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蒋经国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蒋经国1909—1988浙江奉化人 蒋经国
蒋经国
蒋经国 166 蒋经国1910—1988国民党首脑。蒋介石长子。浙江奉化人。早年参加“五卅”运动和反对北洋政府的示威游行。1925年去苏联中山大学就读,1927年毕业后进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学校进修。1935年在列宁格勒《真理报》发表《给母亲的信》,批评蒋介石的“清共”政策。1937年回国后,历任江西省政府保安处、督练处处长、赣州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后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青年团总政治部中将主任。1945年随国民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后任外交特派员、国防部预备干部局局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8年到上海整顿经济,有治绩。1949年随蒋介石去台湾,先后任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长。1975年任国民党主席。1978年5月当选为台湾国民政府“总统”。1984年再度当选连任。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大幅度调整内外政策及大陆政策,先后实施解严、废除报禁、党禁,推行政治革新,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等,使两岸关系走上新的互动局面。 ☚ 瞿秋白 乌兰夫 ☛ 蒋经国1910—1988乳名建丰,号经国,生于浙江奉化溪口。1925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12月加入苏联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托玛卡军政学校学习期间被吸收为苏共预备党员。后曾任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副厂长。1937年归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民党江西第四行政区专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青年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干部训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经济督导员、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1949年到台湾后,历任国防部政治部主任(后改称总政治部主任)、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院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民国”总统。1988年1月13日病逝于台北。 蒋经国1910~1988又名尼古拉。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长子,曾任台湾当局国防部长、行政院长、总统。 蒋经国1910—1988又名建丰,曾用名尼古拉。浙江奉化人。蒋介石长子。 6岁进溪口武山小学,1922年就读上海万竹学校,后入浦东中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旋去北平入海外补习学校。同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入中山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入列宁格勒中央军事学院。1930年要求回国被拒绝。后当过学徒、村苏维埃副主席、矿工、搬运工、技师、工厂厂长,1935年3月和苏联女工芬娜(后由蒋介石改名蒋方良)结婚。1936年苏联搞肃反清党,蒋经国被解除一切职务,被派到乌拉尔山区、西伯利亚的工厂、矿场工作。1937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帮助下,携眷回国。1938年1月,任江西省政府保安处副处长。1939年后任赣南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县长、江西省政府委员,曾提出“除暴安良”的口号,并允许发行《新华日报》等。1940年6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及三民主义青年团。1943年12月调至重庆任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1944年10月,参与蒋介石发起十万青年从军运动,任青年政治部主任。1945年6月,随行政院长宋子文赴苏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0月,任东北行营外交特派员。1947年代理中央政治大学教育长。1948年8月,任上海经济管制副督导员,管制金融物价。1949年1月,任国民党台湾党部主任委员。同年12月去台北。1950年3月,任台湾国民党当局“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政治行动委员会委员,1952年至1973年兼任“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从1952年国民党七大起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1954年至1967年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1956年至1964年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1958年至1969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65年升为“国防部”长。1967年兼任“国家安全会议国家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1969年任“行政院”副院长、“行政院”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1972年任“行政院长”。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76年11月在国民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主席。1978年3月,在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六任“总统”。1984年在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总统”。并兼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宪政研讨委员会”主任委员、“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任职期间进一步推动台湾经济的发展;1987年解除台湾戒严令,“开放党禁”,但仍坚持反共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坚持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和平统一”。1988年1月,因病在台北逝世。著有《我的生活》、《我的父亲》、《负重致远》和《风雨中的宁静》等。 蒋经国 蒋经国别名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浙江奉化人。蒋介石长子,1910年4月27日生。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入上海浦东中学。1925年夏因参加五卅运动被开除,6月去北京,入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语。不久因参加反对北洋政府的游行,被关押两周,1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后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入列宁格勒中央军事政治研究院深造。1930年6月任列宁大学中国留学生辅导员。10月下放到狄拿马电厂当学徒,后在苏联插队,当矿夫、技师、分厂厂长。1935年与芬娜 (蒋方良)结婚。1936年苏联肃反时被解除一切职务。1937年回国,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干事,后又兼新兵督练处处长。同年赴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二期受训。1939年3月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不久兼赣县县长、三青团江西支团筹备主任。1940年任财政部盐务署浙江、福建、江西督运所长、三青团江西支团干部训练班主任。1941年任中央特派西北宣传慰问团员、青年远征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主任。1943年3月选任三青团第一届干事会干事,不久任江西省政府委员。1944年任青年军教育总监部政治工作委员会训练主任,三青团中央组织处长、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等职。1945年任青年远征军编练总监部中将主任,5月选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九省军政长官公署外交特派员。同年与宋子文赴莫斯科谈判,签订《中苏友好条约》。1947年任中央政治大学教育长,9月任中央干部训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任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中将局长,招募和训练了第二期青年军。1948年7月任上海经济督察处副专员,在上海实施经济管制,最后失败。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去台湾任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还任总裁办公室资料组长、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料室主任。1950年3月兼任 “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同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干部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选任台湾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不久又兼“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1954年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1955年发动“孙立人兵变案”,掌握了军事大权。1956年任台湾 “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7年10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1958年7月任 “行政院”政务委员和不管部部长。后因冲击美使馆事件,退居幕后。1960年7月由陆军中将升任陆军二级上将。1963年11月当选国民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 12月任 “国防部” 副部长。1965年1月13日任 “国防部” 部长。1967年兼“国家安全会议国家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1969年3月当选国民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 7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国防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主任。1972年5月选任 “行政院”院长。1975年4月蒋介石逝世,28日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1976年11月中国国民党“十一”大上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1978年3月21日当选为第六任“总统”,6月兼任 “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1981年3月连任中国国民党主席。1984年3月21日当选为 “中华民国”第七任“总统”。1987年11月宣布开放大陆探亲政策。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著有《我的生活》《我的父亲》《负重致远》《蒋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等书。 ☚ 蒋国钟 蒋绍禹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