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蔡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蔡锷1882—1916

湖南邵阳人
近代爱国将领,军事家。武昌起义爆发后,在滇举兵响应,被推为都督。1915年袁氏称帝,组成护国军,宣告云南独立,起兵讨袁,迫使袁取消帝制。有《公坡先生遗集》、《军中遗墨》等。
原名:艮寅
字:松坡
别号:击椎生、奋翮生
笔名:击椎生、奋翮生、孟博
籍称:蔡邵阳

蔡锷1882—1916

蔡锷


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十四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唐才常等。1899年赴日,入东京大同学校,后入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及成城士官学校,接受新思想,参加拒俄义勇队活动。1904年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军事学堂任教官、监督及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等。1906年,任广西陆军小学总办。1908年起,任标统、协统。宣统三年(1911年)初赴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标协统。这一时期,蔡在政治上主立宪,又与同盟会籍的革命党人多相联系。1907年曾掩护黄兴等人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在昆明举兵响应,于11月出任云南军政府都督,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并出兵援助四川起义军。然在干预贵州独立活动时,答应立宪党人要求,派唐继尧到贵阳残杀革命党人。1913年“二次革命”中,暗中派兵入川讨袁(世凯)。是年袁调其赴京,加以软禁,任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职,实受监视。袁复辟帝制,蔡与梁启超密商,以去天津看病为名,化装逃出北京,潜回云南,联络各部力量,组成讨袁护国军,与唐继尧、戴戡等通电宣布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自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征四川,屡获胜利,促使桂、陕、黔、湘等省纷纷独立,迫使袁取消帝制。蔡锷曾经提出:“军队是革命的首要资本”,战略上“以全军破敌为上,不得以土地城池为意”;战术上“攻者必须其力雄厚,士马精炼,军资完善,交通方便”,才能“必操胜算”,否则只能“徒先发而不能制人”。1916年袁死,任四川督军兼署民政长。同年7月,因艰苦转战,喉病复发。不久赴日治疗,11月8日逝于福冈大学医院。死后经国会议决国葬,其墓立于长沙岳麓山。著作辑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

蔡邵阳年谱二卷
蔡锷、章士钊合传
黄克强轶事·蔡松坡轶事
李文汉
钱基博
天忏生 冬 山
嵩明县教育科石印本
稿本1册
上海文艺编译社1916年版,(台湾)文海出
版社1966年影印本
蔡公松坡年谱二卷
蔡松坡
蔡锷与护国运动
蔡松坡
蔡黄追悼录
李文汉
李 旭
宗 泽
刘光炎
云南国是报辑
崇明县教育科1943年石印本
青年出版社1946年再版102页
北京云海出版社1951年5月版42页
(香港)亚洲出版社1958年版134页
(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
辑(总68—70)影印本73页
梁蔡师生与护国之役胡平生(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1976年版
232页
一代英才蔡松坡 (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编印1979年版
150页
护国名将蔡松坡 (台湾)国家出版社编印1982年版
风云长护——蔡松坡传
蔡锷传
蔡 锷
护国运动主将蔡锷
蔡松坡入滇起义轶闻
蔡松坡轶事
蔡松坡先生年谱
清廉的蔡锷
蔡锷与护国战争
蔡锷在云南
蔡 锷
关于蔡锷的评价
蔡锷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吗?
蔡锷的“锷”字并非世俗误传
叱咤风云的爱国者——纪念蔡锷诞辰一百周年
蔡锷的历史评价
朱德与蔡锷的友谊
魏传奇
谢本书
刘福祥 赵矢元
丁凤麟 施宣圆
慧 青
泳 君
左舜生
谢本书
毛注青
谢本书
曾业英
谢本书
杨维骏
蔡 端
毛注青
金冲及
(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版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164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版93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130页
中央日报1937年2月15—23日
*中央日报1953年12月24日
*中央日报1967年5月30日
云南日报1979年12月10日
湖南日报1981年2月25日
云南日报1981年10月5日
光明日报1981年10月27日
云南日报1982年1月29日
云南日报1982年2月19日
人民日报1982年4月7日
湖南日报1982年12月7日
人民日报1982年12月17日
浙江日报1982年12月30日
蔡锷的行政效率
悼蔡公松坡
蔡公松坡事略
追悼黄克强、蔡锷两先生详志
南海先生祭蔡松坡先生文
丁凤麟
君 义
光明日报1985年12月15日
大同1916年2卷11期
清华周刊1916年90期
中国实业杂志1917年第8年第1期
宗圣汇志·宗圣学报1917年第18号
蔡公松坡别传
松翁自叙
蔡松坡先生轶事
陈复光
罗福颐
罗稻仙
清华周刊1917年100期
考古社刊1935年1卷3期
*畅流1951年4卷9期

