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蒲松龄《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蒲松龄《狼》

课文导读

本文选自 《聊斋志异》 中 《狼三则》 的第二则。 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 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 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叙事, 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 环环相扣, 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 点明时间、 地点和矛盾的双方, 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屠户惧狼, 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 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 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 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 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 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 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 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 点明故事的主题, 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 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 结构紧凑, 情节曲折, 语言简洁生动, 主要通过动作、 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 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在文中, 故事的发生、 发展、 高潮和结局交代得清楚。 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 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 凶狠;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径去”、 “犬坐”、 “目似瞑, 意暇甚”、 “洞其中” 等, 表现了狼的狡诈;“惧”、 “投以骨”、 “复投之” 等, 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 “顾”、 “奔倚”、 “弛”、 “持” 等, 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 也表现了他的机智; “暴起”、 “劈”、 “毙”、 “转视”、 “断” 等, 表现了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课文注译

一屠(1)晚归,担中肉尽,止(2)有剩骨。途中两狼,缀(3)行 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4)投之, 后狼止而(5)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6)并驱(7)如故(8)

屠大窘(9),恐前后受其敌(10)。顾(11)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其中,苫(12)(13)成丘(14)。屠乃奔倚(15)其下,弛(16)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17)相向(18)

少时(19),一狼径去(20),其一犬(21)坐于前。久之(22),目似瞑(23),意(24)(25) 甚。屠暴起(26),以(27)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2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29)露尻(30)尾。屠 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31)前狼假寐(32),盖(33)以诱敌。

狼亦黠(34)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35)(36)

 

(1) 〔屠〕 这里指屠户。 (2) 〔止〕 通 “只”, 只有。 (3) 〔缀 (zhuì)〕 联结, 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4) 〔复〕 又, 再。 (5) 〔而〕 连词, 表转折 , 可是 。 (6) 〔之 〕 用在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7)〔并驱〕 一起追赶。 (8) 〔故 〕 原来 , 旧 。 (9) 〔窘 〕 困窘 , 处境危急 。 (10) 〔敌 〕 敌对 , 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1) 〔顾〕 回头看, 这里指往旁边看。 (12) 〔苫 (shàn)〕 盖上。 (13) 〔蔽〕 遮住。 (14) 〔丘〕 小山。(15) 〔倚〕 靠着。 (16) 〔弛 〕 放松 , 这里指放下 。 (17) 〔眈眈 〕 注视的样子 。 (18) 〔向 〕 对着 , 朝着 。 (19)〔少 (shǎo) 时〕 一会儿。 (20) 〔径去〕 径自离开。 (21) 〔犬〕 名词作状语, 像狗一样。 (22) 〔久之〕 过了一会儿。 (23) 〔瞑 (mínɡ)〕 闭眼。 (24) 〔意〕 神情。 (25) 〔暇〕 空闲, 悠闲。 (26) 〔暴起〕 突然跳起。 (27)〔以 〕 用 。 (28) 〔洞其中 〕 即 “洞于其中 ”, 省略介词 “于 ”, 属于介词结构后置 。 洞 , 名词用作动词 , 打洞 。(29) 〔止〕 动词, 通 “只”。 (30) 〔尻 (kāo)〕 屁股 。 (31) 〔悟 〕 明白 。 (32) 〔寐 〕 睡觉 。 (33) 〔盖 〕 承接上文, 表示原因, 这里有 “原来是” 的意思。 (34) 〔黠 (xiá)〕 狡猾。 (35) 〔笑〕 动词用作名词, 笑料。 (36)〔耳〕 罢了。

问题与探究

1. 你读了这则故事后, 有怎样的启示?

2. 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3. 你还能讲出一些与狼有关的寓言故事吗?


蒲松龄《狼》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蒲松龄《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本篇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蒲松龄的小说大多采用狐鬼故事的形式,或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或讽刺官场社会的丑恶,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虚伪,或批判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篇小说写的是屠夫杀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贪婪、狡诈的本性,告诫那些象狼一样的恶人,不要玩弄狡诈的伎俩,否则下场是可悲的,也是可笑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提高警惕,坚决斗争,不要被其假象所迷惑。

