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蒟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枸醬 > 蒟醬
蒟醬  jǔjiàng

同“枸醬”。

蒟酱

蒟酱

蒟,ju,蒟子。植物名。可作酱以佐食,也作“枸酱”。左思《蜀都赋》:“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邛州竹制手杖从这里传入大夏之城,蜀地蒟酱从这里贩进番禺之乡。

☚ 居高听卑   蒟蒻 ☛

蒟酱

药名。出《新修本草》。又名土荜拨、青蒟、青蒌、芦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 的果穗。产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辛,温。温中,下气,散结,消痰。
❶治脘腹冷痛,吐泻,虫积腹痛,咳逆上气。煎服: 3~6g。
❷研末掺治牙痛。

蒟酱

古代烹调佐料之一。又作 “枸酱”。以胡椒科的蒌叶果实 (俗称“蒟子”,似桑椹) 和盐、蜜渍以成酱。自汉至宋皆为四川特产,以晋代犍为郡的南安县 (今乐山市)、僰道县 (今宜宾市) 和江阳郡 (治今泸州市) 出产著名。唐代涪州 (治今涪陵市) 所产还曾作为贡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时 “独蜀出蒟酱”,沿南夷道 (在南方丝绸之路的 “东路” 上) 经牂牁江 (今北盘江) 行销南越 (今两广、湘南及越南红河流域以北地区)。

蒟酱

蒟酱

西域东传之植物。《本草纲目》卷14引唐李珣曰: “《广州记》云: 出波斯国,实状若桑椹,紫褐色者为尚,黑者是老根,不堪。”据《南方草木状》,蒟酱即荜茇 (胡椒)。

☚ 荜拨   补骨脂 ☛

蒟酱jǔ jiàng

《本草纲目》草部第14卷蒟酱(25)。药名。
【基原】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又名:浮留藤《唐本草》,扶留藤、扶恶土、蒌藤《本草纲目》)的果穗。
【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茇(《食疗本草》),大荜茇(《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萎、香荖(《广东中药志》),芦子(《云南中草药选》)。
【性味】
❶《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❷《本草纲目》:“气热,味辛。”
【功用主治】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
❶《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破痰积。”
❷《食疗本草》:“散结气,治心腹中冷气。”
❸《海药本草》:“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咳逆,解酒食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八分至一钱半。外用:研末掺。

蒟酱jǔjiànɡ

中药名。出《新修本草》。别名青蒌、青蒟、蒟青、土荜茇、芦子。为胡椒科植物蒟酱Piper betle L. 的果穗。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辛, 温。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脘腹冷痛、吐泻、咳逆上气,煎服: 3 ~6 克。治牙痛, 研末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