充分的新鲜青皮冬瓜为原料,洗净,除去厚皮、瓜瓤及种子,将瓜肉切成长方块、三角块或条块。用0.6%石灰乳溶液浸泡8~10小时,进行硬化处理,取出后用清水漂洗2~3次,漂清后预煮2~3分钟,取出后放在0.1%的明矾水中冷却2小时,保持脆度,捞取沥干置于缸中,将20~25%的砂糖溶液倒入缸中浸渍瓜条8~10小时,再加浓度达40%的糖液腌渍10~15小时。将瓜条糖液倒入锅内加糖至溶液含糖量为50%,煮沸浓缩,直至糖液浓度达到75~76%时出锅,沥干糖液后,如表面欠干,可送入60℃以下的烘干室烘干,然后拌以糖粉。成品色泽洁白,质地清脆,外干内潮,味甜爽口。白糖姜片(又称糖姜或姜糖):选用嫩姜洗净、去皮、切片(厚约1~2毫米),用开水烫漂1~2分钟,稍显透明即取出、沥干,用原料重量0.5%的明矾,加3倍重的水,配成明矾液浸渍两次,每次约为4小时,后用50%的糖液浸渍12小时后取出沥干,再用原料重40%的砂糖腌两天后再加糖煮制3次,至糖浓度达75%(此时糖浆可拉成丝),捞出姜片,沥去糖浆、晾干、再拌糖粉即为成品。 蔬菜蜜饯vegetable sweetmeat一种蔬菜糖制加工品。将鲜料洗净、切分后加糖煮渍而成。如糖生姜、糖莲了、糖藕片、糖冬瓜、蜜藠头(薤)、蜜胡萝卜丝等。高糖制品含糖量达65%以上,形成高渗透压,能有效地抑制腐败菌活动,防止制品败坏。由于过多摄入食糖对健康不利,开发低糖制品已成趋势。其技术要点是在低糖条件下保持较低的水分含量,辅以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和甜味剂提高保藏性和增进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