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蔡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蔡伦?—121

蔡伦


东汉宦官、造纸法改革者。字敬仲。桂阳(郡治今湖南郴州市)人。章帝时为小宦官。和帝时,转中常侍,参与决策。后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之尚方令。过去书写用简或缣,永元九年(97年)伦开始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研究改进其方法,采用树枝、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获得成功。元兴元年(105年)奏报朝廷,帝善其能,下令推广。元初元年(114年)封为龙亭侯,乃称其纸为“蔡侯纸”。后世以其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迁任长乐太仆,因宫廷内部矛盾斗争所牵连, 自杀死。

蔡伦

〈隐〉明清江湖诸行指纸。见《新刻江湖切要·文具类》。因东汉蔡伦首创造纸术,故称。

蔡伦cài lún

明清江湖社会谓纸。《新刻江湖切要·文具类》:“纸: 蔡伦。”《后汉书·蔡伦传》载,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首创造纸术,故称。近年相继出土发现西汉麻纸,均在蔡氏之先,然蔡伦造纸之说相沿已久,影响颇大。

蔡伦~121

东汉桂阳(郡名,今湖南郴州市)人,字敬仲。出身寒微,13岁“始给事廷掖”,受腐刑后在皇宫当了小黄门(宦官)。他聪明好学,汉和帝刘肇即位后,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政务。每有空间即考查民间作坊,对造纸技术颇感兴趣。20岁时被“加位尚方令”,主管皇室的手工作坊。他鉴于简册和缣帛既阅读不便又价格太贵,于是就在尚方监专门研究造纸技术。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蔡伦在皇后邓绥的鼓励和前人造麻纤维纸方法的启发下,经与其他工匠的共同努力和反复试验,终于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作原料,经过切碎、煮烂、捶打、加胶、稀释、抄纸、晾干等工序,制造出一 种既轻便又经济适用的植物纤维纸。于元兴元年(105年)把这种纸献给皇上,“帝善其能”,通令天下依法造纸,并称为“蔡伦纸”。这种造纸技术后经朝鲜、日本逐渐传入中亚及欧洲各国。
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邓太后封蔡伦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在陕西洋县)。蔡伦带着养子及亲族来此“纵民辟野,樵采营纸,则田业增而纸业广,民俱其业,四境安集”,很快成为造纸的中心。汉安帝永宁二年(121年)三月,邓太后死,安帝以蔡伦“曾受窦后讽旨,诬陷祖母宗贵人”的罪名,令其到京城受审。蔡伦耻于受辱,便在封地龙亭自杀。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为蔡伦昭雪平反,并在陕南古镇龙亭培修蔡伦墓祠,供人瞻仰。

蔡伦

中国造纸术发明家。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公元62年生,121年(建光元年)去世。75年(明帝永平十八年)入宫为臣。87年(章帝章和元年)任尚方令,管理宫廷手工作坊。105年(元兴元年)发明造纸术。114年(安帝元初元年)封龙亭侯(龙亭为今陕西省泽县龙亭镇),121年后,在龙亭镇建蔡侯祠。

蔡伦

136 蔡伦? —121

东汉造纸发明家。桂阳(今湖南耒阳市)人。明帝时在宫中任宦官,后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中国古代用以记事的材料有泥板、龟甲、牛骨、树皮、羊皮、竹、木、纸草、缣帛等,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书写的材料急待解决。到西汉时已造出丝绵纸,但价格昂贵。蔡伦改用树皮、麻头、破旧衣服、废鱼网等为原料,经捣烂成浆状,然后平摊在细竹帘上,漏去水分、干燥后便成为体轻质薄、价廉而又耐用的纸张。105年蔡伦将此重大发明报告朝廷,汉和帝通令天下采用,汉安帝封其为“龙亭侯”,称其纸为“蔡侯纸”。之后首先传入朝鲜及日本。751年又传到伊拉克和阿拉伯等中东各国。蔡伦的造纸术发明1000多年后,欧洲才有了造纸业。