小凤仙与蔡松坡
记护国岩忆蔡将军
“护国军神”蔡松坡
蔡松坡和小凤仙
云南起义与唐继尧、蔡锷、李烈钧
袁世凯“三呼”蔡松坡
蔡松坡凤仙恋(1—3)
蔡松坡与护国岩
记蔡松坡
蔡松坡之生平与事功
蔡松坡与云南起义的真相
蔡 锷(1882—1916)
竺 公
周开庆
吴相湘
丁中江
李宗黄
百 松
王培尧
范叔寒
左舜生
罗 城
周庆余
关国煊
*畅流1954年8卷10期
*畅流1962年26卷9期
*传记文学1964年4卷5期
*春秋1965年2卷5、6期
*中国一周1965年818期
*春秋1966年4卷3期
*中外杂志1971年10卷1—3期
*湖南文献1975年3卷1期
*湖南文献1975年3卷4期
*生力1975年9卷97期
*艺文志1976年135期
*传记文学1977年30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3册第304页
护国英雄蔡松坡
黄兴与蔡锷
蔡锷的故事
论蔡锷
胡平生
蔡学忠
范奇浚
谢本书
*湖南文献1978年6卷4期
*近代中国1978年5期
*中外杂志1978年24卷6期
历史研究1979年11期,辛亥革命论文集
第252页,辛亥革命在湖南第320页
蔡锷与护国战争
蔡锷起义
试评蔡锷
蔡锷史事钩沉
蔡锷将军的几件事——访蔡锷之子蔡端
蔡锷将军
蔡松坡先生的生平与功业
蔡松坡先生轶事选录
谢本书
苗培时
骆正光
姚 远
士 敏等
林 萤
召日安
百科知识1980年5期
中国青年1981年3期
研究集刊1981年3、4期
高校图书馆工作1981年4期
新时期1981年10期
新湘评论1981年11、12期
*近代中国1981年26期
*近代中国1981年26期
蔡锷述评谢本书云南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1982年1、2
蔡锷与黄兴
蔡锷党籍考
蔡锷名字考辨
蔡锷参加过进步党
护国战争中的蔡锷
蔡锷二三事
蔡锷与辛亥云南起义
蔡锷与“二次革命”
谢本书
戴建国
谢本书
徐博东
吴建华
李恩普
谢本书
曾业英
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1期
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2期
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3期
近代史研究1982年4期
黄石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4期
中学历史教学1982年6期
民族文化1982年6期
历史研究1983年1期,新华文摘1983年
5期
蔡锷的政治倾向
关于蔡锷评价的若干问题
从护国战争看蔡锷的军事思想
谈蔡锷的评价
蔡锷与云南护国起义
也谈蔡锷派滇军援川援黔的动机和责任
蔡锷是改良派立宪党人吗?
再论蔡锷
蔡锷与清末广西干部学堂风潮
蔡锷确曾参加过进步党
蔡锷参加同盟会考——兼与戴建国同志商榷
蔡锷与梁启超关系初探
唐继尧与蔡锷
蔡 锷
杨维骏
谢本书 孙代兴
毛振发
吴宝璋 范建华
顾大全
刘毅翔
林 荃
谢本书
谢本书
徐博东
方早成
杨念群
后希铠
邢克斌
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2期
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2期
学术论坛1983年2期
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3期
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3期
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4期
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1期
求索1984年2期
史学月刊1984年4期
学术研究1984年4期
求索1985年3期
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6期
*传记文学1985年47卷6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150页
蔡 锷郑励新中外名将录(上)第229页

