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糖三原县传统名贵食品。蓼花糖原为“僚(liao,关中方言,“好”的意思)花糖”,已有400多年历史。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到西安后,地方官员将僚花糖作为名贵食品奉献,博得慈禧太后的赞赏。她见僚花糖的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到过的蓼花,觉得有趣,便说了出来。以后,人们便选用“僚”的谐音,称其为“蓼花糖”。主要原料为江米、黄豆、白砂糖、饴糖、芝麻仁等。蓼花糖是圆鼓槌形,个大体轻,金黄表皮上均匀地沾满一层白芝麻,咬开后里面是雪白细腻的蜂窝状糖心。 蓼花糖 蓼花糖liɑohuɑtɑnɡ地方传统甜点。三原县地方特产之一。始产于明代,为清末贡品。原名辽化糖,清代改为蓼花糖。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型等30余道工序制成。特点是:底色金黄,面粘芝麻,仁内为絮网状,酥脆香甜。清康熙年间,进士温仪有诗赞曰:“红毯延青佩,金盘缀乳球。幽香及冷艳,相伴过春秋。”“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建国后,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扩大生产,现已成为当地群众喜爱的普及食品。 ☚ 缠足 瓤皮子 ☛ 00009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