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图》

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图》

这幅画看去十分简单,一块白色背景上涂上大块的原色,再用垂直交叉的黑线条将不同颜色分隔开来,就算完成了。显然、蒙德里安是想将画里的成分尽量减少到必不可少的地步。这就是把素描限制到只有平行线和垂直线两种,颜色只有红、黄、蓝三种原色再加上黑、白两色,凡是混合的颜色和曲折的线条都被排除在外,更不用说任何可能引起联想的实物因素了,那是绝对在摒除之列的。因为蒙德里安的兴趣,主要是在强调线条与线条之间,块面与块面之间的关系。他要在这些关系中找到 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不相等中谋取等值的相对势力”。如果他变换画中线条和方块之间的关系,那立刻就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全局。我们只要量一量画中的每一个单元,就会发现只有画面本身的比例是合于理性的正方,其它都是大大小小不同的比例。蒙德里安一定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失败,经过艰苦的摸索,才达到这种“感觉上”的平衡的吧。同时,这幅画也没有通常的几何形框架,尽管蒙德里安并没有放弃追求作品的独立性这 一目标,但他关心的不是空间构成而是画面秩序,他重又回到了画面的平面性与壁面之间的纯粹关系。——本来,绘画几乎都是在平面上存在的,正因为如此,画家们无论怎样强调这 一基本事实,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吧。


红、黄、蓝的构图 蒙德里安


在蒙德里安的故乡荷兰,那一望无垠的平原上耸立着教堂、风车和灯塔的风景,确实本身就带有几分水平线与垂直线的轮廓。蒙德里安(1872—1944)早期的绘画,就是要表现出这种始终存在于偶然的表象背后的东西。他还在青年时代就曾倾倒于那个时候的通神学,将纯净、规整当成是宇宙秘密的代言人。他相信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无论是山川、树木,还是房屋,都有其潜在的本体,这本体虽然外貌各异,实质却是相通的。画家的任务,就是要在画作中赋予它们以实在的结构。他和塞尚一样,都是透过对象的表面现象,来寻找它们普遍性的美。


红树


灰树


开花的苹果树


这可从他反复画的著名的“树”的连作看出来。《红树》使用了鲜艳的色彩,写实地描绘了弯曲的树枝,我们可以感受到大树和它周围小草的生命力。接下来的《灰树》,枝桠伸展到了图画的边缘,图画把树“限制”在自己的空间里,树木及其生命已不再是绘画的主题,主题是树与其他东西的关系。为此而省略了树的地点特征。在第三幅《开花的苹果树》 中,树干和树权全变成了直线和弧线,背景则是一片粉红色和灰兰色暗示花朵和天空。
正当蒙德里安在荷兰热衷于创作抽象化作品的时候,1912年他有机会来到了巴黎。在巴黎,他开始接触到后期立体主义。那是 一种观察现实的新方法,使他更加坚信自己正在走的路。不过当立体派画家把真实的实物拼贴到画面上去的时候,他就不愿再跟着他们跑了。他不能允许在自己的画上表现真实的东西,因为它们会引起感情,而感情会遮蔽纯静的自然。
后来蒙德里安又回到了荷兰,他创造了 一种全部无代表实物的风格,如我们在本图中所看到的那样。他称其为“新造型主义”(在美术史上又叫做风格主义运动)。它是当时一本荷兰杂志的名字,专门传播蒙德里安的观点。归纳其基本思想就是: 物体的精髓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只要用横线、竖线和三原色就行了。如果你把一件东西分析、简化到 一定程度,你就能得到它的精髓。
☚ 康定斯基《构图9: 第626号》   克利《美丽的女园丁》 ☛
000033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