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蒿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蒿里hāo lǐ

指墓地。岑参《河西太守杜公挽歌》之二: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李贺《缘章封事》: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蒿里hāo lǐ

见“薤露歌”。蒿里本为山名,在泰山之南,为亡者葬地。宋之问《范阳王挽词》之二: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骆宾王《乐大夫挽歌诗》之二: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

蒿里

蒿里

乐府歌曲名。《相和曲》之一。与《薤露》同为挽歌,专用于送士大夫和平民出殡。“蒿里”,古人认为乃人死后魂魄所聚之处。余冠英谓“蒿”即“薨”、亦即“槁”,人死则枯槁,故名。

☚ 薤露   乌生 ☛
蒿里

蒿里

❶汉乐府篇名。见《乐府诗集》卷二七《相和歌辞·相和曲》。与《薤露》并为古代送葬时唱的挽歌。词曰:“蒿里谁家地? 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蒿里本为泰山南的一座小山名,是埋葬死人的坟地。古人由此想象为人死后魂魄聚居的场所。《汉诗说》评曰:“‘聚敛魂魄无贤愚’,使人意气都尽。要是汉人作诗语,皆断绝千古,不使后人更有可加。凡诗使后人有可加处,诗便不至。”(引自《汉魏乐府风笺》卷一)认为诗歌把人们在死亡面前的悲哀无奈惧怖之感,抒写得淋漓尽致了。诗仅四句,叙写鬼伯催索人命难留,气氛惨刻,哀痛至绝。
❷魏诗篇名。曹操作。见《曹操集》。《乐府诗集》辑入卷二七《相和歌辞·相和曲》。这也是一首借乐府旧题以写时事的诗作。概括地反映了东汉末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未成,转而相互残杀,百姓惨遭祸殃的历史现实。诗为五言古体,共十六句。以白描手法,叙写了长期战乱所造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惨象,并由此抒发诗人“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感慨,表露了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谴责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风真朴雄阔,有“汉末实录,真诗史”之赞(钟惺《古诗归》)。

☚ 薤露   鸡鸣 ☛

《蒿里》


蒿里谁家地?

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

人命不得少踟蹰。<

br>——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

这一首和上一首《薤露》都是挽歌。所不同的是,《薤露》是王公贵人出殡时用的,而《蒿里》则是士大夫、平民出殡时所用(据崔豹《古今注》)。此外,《蒿里》比《薤露》要更为流行(据宋玉《对楚王问》)

“蒿里”是古代迷信说法中人死后魂魄聚居的地方。 “蒿”即“槁”,人死枯槁,所以死人居里叫“蒿里”。因假想中的蒿里位处黄泉地下,故又名“下里”。这篇歌辞采取了直陈其事的赋法,全篇四句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聪颖蠢笨、三六九等,界限分明;一朝逝去同归蒿里,魂魄无形,贤愚不分。在催命的鬼卒面前,谁也不得稍作延迟!前人评“聚敛魂魄无贤愚”句,说“使人意气都尽”,是“断绝千古,不使后人更有可加”的绝妙好句(《汉诗说》。引自《汉魏乐府风笺》)。其实,诗句反映的是一种生死在命、死去皆空的唯心主义思想。全歌除了哀感动人的艺术魅力之外,悲观消极的色彩也是很浓厚的。

张荫嘉评论说: “前章比体,凄婉欲绝;此章赋体,惨刻尽致。”所见甚是。

蒿里hāo lǐ

指墓地。李贺《缘章封事》:“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蒿里

借指坟墓。晋陶潜《祭从弟敬远文》:“长归蒿里,邈无还期。”
●《汉书·广陵厉王胥传》: “胥既见使者还,置酒显阳殿,召太子霸及子女董訾、胡生等夜饮,使所幸八子郭昭君、家人子赵左君等鼓瑟歌舞。王自歌曰: ‘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左右悉更涕泣奏酒,至鸡鸣时罢。” 蒿里: 山名。在泰山之南,古为死人葬地。古挽歌亦有以《蒿里》为名者。汉广陵厉王刘胥因觊觎皇位而玩弄阴谋,后事发,在自裁前置酒夜饮,凄惨悲歌。

蒿里

(一) 山名,在泰山之南,为死者之葬地。《汉书·广陵厉王传》:“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颜师古曰:“蒿里,死人里。”晋陶潜《陶渊明集》七《祭从弟敬远文》:“长归蒿里,邈无还期。” (二) 古代挽歌名。据崔豹《古今注·音乐》载:“《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之悲歌……其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汉末曹操一改前意,作《蒿里行》而咏时事。其题又作《泰山行吟》。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墓地 > 蒿里
蒿里  hāolǐ