蔡 锷张振鹤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3辑第
28页·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93页
蔡 锷(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1分册第15页
蔡 锷
蔡 锷
蔡锷(1882—1916)
辛亥革命运动中之蔡锷
贾逸君
王治心 李次九
张敏孝
钱基博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革命先烈第88页
中国历代名人传略第6集第380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55页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六)第
255页
蔡 锷
蔡 锷
挥手南疆起波涛——护国英雄蔡锷
“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护国军”主将蔡锷
关于蔡锷的几点回忆
徐和雍
曹靖国
李 晶
王国荣
李文汉
中国近代名人小传第313页
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第463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452页
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第355页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172页,云南
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9页
蔡 锷
蔡 锷
蔡 锷
蔡松坡为国民争人格
蔡 锷
庄 葳等
吴相湘
谭慧生
吴相湘
曾虚白
古今中外三百名人第293页
*民国百人传第1册第387页
*民国伟人传记第105页
*民国政治人物第1集第21页
*民族英雄及革命先烈传记(下册)第192
云南都督蔡锷
蔡 锷
护国军将领蔡锷
为争人格而讨袁的蔡锷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金 梁
李 志等
左舜生
共和人物(甲集)第16页
近世人物志第359页
近代爱国人物剪影第266页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辑(总49—50)
万竹楼随笔影印本第283页
访蔡锷的女儿蔡淑莲
蔡松坡的童年
蔡锷将军之母
蔡松坡先生生平事略
蔡松坡先生事略
我对蔡锷的回忆
忆蔡锷
邵阳蔡公略传
冯 焰
刘再生
曾光炎
雷 飚
雷 飚
李文汉
詹秉忠 孙天霖
梁启超
辛亥风云第82页
邵阳市文史资料第4辑第94页
邵阳市文史资料第4辑第100页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续编)第257页
辛亥革命回忆录(三)第406页
辛亥革命回忆录(三)第427页
辛亥革命回忆录(三)第432页
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2册之三十四第26
祭蔡松坡文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5册之四十四(上)第
9页,蔡锷集第640页
再造共和的蔡松坡将军朱翊新 唐卢锋现代名人传第175页,现代名人传(战后增
订本)第118页
蔡锷(1882—1916)
为共和而战的蔡锷
蔡松坡将军轶事三则
我所知道的护国战争前后的蔡锷
滇军入黔与云南都督蔡锷
廖秀真
毛注青
何开明
邓汉祥
袁昌隆
*环华百科全书第17册第126页
知识分子与中国历史发展第561页
昆明文史资料第1辑第109页
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61页
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增刊)第190
蔡 锷 *革命人物志第7集第371页
蔡锷生平事略
蔡锷病状始末及护国军第一军医务经过
蔡 锷
民国五豪赞
雷 飚
李丕章
余牧人
*革命人物志第7集第374页
*革命人物志第7集第418页
党国名人传第28页
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818页
蔡 锷
追忆蔡松坡先生
谢本书
唐才质
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一卷)第293页
湖南文史资料第1辑第105页,湖南文史
资料选编(修订本)第1辑第97页

樊锥不是蔡松坡的母舅(《追忆蔡松坡先生》订
补)
唐希抃湖南文史资料第4辑第235页,湖南文史
资料选编(修订本)第2辑第240页
蔡锷轶事
蔡松坡在日本
访蔡锷故居
杨度和蔡锷
蔡 锷(1882—1916)
杨思义
陈新宽
陈新宽 刘一禾
陶菊隐
湖南文史资料第10辑第92页
湖南文史资料第10辑第94页
湖南文史资料第15辑第89页
筹安会“六君子”传第131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第190页
蔡松坡先生年谱刘粹叔蔡松坡先生遗集(卷首)

