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蓬莱水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蓬莱水城

中国古代军港。位于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东麓。宋庆历二年(1042)为停泊战船建“刀鱼寨”;明洪武九年(1376)以石砌筑水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甃以砖石,平均高度约7m,宽8m,周长2200m。今水城总面积27万m2,北窄南宽,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地势险峻,负山控海,设有水门、防浪堤、平浪台、码头、灯塔、城墙、炮台、护城河等海港建筑。1949年以后,进行了小海清淤,重修岸墙,重建太平楼、点将台、涌月亭、平浪宫、振扬门、水师府、关门口天桥,设古船博物馆、水族馆等20余处观光游览景点。1984年小海清淤发现古代沉船3艘,已出土1艘,另2艘仍埋藏在海港内。水城的主要景点有:❶振扬门:为水城南门,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原仅存门洞,1987年重修。门洞拱形,高5.3m,宽3m,进深13.75m。现门洞上方悬挂“振扬门”巨匾,为书画家吴作人手笔。门楼为2层阁楼,外观3层飞檐(三滴水),四周为明廊。门两侧各修复城墙约50m,门前广场5000m2。自1989年开始,蓬莱经贸会开幕式在此举行,1991年世界旅游日登州古市庆典活动在此举行迎宾仪式。
❷水师府:位于振扬门之北,为中轴对称二进式仿古建筑。占地3220m2,建筑面积1100m2。东西建有4柱斗拱飞檐碑亭,亭内立“忠”、“孝”字碑,碑各高3m,宽1m。两碑背面分别镌刻戚继光和父戚景通生平,现辟为戚继光纪念馆。
❸古市一条街:位于小海之东侧,南北长约500m,东西宽6m,路面花岗岩块石铺筑。南端立仿古牌楼,为吴作人所书匾额“登州古市”。牌柱楹联为:“供飨十洲三岛客,欢迎五湖四海人。”街东侧为18504m2仿古园林建筑及古商贸店铺。
❹水族馆:为20世纪80年代末开发的景点。位于古市一条街中段东侧。正门面对小海,仿古建筑,占地2923m2,建筑面积1294m2,内设水族馆、水生动物标本陈列室和聚仙宫3部分。展出海洋动物和淡水鱼类共60余种约1000尾。水生动物标本陈列室展出面积56m2,6个专题标本241件,照片80余幅。
❺小海:位于水城内一个内海,面积7万m2,占水城总面积约1/4。宋代兼军港,原为画河入海口,隋唐时为登州商港,经3m宽的水门与大海相通。水门上方架有铁桥——天桥,小海中段设登瀛桥横贯东西。
❻古船博物馆:位于北小海东侧、太平楼南侧。1990年按仿古园林式建筑,占地1700m2,建筑面积1360m2。正门仿古彩绘牌楼,门额“神游”2个大字。馆内设3个展厅:第1厅布蓬莱水城及其海内外交通与变迁图等;第2厅置小海1984年出土的元代战船等;第3厅展出出土文物79件和明洪武八年(1375)铸造的铜炮2门。1995年馆内共陈列文物100余件,其中一级3件,二级2件。
❼登瀛桥:位于小海中段,为5孔拱式混凝土结构桥,长60m,宽9m,高4m。原为木吊桥,后改为可移性铁桥,1995年改建为现桥。
❽炮台:位于水门东西各一座。东炮台沿水城东城墙向北突出37.46m,高出城墙4m,四周城堞,中间置古铁炮1门,重1t,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铸造。西炮台设古铁炮1门,重3t,铸造与前同年。
❾太平楼公园:位于水城东北角平浪台上。于1987年建造,占地7000m2。景点有:太平楼、点将台、戚继光塑像、涌月亭、平浪宫等。太平楼位于平浪台中部,双层木结构,四角飞檐,四周设明廊,脊置6兽。门上方悬挂“太平楼”匾额,为书法家乃正题写。门两侧明柱楹联:“岸隐潮声连古戍,天回春意满芳州”。1987年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逝世400周年所建,台高4m,昂首挺胸全身塑像1尊。
❿中国船舶发展陈列馆:设在太平楼内,于1996年5月26日建成开馆,陈列面积240m2,陈列中国各时期代表性船舶模型50余只。第1层陈列5000年前独木舟,汉隋唐明清各朝代舰、舟、舫、船模型20余只。第2层陈列现代船模30余只。

