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根jǔ ruò gēn《本草纲目》草部第17卷天南星(2)。药名。 【基原】为天南星科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的块茎。 【别名】蒻头(《开宝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图经》),鬼头(《本草纲目》),磨芋(《植物名实图考》),花杆莲(《南京民间药草》),黑芋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花梗莲、虎掌、花伞把、蛇头草根(《江西草药》),蛇六谷、雷星、鬼蜡烛、蛇头子、独叶一枝花、花梗天南星、天六谷、星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味】辛,温,有毒。 ❶《医林纂要》:“甘辛,温。” ❷《江西草药》:“苦辛,温,有毒。” 【功用主治】化痰散积,行瘀消肿。治痰嗽,积滞,疟疾,闭经,跌打损伤,痈肿,疔疮,丹毒,汤火伤。 ❶《开宝本草》:“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主消渴。” ❷《本草汇编》:“治腮痈。” ❸《医林纂要》:“去肺寒,治痰嗽。” ❹《本草便方》:“化食,消陈积,积聚,久疟。” ❺《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药。” ❻《四川中药志》:“烧敷捣绒,敷火疔疮。” ❼《江西草药》:“解毒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须久煎2小时,取汁服)。外用:醋磨涂或煮熟捣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