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与探马赤诸军menggujun yu tanmachizhujun
蒙古军主要由蒙族人中签发,一般15岁以上,70岁以下,家有男丁者,均签为兵,初设10人一牌,牌设牌头, “上马则备战斗, 下马则屯骤牧养。” ( 《元史》卷99《兵志》) 元朝建立后草原蒙古人仍遵守战时出兵、平日牧养的原则, 而进入中原和南方的蒙古人则设有蒙古军户。蒙古军分为宿卫与镇戍两个系统, 宿卫军即怯薜军, 怯薜为番直宿卫之意, 建立于成吉思汗即位之忽里台大会,约在宋开禧二年(1206)。共有四怯薜, 分别以成吉思汗功臣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为统帅, 统称四怯薜长。四怯薜每三日一班值宿。博尔忽死后, 成吉思汗亲领一支, 称也可怯薜, “其云也可者, 言天子自领领之故也。” ( 《元史》卷99《兵志》)赤老温死后,怯薜常以右丞相率领。元朝建立后, 怯薜军专事皇帝, 除宿卫外, 还任宫中各种事役。宿卫时, 又根据情况, 有众多名称。怯薜士兵称怯薜歹。怯薜长多为皇帝亲命,并为重要大臣。侍卫亲军亦为宿卫系统, 环卫京畿, 一部分色目人亦编入侍卫亲军。镇遏军是元朝建立后的蒙古军种, 是从宿卫军中调集出来保卫漕运的军队, 因此又叫海运镇遏军, 一般有千余人。镇戍的蒙古军与探马赤军, 主要宿卫腹里地区,探马赤军是蒙古和元朝军队中一种,军户中有探马赤军户。元朝建立后探马赤军主要镇戍腹里与全国战略要地, 最初的探马赤军是蒙古汗国进攻金国时组成的先锋军队。探马赤军的主体仍为蒙古人, 其中亦杂有北方汉人与畏兀儿人等。至元十年(1273)元世祖曾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蒙古国征讨中原各王朝时建立汉军, 最初的汉军主要由北方汉人、高丽人、女真人等组成。签军的办法有以贫富为标准, 户签一人, 称独户军。合二、三人出一军为正军户,余为贴军户。或以男丁论,曾以20丁出一人, 至正7年(1279) 曾以10人出 一卒。又有以户为标准,20户出一军,以年20以上者充,富贾大家再抽一人称余丁军, 至元十五年免除。又有匠军, 取手工匠人为军。元朝建立后,军人入军户籍,有汉军户,世代相袭不得更动。汉军中有炮军、水兵军、弩军等名称。征服南宋政权后, 收编南宋降军及溃散之军为新附军, 也入军户籍, 为新附军户, 多由南方汉人组成。除此之外, 元朝建立后, 有属于乡军的云南寸白军, 又叫爨军, 指白族土军, 白衣军指傣族军, 罗罗斯军指彝族军队, 以及和尼 (哈尼) 军, 广西有撞摇 (壮族) 土兵; 福建有畲军, 辽东有女直军、高丽军以及乣军。元招募的兵一般组成答剌罕军,蒙古、探马赤军和汉军户, 一般通过奥鲁管理,新附军不设奥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