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蒲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蒲风1911—1942广东梅县人 蒲风
蒲风
蒲风 蒲风1911—1942诗人。原名黄日华,笔名黄风等。广东梅县人。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时就对新诗有浓厚兴趣。1927年开始诗歌创作。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与任钧等在“左联”直接领导下,组织了中国诗歌会,先后创办《诗歌生活》《中国诗坛》等刊物,在坚持革命诗风和诗歌大众化方面做出了贡献。1933年以后,提倡过诗歌的“斯达汉诺夫运动”,在诗歌领域里有一定影响。抗战后,积极从事爱国救亡诗歌运动。1940年参加新四军,辗转华东各地,终因积劳成疾而谢世。诗集有《茫茫夜》《生活》《钢铁的歌唱》《摇篮曲》《抗战三部曲》《六月流火》《真理的光泽》《取火者颂》等,译诗集有《普式庚诗钞》,诗论集有《抗战诗歌讲话》《现代中国诗坛》。有《蒲风选集》。 ☚ 杨绛 鸥外鸥 ☛ 蒲风 蒲风1911.9.9—1942.8.13原名黄日华。曾用名黄飘霞、黄浦芳。笔名有蒲风、黄风等。广东梅县人。少年时期在家乡上小学,1926年入梅县学艺中学读书。1927年开始写作新诗。1928年秋去印度尼西亚长兄黄春华处,从事进步活动。曾在《爪哇小报》、《大公商报》、《侨声日报》上发表诗歌。1930年4月回国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文史系。1932年加入“左联”。同年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后参与编辑和发行会刊《新诗歌》。1934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茫茫夜》(上海国际编译馆版),同年冬去日本,入东京神田东亚补习学校学习日文。参与“左联”东京分盟的活动。1935与留日青年林林、雷石榆等组织诗歌座谈会,先后创办《诗歌》、《诗歌生活》等刊物,并在东京出版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1936年夏回国后,与王亚平、袁勃等人创办《青岛诗歌》,开展“新诗歌的斯达哈诺夫运动”。同年出版诗集《生活》(诗人俱乐部版)和《钢铁的歌唱》(诗歌出版社版)。1937年主编汕头《星华日报》副刊《黎明》。 5月到厦门,与童晴岚等人发起成立厦门诗歌会,组织诗歌座谈会,出版会刊《厦门诗歌》。在《星光日报》、《华侨日报》的副刊上发表诗作和诗论。7月在厦门组织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 8月去广州筹组广州诗歌会。《广州诗坛》改组为《中国诗坛》后,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这一年由诗歌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摇篮歌》、《抗战三部曲》和长篇叙事诗《可怜虫》。1938年出版了《街头诗歌》,讽刺诗集《黑陋的角落里》,明信片诗集《真理的光泽》,短诗集《在我们的旗帜下》(均诗歌出版社版),论文集《现代中国诗坛》、《抗战诗歌讲话》,译著《普式庚诗抄》(与叶可根合译)等。1939年秋在梅县松口国光中学任教。创办《七日诗刊》,主编《风云》半月刊。这一年出版了儿童诗集《儿童亲卫队》(诗歌出版社版)、方言叙事诗集《林肯,被压迫民族的救星》、客音体叙事诗集《鲁西北的太阳》、短诗集《取火者颂集》(诗歌出版社版)。1940年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1942年病逝于皖南天长县。蒲风是中国诗歌会中最活跃的诗人。他从理论上提倡诗歌大众化和国防诗歌,批评新月派和现代派诗风,在推动新诗歌运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的诗富于革命性和现实性,有着激动人心的力量。在形式上多方探索,产量丰富,但有些诗作缺乏艺术锤炼。 ☚ 十三 画 雷石榆 ☛ 蒲风 现代诗人。广东梅县人。 “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亦为该会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茫茫夜》、长诗《六月流火》等。 蒲风 蒲风1911—1942Pu Feng现代诗人。原名黄日华,又名飘霞、蒲风等。广东梅县人。1927年开始诗歌创作活动。1932年,他与杨骚、穆木天、任均等人发起组织中国诗歌会,大力开展诗歌大众化运动。1935年去日本东京,参加了“左联”东京分盟的活动。1938年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新四军。1942年病逝于皖南前线。 ☚ 光未然 田汉 ☛ 蒲风1911—1943诗人。原名黄日华,广东梅县人。1927年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组织中国诗歌会,倡导诗歌大众化运动。作品有诗集《茫茫夜》、《摇篮歌》、《钢铁的歌唱》和长诗《六月流火》。具有感情充沛、口语化等特点。 蒲风 蒲风1911—1942现代诗人。曾用名黄飘霞,笔名黄风,广东省梅县人。从小酷爱新诗,1927年开始诗歌创作。1930年参加中国左冀作家联盟。1932年9月与杨骚等人发起成立诗歌会,出版《新诗歌》。1934年发表代表作《茫茫夜》,并以此为名出版了第一部诗集。1935年赴东京,参与创办《诗歌生活》。出版了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1936年春,回国到青岛,写出《青岛》等诗。同年夏末应聘到福州教书。1937年去厦门主编《厦门诗歌》。同年8月到广州,主编《中国诗坛》。后随新四军转战华东各地,由于积劳成疾,1942年早逝于皖南天长县。蒲风一生共创作诗集16部,诗歌论文集三部,译诗二部。 ☚ 强渡黄河 蒲松龄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