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

位于山东省蓬莱县城北的丹崖山东麓,是我国现存最有名的古代海军基地。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当时称作备倭城。城是沿着丹崖绝壁衔海向南由土石混合砌筑而成的。平面略呈长方形,周长2200米、墙高10余米、厚达3余米。城的南北各开一门,南门称振扬门,俗谓土门,与陆路相通,北门叫水门,为出海口。城内正中的小海是从水门引进来的,它是用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的地方。平面呈长条形,南北长达655米,将水城分成东西两半。水城内外的码头、炮台、敌台、灯楼、平浪台、防浪坝、水师营地、水闸、护城河等军事设施齐全,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防御体系,具有战能攻、退能守的优势。水城一带自古即是海防要塞和海运枢纽,早在汉唐时期,即为军事重地。北宋时,又设了“刀鱼巡检”,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创建海防设施。明代建筑水城后,又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在此设置备倭都指挥使司,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设总兵署都督佥事。清初还派重兵把守此城。民族英雄戚继光也曾率军驻守这里抗击倭寇的侵扰。蓬莱水城是我国海港建筑史中的一颗明珠,它为研究我国古代的海防史和建筑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2年,蓬莱水城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城内的小海清淤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有比较完整的古船、造船木、石或铁质的炮弹、船器、瓷器(自宋一清各代均有)及古代重要兵器灰弹。

☚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蓬莱阁 ☛
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坐落在蓬莱县城北丹崖山东麓,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倚山而建,控制着周围水域,是中国古代的海防基地。
水城初建于1042年(宋庆历二年),经明清两代的不断扩建,有了今日的规模。水域用砖、石、土混合建筑而成。周长约2200米,墙平均宽7米,高8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城下仅开两门,南门通陆,北门通海。城内有小海、炮台、空心台、码头、平浪台、防浪坝等辅助建筑。
在水城北部的丹崖山顶,还矗立着一组古建筑群,那是的蓬莱阁。山下大海茫茫,巨浪滔天;峭壁之上,以蓬莱阁为主体的一组殿阁凌空而立,在云雾缭绕下,好似仙境一般,这便是蓬莱十大仙景之一的“仙阁凌空”。

☚ 灵岩寺   聊城山陕会馆 ☛
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水城及蓬莱阁的组成部分。又名备倭城。位于蓬莱阁东崖下,负山控海,天险自成,是古代海军基地。前身为宋防御契丹而设的“刀鱼寨”。明洪武九年(1376)筑水城,防御倭寇侵扰,永乐六年(1408)置备倭都指挥使司,万历二十四年(1596)设总兵署都督佥事,统辖山东沿海战防,兼管海运。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水师驻此。水城为土、石、砖混合结构,城墙平均高度约7米,宽8米,周长2200米。水城开二门,南为振阳门,通陆路。北为水门,又名天桥口,通海。水门设有栅闸,平时高悬,战时下落,切断海上通路。水门内还有码头、平浪台、防波堤等设施,用于防止波涛侵袭。城内有一狭长港湾,南北长约655米,用以停泊船舰。水城有水师营地、灯楼、炮台、护城河等,形成较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是明清两代的海防要塞。水城今存明朝碑刻,记载了当时操演战舰的威武场面。

☚ 蓬莱阁   登州海市 ☛
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

又名备倭城。明清时期渤海门户。备倭水师基地。位于蓬莱城北丹崖山麓,北面隔海和长山列岛相望。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此设“刀鱼巡检”,防御契丹,因称“刀鱼寨。”明洪武九年(1376年)扩建“刀鱼寨”,始修水城,操练水师,停泊船舰。水城平面近长方形,城垣高7米,宽8米,周长2200余米。初为夯土版筑,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砌以砖石。南设振阳门,连接陆上交通,俗称“土门”;北门临海设有水闸,俗称“水门”,又名“天桥口”。水城的整个设施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海港工程。包括水门外的小海、防波堤和水门内的平浪台、码头与灯楼。二是防御性工程。包括城墙、敌台(炮台)、水闸、护城河和其他有关地面设施。水城的中心小海,南北狭长,约占水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供停泊船舰,巡逻备战,操练水师之用。水门口的“栅栏式水闸”可以调节控制水位,为小海的咽喉;两侧的炮台伸向大海,形成水门口强大的防御攻击力量。水城是我国最早的军港,在中国海军发展史和海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抗倭民族英雄威继光祖孙几代出任登州卫指挥佥事,驻守水城,为京畿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年华”,其杀敌卫国精神永垂青史。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蓬莱阁   蒜园子遗址 ☛
000092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