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蔡申熙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 蔡申熙1906—1932原名昇熙,字旭初,湖南醴陵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在黄埔军校教导团任职。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营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二师第六团任团长,随军进驻南昌,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四师参谋长。同年12月,又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市公安局长。起义失败后,转赴上海,在中央军委工作。1928年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和江西吉安东固地区红军游击队第一路总指挥。1930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参加领导鄂东南地区的武装斗争。后以红八军留下的两营部队为基础,成立红十五军,任军长,率军进入鄂豫皖根据地。1931年,红十五军同红一军合编,组成工农红军第四军,任第十师师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军委副主席等职。在生俘敌师长岳维峻的作战中身负重伤。后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分局监察委员会主席,彭扬军政学校校长等职。1932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在对敌作战中英勇牺牲。 蔡申熙
蔡申熙1906——1932原名熙,又名盛熙,字旭初,化名陳輯明,湖南醴陵人,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生。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黄埔軍官學校第一期。北伐時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任營長,後在第二十軍任團長。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任第二十四師參謀長; 同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後赴上海中共中央軍委工作。1928年任中共江西省軍委書記。1929年調任吉安東固區游擊隊第一路總指揮。1930年初至武昌,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書記; 同年10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軍長。1931年1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十師師長; 2月初,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員、軍事副主席; 5月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員。不久,任彭楊軍政學校校長。1932年7月,調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二十五軍軍長; 10月在黄陂河口鎮仙人洞戰鬥中遇難。年26歲。 蔡申熙 湖南醴陵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营长、第二十军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起,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长江局军事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长、红三十五军军长、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鄂豫皖军委参谋长、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等职。1932年10月在湖北黄陂山口镇仙人洞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 蔡申熙1906~1932中国工农红军指挥员。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部队第24师参谋长。12月参加广州起义。后到上海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1928年后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地区游击队第1路总指挥、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1930年10月起任中国工农红军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校长,第25军军长。1932年10月在湖北黄陂仙人洞战斗中牺牲。 蔡申熙 蔡申熙1906~1932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时任营长、团长。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区游击队第一路总指挥、中共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十五军军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反“围剿”斗争。1932年10月在湖北黄陂河口仙人洞战斗中牺牲。 ☚ 蔡钟 蔡会文 ☛ 蔡申熙 蔡申熙1906—1932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字旭初,又称升熙。醴陵人。1924年,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学堂,后讲武堂并入黄埔军官学校,为第一期六队学员。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两次参加东征和平定滇桂军阀的战斗。1925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回湖南农村开展武装斗争,不久奉命入贺龙部第二师任团长,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征中,调叶挺部第二十四师任参谋长。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后至上海中共中央军委工作。1928年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军委书记、吉安东固区游击队第一路总指挥、领导了江西东固地区的游击战争。1930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军长、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红四军第十师师长、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红四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二十五军军长等职。曾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参与指挥磨角楼、新梁、双桥镇等战斗。1932年10月9日,为掩护红四方面军西撤,在湖北黄陂河口镇仙人洞 (今属大悟县) 战斗中,他亲率少数人策后阻敌身负重伤,仍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作战,终因流血过多英勇牺牲。 ☚ 鲁易 谭思聪 ☛ 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一期毕业。1927年大革命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曾任中共江西省军委书记、中共长江局军委书记、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红二十五军军长等职。1932年10月在湖北反“围剿”战斗中牺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