本爲山名,位於泰山的南面,漢時爲叢葬處,後用爲墓地的代稱。《漢書·廣陵厲王劉胥傳》:“蒿里召兮郭門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顔師古注:“蒿里,死人里。”晉·陶潛《從弟敬遠》:“長歸蒿里,邈無還期。”

墓地

墓地

墓(墓田;墓圈;墓茔;墓次;墓场;墓所) 茔(茔域;茔地;茔兆;茔墓;茔垅;茔所;茔墟;茔封;茔竁;黄茔;冢茔;园茔) 域(域兆;灵域) 宅(宅兆;永宅;灵宅) 陵(陵兆) 兆(兆域;阡兆) 泉(泉下;泉壤;九泉;三泉;黄泉) 幽 藏 葬地 坟地 坟场 坟山 坟壤 坟园 坟圈 松峤 松隧 冢田 冢地 冢园 佳城 蒿丘 蒿里 松柏 松槚 松楸 灵岗 北邙 阴地 阴墟 阴壤 黄堂 黄沙 黄泥 黄尘 九原 九京 下里 阡原 山头 栖神之域
墓地的委婉说法:万年吉地
坟墓,墓地:冢宅
暂时安葬之所:攒所
领袖或先烈的墓地:陵墓
孔子的墓地:孔林
帝王的墓地:园(园陵;园寝) 陵(明孝~)
帝王或诸侯的墓地:陵园
太子的墓地:鹤兆
祖先的墓地:祖山 祖茔 故墓 先域 先垄 先人域
合葬的墓地:附茔
旧指儿童死者合葬处:学堂
公共的墓地:公墓
民间的坟地:民冢
风水好的墓地:吉地 吉壤 吉阡 眠牛福地
风水好、后代会升官发财的坟地:牛眠吉地
旧时堪舆家称风水特好的墓地:龙耳
下葬的墓地:墓田丙舍 丙舍佳城
旧时收埋无主尸骨的坟场:义冢
荒废的坟地:颓陇
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昭穆
(埋葬死人的地方:墓地)

另见:墓穴 坟墓 死人 埋葬

☚ 阴间   风景 ☛

阴间

阴间

幽(幽界;幽冥;幽府;幽城;幽都;幽壤;幽间;幽国;幽司;幽玄;幽泉;幽阴;大幽;九幽) 冥(冥冥;冥间;冥府;冥土;冥国;冥司;冥界;冥阴;冥乡;冥道;冥中;冥莫;冥漠;冥寞;泉冥) 地府 地下 玄夜 玄宅 玄乡 蒿里 奄昏 下世 下界 黄泥 黄尘 黄台 黄壤 黄垆 溟漠 鬼域 鬼寰 鬼国 泉路 泉扃 泉世 泉途 泉乡 泉扉 泉曲 泉里 黄泉(黄泉之下;黄泉地下) 九泉(九泉之下) 重泉层泉 泉下 阴司 阴曹 阴城 阴府 阴世 阴冥 阴界 阴山 阴中 阴世间 九重泉 重泉之下九原之下 黄泉眩壤
阴间的:
阴间和阳间:幽明 幽显 阴阳 晓晦(~两隔)
阴间和阳间交界的地方:阴阳界
灵魂受苦的地方:地府(地府阴曹;阴曹地府) 地狱(黑暗地狱) 幽狱 幽源 幽趣 鬼狱 铁城 黑暗狱
佛教指地狱的最底层:十八地狱 十八层地狱

另见:鬼 魂魄 坟墓 死人

☚ 阴间、墓地   墓地 ☛
蒿里

蒿里

古代挽歌。蒿里本指死人葬地,又称下里,借指挽歌。相传蒿里为汉初田横门人所作,其辞云:“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汉武帝之子刘胥,自缢前自歌曰:“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后人均以蒿里、薤露作为挽歌。东汉末曹操曾有《蒿里》、《薤露》之作。

☚ 薤露   鸡鸣曲 ☛

蒿里

汉乐府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载入《相和歌辞》。同《薤露》,亦是一首挽歌。蒿里之名《汉书·武五子传》里有“蒿里召兮郭门阅”,颜师古注:“蒿里,死人里。”又《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十二月檀高里。”高里,山名,在泰山下。后人多以二者相混,是不确的。蒿,蓬蒿,野草,人死后就埋在蓬蒿里。此诗写“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意即蒿里是埋死者的地方,人死后魂魄聚敛在蓬蒿里,没有高低贵贱贤愚之分,对人生充满感慨。再写,“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死期一至,鬼伯相催,不得稍停,言生死只在瞬间,人生无常,生命短促,死无可避,这是生命的悲剧。此诗苍凉朴实,倾诉着无可奈何的人生悲凉情绪,发人深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