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蒋锡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蒋锡金1915—

江苏宜兴人
作家。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台儿庄》、《横山镇》、《赌徒别传》、《黄昏星》、《亡灵书》等剧本、诗集、译著。
别名:史曾则、金锡包、哲孟雄、蒋福俦、蒋镛
笔名:锡金、丁若兰、丁若高、丁郎、卫斐君、丰隆、长庚、束成、束胥、辛、辛若、劳难、易人、青嶂、周庸、周康、胥、常棻、蒋青嶂、蒋策、霍亭、壑、曜宾、S.K.(一说为SK)

蒋锡金

自传 锡 金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650页

蒋锡金

蒋锡金1915—2003

剧作家、诗人。曾名蒋镛,笔名霍亭。江苏宜兴人。1932年开始发表诗作。1934年先后与严辰等合编《当代诗刊》、与蒋有林合编《中国新诗》。抗战爆发后。在汉口与孔罗荪等合编《战斗》旬刊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机关刊物《抗战文艺》编委。次年在上海主编《文艺新潮》,并与王任叔等合编《鲁迅风》。1940年去苏南,参与编辑《江南》半月刊等。抗战胜利后到新四军宣教部工作,不久到新华社编辑《新华日报》(华中版)副刊。1947年起任东北大学(今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著有剧本《台儿庄》(与人合作)、《横山镇》、《赌徒别传》,抒情诗集《黄昏星》,儿童叙事长诗《瘸腿的甲鱼》等。

☚ 于沫我   华铃 ☛
蒋锡金

蒋锡金1915.1.3—

曾用名蒋镛、蒋策等。笔名有锡金、丰隆、束胥、劳难等。江苏宜兴人,生于南京。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在上海读中学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2年开始在宜兴报纸副刊、上海《申报·自由谈》等发表新诗。1933年入上海正风文学院,与严辰等同学合办《当代诗刊》。1934年毕业后离沪,赴武汉任湖北省财政厅科员。1935年左右与人合编武汉《华中日报·文艺周刊》,与蒋有林合编宜兴《中国新诗》。抗战爆发后,在汉口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先后参与编辑《战斗》、《时调》(后改为《诗歌综合丛刊》)、《抗战文艺》等刊物。1938年5月协助茅盾创办《文艺阵地》半月刊,后到广州参与中国诗坛社的活动。1938年11月回上海,参加党的文艺工作中心小组,负责诗歌方面的工作,组织了上海诗歌座谈会(后称行列社),积极倡导朗诵诗和诗歌大众化运动,出版《诗人丛刊》、《行列》半月刊、《上海诗歌丛刊》、“行列小丛书”、“诗歌翻译丛书”、“诗歌创作丛书”等。并先后参与创办或编辑《大路》画报、《文艺新潮》、《鲁迅风》、《文艺新闻》、《奔流新集》等刊物。其间曾去常熟江杭游击区,任江南社(新华社)记者。在上海时曾与许广平共同研究鲁迅的旧体诗。上海沦陷后任教于建承中学,致力于《楚辞》研究。抗战胜利后在新华社主编过《新华日报》华中版副刊。解放战争时,随社到山东参加鲁南战役。1947年11月到东北,在佳木斯东北大学(后迁长春,改名东北师范大学)任教授。蒋锡金以诗歌创作步入文坛,先后写了大量诗歌,散见于各地报刊。并出版了抒情诗集《黄昏星》(上海泽上社1941年版)和儿童叙事诗《瘸腿的甲鱼》。他的诗歌朴素、清新,热情洋溢,富于哲理。同时,他还写了许多诗论文章,组织和参与了诗歌界的许多重要活动,为新诗的发展作了积极的贡献。此外,他还出版过多种著译作品,如剧本《台儿庄》(与人合作,1938年)、《横山镇》(1939年)、 《赌徒别传》(1941年),译著《亡灵书》(1955年)、《俄罗斯人民的口头文学》(与人合译,1950年),编著《星象》(1945年),论著《文章选讲》(1954年)以及《鲁迅年谱》(1976年)等。

☚ 蒋光慈   韩北屏 ☛
000027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