这篇故事紧紧围绕屠夫和狼的矛盾斗争展开情节,因此全文篇幅虽短,然而写得曲折多姿,波澜起伏;加之行文紧凑,笔墨舒洒自如,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作品的第一段(从“一屠晚归”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屠夫晚归途中遇两狼,欲摆脱威胁而未成功。作者仅用寥寥数语,便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起因,行文极为简炼。其中“晚归”、“肉尽”、“剩骨”、“途中”等几个词语用得十分准确,概括地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和特定条件,为矛盾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缀行甚远”,意思是说两只饿狼紧跟在屠夫的后面跑了很远。这不仅写出了饿狼贪婪的本性,而且也渲染了令人胆战心惊的紧张气氛。在茫茫的夜色中,一个单身的屠夫挑着担子在人烟稀少的小道上匆匆赶路,而后面却有两只饿狼紧追不舍,这真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景象虽然十分恐怖,但是又合情合理,为下文屠夫与狼的正面冲突作了铺垫。接着作者写屠夫与狼的第一次正面冲突。“惧”,是写屠夫当时的心理状态。一人对两狼,而且是两只凶残的饿狼,屠夫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显然屠夫是处在极不利的境地。因此,屠夫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尽快摆脱饿狼的追赶,解除威胁。他猛然想到了担中的剩骨,于是“投以骨”,希冀能以此阻止两狼的紧追。结果怎样呢?“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饿狼是贪得无厌的,所以骨已尽而狼不止。屠夫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以让步来解除威胁的打算化为泡影。结果是两狼“并驱如故”,屠夫的危险处境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激化了矛盾冲突。这几句写得十分生动逼真,两狼轮番紧追不舍的情景如在目前。

事已至此,屠夫几乎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怎么办呢?思量再三,唯有主动出击,杀死两狼,而别无他途。因而作者在第二段(从“屠大窘”至“亦毙之”)细致生动地描写了屠夫杀死两狼的经过,特别精细具体地刻划了狼的狡诈的性格特征。“大窘”,既是写屠夫恐惧的心理状态,也是写屠夫的困境。如果陷入前后受敌的危险境地,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屠夫内心极度恐慌。情势异常紧迫,必须赶快想好对策,方能确保生命无虞。通过“顾”、“奔”、“倚”、“弛”、“持”等一连串的动作,把屠夫的心理活动极有层次地展现了出来,而且生动形象地刻划了他机警的性格和紧张的心情。这样一种态势,迫使两狼也不敢贸然向前。“眈眈相向”四字勾画出一个紧张的相持局面:双方都在紧张地思谋对策,窥测动向,伺机进击。经过步步蓄势,就把矛盾冲突逐步推向了高潮。作者接着写双方的正面交锋。“一狼径去”一句,是伏笔。一个“径”字,妙极,令人拍案叫绝。这只狼一未得逞,二没受挫,何以却头也不回地举步径去?确实令人生疑,因而也就造成了悬念。而另一只狼的行动就更奇怪了:“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只凶恶的狼,竟然安坐在屠夫面前,眼睛微闭,意态闲暇,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这又是一个悬念。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把狼的动作神态描摹得极为生动传神。仅寥寥数语,便把狼的狡诈本性刻划得入木三分,真是神来之笔。作者驾驭语言的本领,确实令人叹服。但是屠夫并没有被假象所迷惑,松懈斗志,而是不失时机地进行反击。“暴起”一语,表现了屠夫的机警和果断。刀劈狼首,击中要害,又连砍数刀,将其击毙。杀了前面这只狼以后,屠夫并没就此罢手,而是继续搜寻余敌,除恶务尽。果然发现另一只狼正在草垛后面打洞,想要从后面夹攻。而且大半个身子已钻进草洞,只露出屁股和尾巴。于是屠夫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挥刀断其股,也将它击毙。至此,屠夫才恍然大悟,疑虑顿释。原来一狼“径走”,一狼“假寐”,都不过是迷惑自己的狡诈伎俩罢了。读者读到此,也豁然开朗,前面的悬念也得到圆满的解决。这一段写得十分精采。作者不仅把屠夫和两狼的形象刻划得鲜明生动,栩栩如生,而且在情节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故事情节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多变,令人悬念丛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常于山穷水尽之处忽见柳暗花明。虽然出人意表,但又入情入理,真是叹为观止。

卒章显其志,这是蒲松龄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在第三段(从“乃悟前狼假寐”至“止增笑耳”)中对屠夫杀狼的故事作了评论:这两只狼确实狡猾到极点了,然而却顷刻被击毙,因此不管敌人玩弄什么花招,终究逃脱不了覆亡的下场。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读来饶有趣味。语言也生动传神,酣畅淋漓,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7: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