☚ 印刷出版名人   毕昇 ☛

蔡伦

057 蔡伦

见34005造纸。

☚ 仪狄   魏伯阳 ☛
蔡伦

蔡伦?—121

东汉宦官。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境内) 人。东汉明帝末年开始在宫廷服事,章帝时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迁中常侍,参预政事。伦有才学,办事认真,多次犯颜谏诤,匡弼得失。每次休假,则闭门谢客,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 (后97),监作祕剑及诸器械,所造器物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所用缣帛者称之为纸。而缣帛昂贵、竹简沉重,使用起来都不方便。伦乃潜心研究前人造纸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破布及鱼网用来造纸。纸成,于元兴元年 (105) 上报朝廷。和帝称其能,从后莫不沿用。故天下谓之 “蔡侯纸”。元初元年 (114),邓太后以其长期宿卫宫廷,封龙亭侯,食邑三百户。后为长乐太仆。元初四年,安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精通儒学的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到东观校雠各家家法,命蔡伦监典其事。早在章帝时,宋贵人生皇太子庆。其时窦皇后无子,非常忌妬,数间于帝。蔡伦亦秉承窦皇后旨意,诬陷宋贵人挟邪媚道,宋贵人自杀,废皇太子庆为清河王。及邓太后死,安帝亲政,遂为祖母宋贵人报仇,令蔡伦自致廷尉受审。伦耻于受辱, 乃饮药而死。

☚ 郑众   孙程 ☛

蔡伦

见“工程技术”中的“蔡伦”。


蔡伦?—121

东汉造纸家。字敬冲,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人。和帝时为中常侍,元初中封龙亭侯。公元105年,总结前人经验,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采用剪切、沤煮、春捣、抄造和定型于燥等工序,造出纤维短、成分纯、纤维交织好、结构紧密,具备了必要的平整性和抗水性的纸。史称“蔡侯纸”。这种纸张重量和成本均明显降低,创造了纸张普及的决定性条件。


蔡伦?—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宦官出身,汉明帝永平末年到宫廷内当差,和帝时升到尚方令,主管御用器物的制造。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和推广了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有“蔡伦纸”之称。后世传为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121cài lún

《本草纲目》服器部第38卷纸(1)。人名。东汉人,字敬仲,桂阳(今属湖南郴州市)人。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后封龙亭侯。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时有“蔡侯纸”之称。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蔡伦

蔡伦

蔡伦 (? —121 ),中国纸张发明家。字敬仲,东汉柱阳 (今湖南郴州) 人。明帝永平末年入官当差,章帝建初年间任小黄门。和帝即位升任中常侍,参预国家机密大事。后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安帝元初九年 (114) 封龙亭侯。相传中国古代用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等记事。约到公元前2世纪,劳动人民开始用植物纤维如大麻等原料造纸。但纸质不好,纤维组织松散,强度差,厚薄不匀,不便书写。蔡伦总结前人用麻质纤维造纸经验,改造造纸术,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旧鱼网等原料,精工细作,制出优质纸张。元兴元年 (105)奏报朝廷,受到和帝赏识,时有 “蔡侯纸” 之称。后世尊为中国造纸术发明家蔡伦造纸,采用多种植物原料,特别是用树皮做原料,是一重大创造,为造纸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后传到日本、阿拉伯和欧洲。纸张的发明和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

☚ 张衡   皇甫谧 ☛
蔡伦

蔡伦公元65~121

纸的发明者。字敬仲,东汉耒阳县人。11岁即被掠送入宫为小黄门。精明能干,勤奋好学,得邀赏识,升中常侍,参与决策,后加位主管宫廷御用器物制造的尚方令。西汉后期,已有丝纸、麻纸出现,唯质次而价昂。蔡仿其制法,用树皮、麻头、破衣、鱼网等加以捣碎,再经悬浮,抄造成纸,一时广为流传,人称蔡侯纸。东汉元初元年(114年)封龙亭侯,食邑300户。后与刘珍等在东观校勘经传,颇具劳绩,加封为长乐太仆。永宁二年 (121年),安帝追究祖母宋贵人被害一事,蔡被牵连而服毒自杀。其发明的造纸术,东传日本,西传欧洲,是人类文化史上一项重大贡献。