蔡锷

蔡锷
将军行:蔡锷传
忆蔡锷
蔡锷新论
毛振发
任光椿
田伏隆主编
郭汉民 严农主
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126页
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291页
岳麓书社1996年版451页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529页
蔡锷是怎样离京出走的?
蔡锷传(上、中、下)
论蔡锷的救国思想
蔡锷从戎
蔡锷对民初政党的态度及其与进步党的关系
从12件历史文物看护国讨袁时期的蔡锷与朱
斯米
林荃
郑清平
古文
徐博东
谢荔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6月30日
云南文史丛刊1985年3期,1986年1、2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3期
名人传记1987年2期
齐鲁学刊1987年2期
四川文物1987年3期
论蔡锷的军事思想
蔡锷的军事救国思想初探
蔡锷的同盟会会籍问题
蔡锷研究七十年
蔡锷家乡调查资料及其他
蔡锷在桂始末
共和英杰蔡松坡
蔡锷与辛亥革命云南的改革
蔡唐龙卢之比较
略论蔡锷的军制思想
蔡锷与军人“不党主义”
华章犹记将军行——记蔡锷护国壮举及其诗文
蔡锷在四川
蔡锷军事思想研究
从《曾胡治兵语录》看蔡锷对曾国藩治军思想的
敬重与推崇
李双璧
丁凤麟等
王学庄 曾业英等
李恩民等
谢本书
卢仲维
林荃
谢本书
谢本书
孙君琪 王建华
陈长河
陈雁晕
谢本书
奚纪荣
成晓军
贵州文史丛刊1987年4期
求索1987年5期
近代史研究1987年6期
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6期
云南现代史丛刊1987年8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
四川文物1988年3期
名人传记1988年9期
云南方志1989年3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4期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3年3期
文史杂志1995年1期
档案史料与研究1996年3期
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4期,1997年1期
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6期
从蔡锷人格的复杂性看湖湘文化的近代嬗变
蔡锷“强有力政府论”初探
八十年来的蔡锷研究
蔡锷与孙中山
蔡锷裁减薪俸的比较研究
朱德与其早年在云南的两位恩师蔡锷、李根源
青年军事家蔡锷
章犹才 欧阳斌
左双文 张炳辉
陈宇翔 杨光秋
尚明轩
刘旭
谢本书
毛振发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6期
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3期
求索1997年4期
求索1997年4期
湘潭大学学报1999年2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5期
中国近代军事人物传第402页

蔡锷(1882—1916)
护国主将蔡锷
蔡锷的最后岁月
蔡锷
范济国
曾业英
任光椿
钱基博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34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1卷第343页
名人之死(二)第77页
辛亥人物碑传集第230页

1

(词)近现代·蔡锷

① 录自《瓶笙花影录·上册·蔡松坡与小凤仙》

蓦地相逢油壁车。

夕阳流水板桥斜。

笑声飞出几盘鸦。

新绿眉棱裁柳叶,小红口扇掩琵琶。

粉墙转过是天涯。

蔡锷

 湖南邵阳人。原名艮寅,字松坡。光绪秀才。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事败赴日本,学军事。1904年归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1911年(宣统三年)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积极响应。昆明光复,任云南军政府都督。二次革命时,曾暗助四川熊克武讨袁,旋被袁世凯调京,委以虚职,严加监视。1915年与梁启超策划反袁,潜返云南;12月组成讨袁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署民政长。是年11月8日在日本病逝。著作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蔡锷集》。

蔡锷

民国初期军事家。陆军上将。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邵阳。曾赴日本留学。1900年参与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去日本学习军事。1904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教练新军,1911年10月30日,在云南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任云南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云南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任命为参政院参政,昭威将军。1915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于12月25日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任护国军第1军总司令。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1916年11月8日,因病去世于日本福冈。主要著作收录为《蔡松坡集》。

