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蓝鼎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蓝鼎元/持敬图自箴 ☚ 座右箴 蓝鼎元 ☛ 蓝鼎元 蓝鼎元蓝鼎元(1680——1733),字云锦,号玉霖,福建漳浦人。少孤力学,通达治体。康熙六十年,佐廷珍讨朱一贵于台湾。雍正元年(1723),以拔贡校书内廷,分修《大清一统志》。以大学士朱轼荐,召对称善,授普宁知县,在官有惠政。旋摄潮阳县事,忤监司褫职。有《鹿洲初集》、《东征集》等。 ☚ 蓝鼎元 持敬图自箴 ☛ 蓝鼎元 蓝鼎元1680—1733字云锦,号玉霖,又号鹿洲,漳浦(今属福建)人。雍正元年(1723)选拔贡,校书内廷,分修《大清一统志》,后授普宁知县,改任潮阳县,忤监司褫职。工古文、亦善诗。古文为闽中大家,文笔条畅,多切事理,被张之洞《书目答问》推为有清古文名家。著有《鹿洲初集》等。 ☚ 杨椿 王又朴 ☛ 蓝鼎元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福建漳浦人。从小家境贫苦,喜好读书,但应试不中,40岁后经人举荐才得到知县官职,又因得罪上官被诬陷下狱,直到去世前一年才获昭雪。一生“喜经济之学”(《鹿州全集·鹿州行述》)。早年还曾出海进行实际考察,对沿海人民生活、航海贸易及海外许多国家的情况有较多了解,是清朝闭关政策的反对者。著作有《鹿州全集》。蓝鼎元认为“生财之大道在百工,故通功易事,明主不敢一日壅其源。”(《鹿州全集·藏稿》) 他说:“古者关市并设,而常开关以通市,而工之出于市者已多,以是国用有由足也” (同上),明确地表示了对工商的重视。他作《论南洋事宜书》,主张对外“大开禁网,听民贸易”,对清政府的封关禁海政策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进行海外贸易既可以“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还能够以“内地贱菲无足轻重之物”、“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黹”,行销外洋,“岁收诸岛银洋货物百十万人我中土,所关为不细矣”。他替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业资本和沿海居民说话,认为禁海是夺其生计,使“居者苦艺能之罔用”,海商许多洋船停港朽蠹,家产破废。因此他责斥反对海外贸易的论调为“坐井观天之见”,力主开放对南洋诸岛的贸易,听民自由经营,官府不予干涉。另一方面,他对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也开始有所觉察,指出英、法、荷兰等国船炮“精于中土”,而“性情阴险叵测,到处窥觇,图谋人国”,提醒人们警惕,并主张收回澳门及防范天主教进行非法活动,以消除隐患。 ☚ 李塨 王瑬 ☛ 蓝鼎元1675~1733Lan Dingyuanpoet and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Luzhou.Works: Complete Collection of Luzhou,etc. 蓝鼎元1680—1733清朝官员。畲族。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州。福建漳浦(今云霄县)人。幼年丧父。聪颖好学,刻苦自励。17岁,离家泛舟于闽、浙、粤沿海,以开阔眼界。经9次乡试俱落选,但其文才已被时人赞赏。康熙四十六年(1707),大中丞张仪封抚闽,受召于福州建鳌峰书院,参加纂订先儒著作。一年后辞职又返里闭门苦读。六十年(1721),受族兄蓝廷珍之邀为高参,赴台湾任所,参予镇压朱一贵起义。对开发与建设台湾亦多有建策,如开海禁,主张大陆移民台湾,调整与台湾番族的关系,设郡县进行有效管理等。雍正元年(1723),以优贡被选入京,于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六年,由大学士朱轼推荐,受清世宗召见,条奏经理台湾、河漕、兼资、海运、民俗土田、黔蜀疆域六件时务,得雍正皇帝赏识,授广东普宁县知县。因秉性伉直,办案公正,被诬陷入狱。郡守爱其才,保释出狱。闽督,留其于幕府。于十年(1732)冤白,得奉诏进京,受帝赐御书、诗文及赏赐。后出任广州知府。仅在任月余,因病卒。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鹿州初集》20卷,《女学》6卷,《东征集》6卷,《平台纪略》1卷,《棉阳学准》5卷,《鹿州公案》2卷,《修史试笔》6卷,及《潮州府志》等,俱付梓行世。 蓝鼎元1678—1732字玉霖,别号鹿洲。福建漳浦人。清南澳镇总兵官蓝廷珍之族弟。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随蓝廷珍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并参与军政,著有《东征集》。平定台湾后,归著《平台纪略》,对台湾的善后治理,提出有见地的意见。此后,清政府果如其言,在台湾增设彰化县、淡水厅,升澎湖通判为海防同知,添兵分戍。1725年(清雍正三年)到内廷校书,分修《大清一统志》。1728年任广东普宁知县。1732年任广州知府,到任后一个月病死。另有著作《鹿洲初集》、《棉阳学准》、《鹿洲公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