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Pú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澄海,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邱北、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苗、瑶、黎、侗、土家、布依、傈僳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姒姓,有扈氏之后,为启所灭,世为西羌酋长。《晋书·苻洪传》: 因其家池水生昌蒲,长五丈,五节。形如竹,时人遂以为蒲家,后改为苻 (按: 原文如此,‘苻’ 当作 ‘蒲’)。今蜀中多此姓。望出河东。”此以事为氏。 ❷ 《姓氏考略》注云: “夏封舜后於州蒲,因氏。”此以地为氏,系出妫姓。 ❸为满族姓氏“普佳” 氏所改。见《满族姓氏录》。 汉代有蒲昌; 宋代有蒲永升,成都人; 明代有蒲大顺,永州人; 清代有蒲松龄。 蒲pú❶水生植物名,可以製蓆,嫩蒲可食。枚乘《七發》:“犓牛之腴,菜以筍蒲。”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蔣蒲蒹葭。” ❷通“匍”。見“蒲伏”。 ❸地名。見“蒲城”。 ❹姓。見“蒲且”。 蒲 蒲pú❶水杨、浦柳。《王风·扬之水》三章: “扬之水,不流束蒲。”扬,激扬。郑《笺》:“蒲,蒲柳。”陆玑《草木疏》:“蒲柳有两种,皮正青者曰小杨。其一种皮红者为大杨。其叶皆长广于柳叶,皆可以为箭杆。”《本草纲目》李时珍 [释名]:“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多宜水涘蒲萑之地,故有水杨、蒲柳、萑苻之名。”[集解]: “恭曰: 水杨叶圆阔而尖,枝条短硬,与柳全别。” ❷香蒲、水草。《陈风·泽陂》一章:“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 “陂,泽障也。荷,芙蕖也。”郑《笺》:“蒲,柔滑之物。”孔《疏》: “蒲之为草,甚柔。”朱熹《集传》:“蒲,水草,可为席。”《小雅·鱼藻》三章:“鱼在在藻,依于其蒲。”毛《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郑《笺》: “藻,水草也。”《大雅·韩奕》三章:“其蔌维何,维筍及蒲。”毛《传》: “蔌,菜肴也。筍,竹也。蒲,蒲蒻也。”郑《笺》:“筍,竹萌也。蒲,深蒲也。” 
☚ 蒹葭 楚 ☛ 蒲读音b·o(ˊ),为o韵目,属e—o—uo韵部。白各切,入,铎韵。 ❶[蒲社]殷代的社坛。 ❷[蒲姑]地名,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之东北。 上一条: 礴 下一条: 伯
蒲读音p·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薄胡切,平,模韵。 ❶水草,菖蒲;生于水边,有香气,根入药。 上一条: 𥮉 下一条: 蒱 蒲〔pu〕 蒲墩儿 〔pu dunr〕baob jud. 蒲扇 〔pu shan〕miad. 蒲团 〔pu tuan〕baob jud. 蒲{}五6428①动蹲。吴语。江苏苏州。弹词《西厢记・一游殿》:「只好~勒浪饿煞——叫菩萨!」②动无节制地吃(菜)。江淮官话。江苏扬州〖 〗。不要只~菜,不吃饭!③动浮在水面。粤语。广东阳江〖 〗。客媛《槟榔的历史》:「船漏底,沉死两个番鬼仔:一个~头,一个沉底。」④动起。粤语。广东阳江〖 〗。我同你抬~其也。术鱼书《蔡伯喈琵琶记》:「此事提~更怆心。」⑤动快步走向前。江淮官话。安徽芜湖。陈启彤《广新方言》卷一:「芜湖谓疾趋而前,读若~。」⑥名某些球形果实的统称。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棉花~棉铃‖花~南瓜。⑦名滩。闽语。台湾〖 〗。沙~沙滩‖溪~河滩。⑧名指农历五月。闽语。福建厦门〖 〗。⑨量丛。湘语。湖南长沙〖 〗。一~草。⑩量朵。闽语。福建长乐。《福建歌谣》三:「子弟看了跤子落落酸,一~花子插带中。」⑪量块。闽语。台湾〖 〗。一~草一块草地。⑫量口。湘语。湖南长沙〖 〗。吐他一~涎啐他一口唾沫。⑬量些(指人,含轻蔑意)。湘语。湖南长沙〖 〗。那~脚色那些人。   蒲pú❶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河滩上。叶子可以编蒲席、蒲团、蒲包、蒲扇等。通称蒲草。 ❷姓。 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叶长而尖,可编席、蒲包和扇子。花粉可供药用;用香蒲叶制成的:~绒︱~棒︱~剑︱~包︱~扇︱~团。 ○~柳(水杨,一种秋天很早就凋零的树木;旧时用来谦称自己体质衰弱)之姿。 蒲pú❶ 植物名,香蒲:蒲包│蒲席。 ❷ 植物名,菖蒲:蒲剑。 ❸ 蒲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山西永济县西。 ❹ 姓。 蒲pu蒲棒 蒲璧 蒲鞭 蒲草 蒲车 蒲墩儿 蒲伏 蒲服 蒲黄蒲剑 蒲节 蒲剧 蒲葵 蒲蓝 蒲柳 蒲卢 蒲轮 蒲人 蒲绒 蒲扇 蒲梢 蒲桃 蒲团 蒲月 菖蒲 香蒲 石菖蒲 唐菖蒲 蒲公英蒲鞭示辱1 蒲柳之姿2 蒲pú指菖蒲或石菖蒲,皆可用作药物,有芳香,端午节悬或插门上以驱除秽气: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艾簪门,虎符系臂。(三一·710) 蒲蒲柳。《詩經·王風·揚之水》: “揚之水,不流束蒲。” 鄭玄箋: “蒲,蒲柳。”陸德明《經典釋文》: “蒲,如字。孫毓云: 蒲草之聲,不與戍、許相協,箋義爲長。今則二蒲之音,未詳其異耳。” 《周禮·夏官·司馬》: “正西曰雍州,其山鎮曰嶽山,其澤藪曰弦蒲。” 《周禮鄭氏音》:“蒲,頗五反。”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蒲 蒲 pú 亦稱“香蒲”、“睢”、“醮”、“醮石”。多種香蒲科植物的全草。