蔡锷

140 蔡锷1882—1916

近代军事家,爱国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1900年,再赴日本士官学校就读。1904年归国,在江西、湖南、广西从事军事教育。1911年,任新军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夺去兵权,调北京暗加监控,任全国经界局督办。1915年,与梁启超共策划反袁,潜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曹锟、张敬尧激战于四川泸州(今泸县)、纳溪,屡获胜利。任四川督军兼省长。因病赴日就医,不治逝世。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军事计划书》、《五省边防计划》。

☚ 黄兴   蒋百里 ☛
蔡锷

蔡锷1882-1916Cai E

中国近代军事家。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事梁启超、谭嗣同,戊戌政变后进上海南洋公学。后留日学军事。1911年(宣统三年)初至云南,任新军协统。武昌起义后,10月末,与革命党人策动云南独立,任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委以虚职,实受监视。1915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与由拥袁转向反袁的梁启超密议,决定潜回云南策动倒袁。从北京经天津,取道日本,转抵昆明,与国民党人李烈钧、云南都督唐继尧等组成护国军,于1915年12月25日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出兵讨袁。任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进军四川。护国军的讨袁义举,深得民心,形成了强大的倒袁声势。随后,广西、陕西、贵州、浙江、湖南等省纷纷独立,迫使袁取消帝制。护国之役后,任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1916年11月病逝于日本。

☚ 洪宪帝制   护国运动 ☛
蔡锷

蔡锷1882—1916Caie

中国近代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生于1882年12月18日(光绪八年十一月初九)。7岁就学,14岁中秀才。1898年春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受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影响,后转到上海,入南洋公学。次年赴日留学。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去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入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任军事教官并参加新军。1911年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在云南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接任贵州都督。“二次革命”中,暗中响应,事败,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实受监视。1915年袁酝酿称帝,他以诊病为由逃出北京,从天津绕道日本抵云南。12月25日唐继尧等通电讨袁,发起护国运动,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挥兵进川,屡败袁军曹锟、张敬尧部,后桂、陕、贵、浙、湘省纷纷独立,迫使袁取消帝制。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被任为四川都督兼民政长。因积劳成疾,1916年8月赴沪治疗,旋转日本。11月8日病逝于日本东京福冈大学医院。后与黄兴同葬于长沙岳麓山。著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 鲁迅   宋教仁 ☛

蔡锷1882—1916

近代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弟子。参加过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再次留日习军事,改名锷。1904年回国后于新军中任职。武昌起义后,在昆明举兵响应,任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诱调至北京,委以虚职暗中监视。1915年反对袁称帝,逃出北京,12月在云南组织讨袁护国军,自任第一军总司令,率兵与北洋军激战。袁世凯死后任四川都督兼民政长。1916年11月病逝日本。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1882~1916

近代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梁启超学习。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归国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1911年,擢云南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爆发,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四川光复,他派兵援助讨袁军。1913年,袁世凯调其到京授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等空头职衔,实则暗中加以监视。1915年,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他与梁启超策划反袁,密商后潜回云南。12月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与袁军激战于四川泸州、纳溪。1916年袁世凯病死,他又任四川督军兼署民政长,11月在日本福冈病故。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

蔡锷1882~1916

原名艮演,字松坡。邵阳人。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入时务学堂,受业于梁启超、唐才常。戊戍政变后至上海,入南洋公学。次年东渡日本留学。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复去日本。1904年毕业回国,任江西随营学堂教官。同年冬再去日本。1950年春回湘,任新军教练处帮办。同年调广西,先后任新军总教练官、陆军小学总办、混成协协统等职。后秘密入同盟会。1911年(宣统三年)至云南,任新军三十七协协统。10月与同盟会员发动起义,被推为总指挥。起义胜利后任云南军政府都督,组织军队进援川、黔,对省政多有革新。二次革命时未表态,旋受袁世凯疑忌,被调入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等虚职。1915年冬反袁世凯称帝。他托病逃离北京,绕日本辗转回昆明,12月25日与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通电讨袁,组织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率兵入川。袁忧病死,黎元洪继任总统,蔡被任为四川督军兼省长。11月8日病逝于日本。与黄兴同享国葬礼于长沙岳麓山。有《蔡锷集》传世。

