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辱死长沙
北宋末年,身任太师、宰相的蔡京弄权营私,迫害异己,祸国殃民,人所共恨。靖康元年(1126)被贬儋州 (今广东儋县) 安置。南徙途中到市场上购买饮食,人闻为蔡京皆不售予,甚至诟骂。蔡京于轿中叹曰: “京失人心,一至于此。” 至长沙,宿城南东明寺,由于一路受尽饥寒劳累、诟骂羞辱,竟一病不起。病中作词曰: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到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只因贪恋此荣华,便有如今事也。”数月后死于寺中。潭州知府乃其仇,自不相助,数日不得殓。随行吕用、卞老醵钱买青布数丈裹尸,草殡于寺后漏泽园 (义冢山)。蔡京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未正典刑为恨。世人评说,蔡京一世为恶,羞辱而死,乃自食其果。漏泽园之设虽不始于蔡京,可是系蔡京于徽宗崇宁二年 (1103) 下令各州郡设置,乃一善事。死后能葬漏泽园,亦可谓享其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