☚ 廖元度   潘宗洛 ☛
蔡伦

蔡伦?—121

相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字敬仲,东汉桂阳 (今湖南耒阳)人。年少时入宫任太监,和帝时任中常侍,并兼尚方令,负责宫内手工业作坊和刀剑铸造等事。在此期间,他广泛研究了西汉以来民间造纸经验,创造了以树皮、麻头、旧布和旧鱼网等植物纤维造纸的方法,改进了造纸技术,降低了造纸成本。105年,他亲自监造了第一批纸。不久,这种先进造纸法得到全面推广,时称“蔡侯纸”。造纸术的进步,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的书写工具,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它对于文化的保存、交流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班超   张衡 ☛

蔡伦

蔡伦

蔡伦 (?—121),中国纸张发明家。字敬仲,东汉桂阳 (今湖南郴州)人。明帝永平末年入官当差,章帝建初年间任小黄门。和帝即位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后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安帝元初元年 (114)封龙亭侯。
相传中国古代用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金石、缣帛等记事。约到公元前2世纪,劳动人民开始用植物纤维如大麻等原料造纸。但纸质不好,纤维组织松散,强度差,厚薄不匀,不便书写。蔡伦总结前人用麻质纤维造纸经验,改造造纸术,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旧渔网等原料,精工细作,制出优质纸张。元兴元年 (105)奏报朝廷,受到和帝赏识,时有 “蔡侯纸”之称。后世尊为中国造纸术发明家蔡伦造纸,采用多种植物原料,特别是用树皮做原料,是一重大创造,为造纸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后传到日本,阿拉伯和欧洲。纸张的发明和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

☚ 张衡   皇甫谧 ☛
蔡伦

蔡伦?——121

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曾任尚方令,主管制造御用器皿。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蔡伦曾受窦后旨意讽诬安帝祖母宋贵人,安帝欲加其罪,伦饮药而亡。蔡伦总结了西汉以来用丝麻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技术,研究并创制了用树皮、麻头、布屑等为原料造纸的新工艺,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他所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后汉书·宦者传》有蔡伦传。后世多将蔡伦作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 墙上电视机   蜡版 ☛

蔡伦

“蔡侯纸”的发明人。东汉桂阳耒阳(今属湖南)人,字敬仲。汉明帝永平(58—75)末入宫为太监,章帝建初(76—83)中为小黄门,及和帝(89—105)接位,转中常侍,后加位上方令。安帝元初元年(114),封为龙亭侯,故亦称“蔡侯”。曾负责监制宫中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效法。又曾奉命监理经学家刘珍等人在东观校正经传文字之事。其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使用树皮、麻头等新原料造纸,并开始采用石灰进行碱液烹煮的新工艺,既加快了纤维的离解速度,又使植物纤维分解得更加细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为纸的推广和普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元兴元年(105),蔡伦把他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所造的纸,献给汉和帝,很受人们的欢迎,“天下咸称‘蔡侯纸’”。后因宫廷事变,饮药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还在他的家乡旧宅门西立一石臼,“云是伦舂纸臼也”。

蔡伦?—121

东汉造纸发明家。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县)人。宦官。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他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侯纸”,之称。

蔡伦?—121

东汉宦官。字敬仲。桂阳(湖南郴州)人。建初中为小黄门。和帝时转中常侍,后加尚方令。常参决政事。安帝时封龙亭侯。他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造纸的原料,使造纸原料多样化,纸质有所提高。元兴元年(105)奏上,时称“蔡侯纸”。帝下令推广。有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及推广。曾诬陷安帝祖母。安帝即位,他服毒自杀。(参考图2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