多年生草本。主治小便不利,妬乳乳癰,口中爛臭。始載於先秦典籍。《詩·大雅·韓奕》:“其簌維何? 維筍及蒲。”《神農本草經·上經·香蒲》:“味甘平,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睢。”三國魏·吳普《吳普本草·草木類·醮》:“一名醮石,一名香蒲。”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其他 > 蒲菜 > 蒲 蒲 pú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香蒲 > 蒲 蒲 pú 蒲pú〖名词〗 指蒲人。蒲城的人。蒲城,在今山西隰县(1)。《寺人披见文公》: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您现在做了国君,难道没有蒲人、狄人了吗? 蒲pú❶ 香蒲,又称蒲草,生于浅水或池沼中。《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与荷。” ❷ 蒲柳。即水杨。《诗经·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 蒲*púC6D1 ❶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又叫香蒲。叶长而尖,嫩时可食,收摘后可用来编制用品:~席/~扇/~包。 ❷姓。 部分树名 部分树名杨树:杨(垂~) 水杨:蒲(蒲柳;风蒲) 松树:松(~涛;~竹;~鹤;青~;苍~;乔~;劲~;古~;霜松;孤~) 苍官 木公 十八公 封禅树 五大夫 大夫松 大夫枝 偃盖山 苍髯叟 支离叟 松、竹、梅三者:岁寒三友 刚劲苍郁的松树:铜松 虬枝盘曲的松树:髯龙 高大的松树:云松 傲霜挺立,树冠如车盖的松柏:霜盖 柏树:柏(侧~;刺~;古~;翠~;劲~;霜柏) 鞠 椈 苍官 陵墓上的柏树:陵柏 陵栢 植于墓旁的柏树:鬼廷 桂树:桂(桂子;桂花;缅~;金~;汕~) 樨(木樨) 桂树的一种:丹桂 银桂 雪桂 桑树:桑(~叶;~枝;~林;~葚) 小桑树:女桑 丛生的桑树:苞桑 梧桐:桐(桐木;桐树;青桐;霜桐) 梧(碧~) 榇 荣 龙树 鸣凤条 高大的梧桐树:鸿梧 槐树:槐(黄~;刺~;洋~) 玉树 不平生 银杏:檘 鸭脚(鸭脚子)火橐木 公孙树 棕榈:梠 果树:树核 ☚ 部分树名 柳树 ☛
香草 香草芳草 嘉夜 锦茵 香草名:芳茝 水中的香草:水芳 清美的香草:清芷 调味的香草:芗 几种香草:蕙(蕙草) 薰(薰草) 荃 荪 蒲(香蒲) 兰草 香茅 芸香泽兰 佩兰 紫苏 白芷 嫩的香蒲:蒻 ☚ 常见的草 各种用途的草 ☛ 蒲pú❶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或浅水中,叶长而尖,可用来做编蓆、蒲包、蒲垫和扇子等用具。根茎膨大,可食。 ❷古邑名。一为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长垣;一为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隰县西北。 ❸姓。 蒲pú ❶ {植} (香蒲) cattail; reed mace; club grass ❷ (姓氏) a surname: ~ 松龄 Pu Songling ◆蒲棒 [口] the spike of cattail; 蒲包 cattail bag; rush bag; 蒲草 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蒲公英 dandelion; 蒲黄 {中药} cattail pollen; pollen typhae; 蒲剑 calamus leaves; 蒲节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5th day of the 5th lunar month); 蒲葵 Chinese fan palm; livistona chinensis; 蒲柳 big catkin willow; 蒲绒 cattail wool, used for stuffing pillows; 蒲扇 cattail leaf fan; 蒲式耳 bushel; 蒲桃 rose apple; syzygium jambos; 蒲团 cattail hassock; rush cushion; 蒲苇 pampasgrass; 蒲席 cattail mat; rush mat 蒲春秋、战国邑聚名。❶在今河南长垣县。
❷本商甫国,西周时称蒲国,后为晋所灭,为邑。在今山西隰县北。 蒲pú❶ 蒲柳弱质|蒲柳先零
❸ 安车蒲轮 蒲*(13画)
  【提示】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竖改撇; 不要依旧字形写成四笔 ( )。 甫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右两边相离。 *蒲pú13画 艹部 (1) 香蒲,又称蒲草。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可编蒲席、蒲包、扇子等。 (2) 菖蒲的简称: ~节(端午节)|~剑。 蒲 ☚ 藺 萑 ☛ 蒲pú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草头、水,甫声。声母演变如甫浦铺圃埔例。是香蒲,又称蒲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浅水或池沼中,叶长而尖,可以编席、蒲包和扇子。根茎可以吃。蒲又是菖蒲的简称。约唐代以后在端午节在门悬菖蒲,称端午节为蒲节。组词如:蒲柳(就是水杨,也称赤杨)|摴(shū)蒲(也简称蒲。中古类似掷色(shǎi)子的博戏。又泛指赌博)。 蒲★常◎常
pú形声,从艸,浦(pǔ)声,本义为一种水生草本植物,也叫香蒲,假借为蒲柳,一种落叶乔木,也叫水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