☚ 谭嗣同   蔡元隆 ☛
蔡锷

蔡锷1882—1916

民国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邵阳人。1898年 (光绪二十四年) 入长沙时务学堂,接受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维新思想的影响。戊戌政变后于1899年至上海入南洋公学。次年赴日,先后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横滨东亚商业学校。1900年与唐才常等人回国,参与将在上海发动的武装起义,事败后再去日本,先后入陆军成城学校、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03年毕业。1904年回国后,曾在江西续备左军随营学堂、材官学校和湖南武备学堂任教职。1905年调至广西,历任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堂总办、新军第一标标统、龙州讲武堂监督、新军混成协协统等职。1911年初赴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10月31日,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云南军政府成立后,出任都督。1913年“二次革命”时,暗中响应,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委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参政院参政等虚职,实受监视。1915年袁酝酿称帝,他化装逃出北京,经天津转道日本,返回昆明,与唐继尧等人于12月25日宣布云南独立,通电讨伐袁世凯。次日成立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举兵入川,与北洋军曹锟、张敬尧等部激战,先后攻克泸州、江安、纳溪等地。嗣后各省纷纷独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蔡被任为四川都督兼民政长。1916年8月,因病情恶化赴上海治疗,旋转日本就医,11月8日病逝于日本东京。编著有《军事计划》、《曾胡治兵语录》等书,遗著多收入《蔡松坡先生遗集》。

☚ 仇亮   何霞卿 ☛

蔡锷1882—1916

护国军将领。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七岁就学,十四岁中秀才。1894年入长沙时务学堂,深受梁启超、谭嗣同赏识。同年秋,因戊戌政变发生,时务学堂解散,他到上海考入南洋公学。1899年,应梁启超函约东渡日本,先入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后入横滨东亚商业学校求学。1900年随唐才常等人回国,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事败后又去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之志。先后入日本陆军成城、士官两校学习军事,并为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撰文。1904年回国后,在江西、湖南、广西军事学堂任教官、监督及广西新军总参谋长、标统、协统等职。1911年初调云南,任新军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消息传到云南,他邀集昆明的革命党人秘议响应,被推为总指挥。同年10月30日在昆明发动起义,于次日占领昆明全城。11月1日成立云南军政府,被推为都督。贵州宣布独立后,他听信立宪党人对革命派的中伤,派唐继尧率军到贵阳围攻贵州军政府,屠杀革命党人。四川光复和第二次革命时,他曾派兵援助四川熊克武讨袁军。1913年10月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以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等职。1915年,袁世凯酝酿称帝,他潜入天津与梁启超密议讨袁计划。同年11月,他以去津看病为名,从天津经上海到日本,又从日本到香港绕道回到昆明,联合各派力量。12月25日,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推唐继尧为都督,组成讨袁护国军,自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6月袁死。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任命他为四川督军兼署民政长。同年11月8日病故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遗体由日本运回,葬于长沙岳麓山上。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1882—1916

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十四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入长沙时务学堂,深受梁启超、谭嗣同赏识。次年应梁启超函约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大同高等学校和横滨东亚商业学校就读。二十六年随唐才常回国,拟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事败后复去日本,改名为锷, 以示投笔从戎之志。先后入日本陆军成城、士官两校学习军事。三十年回国,历任江西、湖南军事学堂教官、广西新军总参谋官、混成协统等职。宣统三年(1911)初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三十七协协统。武昌起义后,与革命党人李根源等策划在昆明发动新军起义,被推为总指挥。是年九月初九日(10月30日)举事,占领昆明,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四川光复及“二次革命”时, 曾派兵援助。1913年被袁世凯调至北京,任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全国经界局督办、政治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等职。1915年,袁世凯酝酿称帝,他绕道赴昆明,联合各派力量,于12月25日与唐继尧、戴戡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推唐任都督,组织讨袁护国军,任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袁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他被任为四川都督兼署民政长。8月赴上海治病,旋赴日本就医,11月8日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后葬于长沙岳麓山。有《蔡松坡先生遗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